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從#MeToo到#Respect


過去大半年,「性騷擾」成了一個全球聚焦的議題。

10月,《紐約時報》和《紐約客》披露美國製片人韋恩斯坦過去三十年來涉及多宗性騷擾和性侵。隨後,演員米蘭諾鼓勵曾被性騷擾或侵犯的女性以‘#MeToo’在推特表態。美國奧運體操金牌得主馬羅妮加入,指控前體操隊隊醫納薩爾自她十三歲起開始性侵犯她。一百五十六名女性在法庭上公開作證,本年1月,納薩爾被判監禁一百七十五年。

截至12月初,在網上社交平台發表的#MeToo已超過三百萬條,來自八十多國家。同月,《時代》雜誌公布年度風雲人物為「打破沉默者」──六十一位挺身而出對抗性騷擾或性侵害的人士,涵蓋不同性別、性傾向和不同種族。

十八名響應#MeToo運動的女士指控瑞典學院一名院士之夫阿爾諾。醜聞纏繞之下,學院於5月4日宣布今年取消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越洋巨浪泛起漣漪

去年11月,香港跨欄選手呂麗瑤響應#MeToo,在臉書發文〈我被我的前教練性侵犯〉,得到四萬七千多個回應,不少人讚賞她勇敢,特首主動承諾政府會嚴肅處理,涉事教練日前已提堂。但她此擧並未在本地引發類似在歐美的浪潮。

中大防止性騷擾委員會(下稱委員會)教育及培訓工作小組成員馮應謙教授說:「反性騷擾的覺醒需要長久的醞釀。香港以華人為主,兩性觀念還是傾向保守甚或落伍。一般認為女性被輕薄並不光彩,最好秘而不宣,受害人感受的壓力可能倍於西方社會。」

李子芬教授<em>(左)</em>、馮應謙教授<em>(右)</em>

馮教授補充,防止性騷擾強調的是認識和履行自己應有的權限,「權利並非任意罔為的免死金牌或侵犯別人的通行證。社會上每人在性、私隱、精神和實質的空間,都應享有不受他人侵佔的自主權。」

從尊重出發

委員會主席李子芬教授比喻:「假使個人空間是個圈子,怎樣劃定是個人權利。它與他人的圈子或有重疊之處,除此之外便是非請勿進的界限。每個人對這些界限要有清晰的意識,而且要絕對尊重。強行逾越,認為自己的權利凌駕對方而放縱一己之欲,罔顧他人意願而把任何行為加諸他人身上時,就抵觸了尊重,更構成騷擾與侵犯。」

委員會在今年3月21日啓動為期一年的「從尊重出發」運動,希望藉此提升大學成員對互相尊重和防止性騷擾的意識,攜手建立一個性別平等、沒有性騷擾的校園環境。正如校長段崇智教授在啓動禮上說:「中大是一個擁抱多元文化的校園,而多元文化是建基於互相尊重,平等相處。」主席由5月開始探訪各學院院務處、書院聚會和專業及行政服務部門,講解運動宗旨和大學防止性騷擾的政策。年內將籌辦多場講座、電影欣賞及戲劇表演等,還將在圖書館、文化廣場和各書院陳列主題展板。

校長段崇智教授說:「中大是一個擁抱多元文化的校園,而多元文化是建基於互相尊重,平等相處。」

納薩爾案多名證人曾向美國體操協會投訴,卻得不到預期的同情與支援,甚至換來冷嘲熱諷。除了息事寧人的心態外,員工未能識別事態和不諳處理步驟也是主因。李教授說:「在大學裏,部門主管、系主任、院長等往往是受害人求助的第一站,他們的反應和處理手法甚為關鍵。委員會將在年底推出改良版的網上培訓課程,希望所有擔當管理角色的教職員都能參與,增進有關的認知和掌握。相信大家為了建造和諧校園,都不會介意在百忙中抽出一點時間。」

李教授說,界定性騷擾最重要的元素是一個合理的人如何評價某場合的某行為是否過火。馮教授提到要視乎情境特徵,「在模糊地帶,必須靠溝通建立共識。不單在同學、朋友、師生、上司與下屬之間,即使夫妻、男女朋友之間都需要。溝通是雙向表達和了解意願,無視社會階級、職位、勢力的差別,換言之,是平等和尊重的體現。」

勾肩搭背可以是友誼的表現,但如果不喜歡,就應該即時明示,不要因朋輩壓力而啞忍。

覺醒與釋懷

#MeToo喚醒了一些人對疑似性騷擾的經驗的警覺,去年9月至今,委員會接到查詢的數量比前一年同期高了百分之五十,調查和調停個案增幅亦同。李教授說:「事發之時,受害人因年輕或種種原因,不懂應對,但事件造成的精神創痛可以縈繞多時。如能適當處理,未嘗不是給當事人一個交代或說法,讓她或他可以放下心結,向前邁步人生。」

#MeToo波濤洶湧,但也不是所向披靡。有將之比作煽動群眾情緒的獵巫行動,未審先判的單方面指控。也有論者認為#MeToo某程度上是認定法律系統無效,故繞道而行,甚至取代了法律。本年1月,一百名法國女士聯署譴責#MeToo為過火的「清教徒主義」行為,妨礙求愛調情的性自由。本地更有人貶斥呂麗瑤不過是崇洋學舌。

馮教授說:「反性騷擾和性侵犯態度正確,但有模糊地帶。法律或有其不足之處,但是訴諸社交媒體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我們無需急於評論#MeToo的功過,不過無可否認這運動起了賦權作用,令受害人看到希望。儘管侵犯者位高權重,但是受害人並不卑微,你們的聲音仍是有力量的。」

期望有一天,會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互相尊重的故事,瘋傳‘#Respect’。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18期(2018年5月)

標籤
性騷擾 Respect 性別平等 防止性騷擾委員會 馮應謙 李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