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共融不是夢

建聾健雙向溝通之橋

(左起)Kim、鄧慧蘭教授及施婉萍教授以手語表達「支持手語」<em>(Photo by ISO Staff)</em>

手語並非只是讓聾人交流的一組動作,它本身有語言系統與文化。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教授、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主任鄧慧蘭指出,現時通曉手語的教師、言語治療師、社工等前線人員並不多。香港的聾人及弱聽人士逾十五萬人,但手語傳譯員只有五十多名,她說:「若有更多健聽者學習手語,將有助聾人融入社會。」

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將於2019年9月開辦亞洲首個以手語及口語「雙渠道雙語」研究為重心的語言學課程,為兩年制的銜接學士課程,首年學額有二十個。除了普通語言學及手語語言學外,課程亦參照《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手語》提供專業香港手語培訓。此標準的基礎水平為A1,即能明白基礎概念及日常表達,而最高級別為C2,意味能即時明白及流暢地表達抽象及複雜的概念。鄧教授冀望畢業生的手語水平將會達B1或以上,以滿足跟聾人溝通的基本需要。

文字溝通不能代替手語

一般人認為紙筆交流或手機文字短訊已可滿足聾健溝通需要,但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教授、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聯席主任施婉萍不以為然。她認為聾人要掌握書面語不易,因為手語語法與中文語法不同,「中文句子『我沒有書』,手語表達則為『我書沒有』,所以要中文讀寫能力比較弱的聾人用中文語法表達句子,猶如要普通人按英文語法表達中文,把『你去邊度?』講成『邊度你去?』。」

 
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提供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畢業生Kim補充道:「手語是聾人較熟悉的語言,只有手語能讓他們完整接收訊息和表達所思所感。在重要時刻,例如錄口供或看病時,聾人更需要用手語,因為這樣才能準確表達自身處境和需要。」她就讀本科時認識了三位聾人同學,為了與他們溝通,報讀了學系的手語選修課,自此與手語結下不解緣,更完成中心的「手語傳譯專業文憑課程」。她認為要達致聾健共融,先要明白聾人的溝通需要,與之同行。

雙語互動 相得益彰

Kim畢業後加入中心創立的社企「語橋社會資源有限公司」(語橋社資),負責推廣手語及口語雙語教育、提供手語傳譯等服務。人出生後的首三至五年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手語亦然,語橋社資的主要服務為「雙語樂──早期手語雙語發展計劃」,培訓零至六歲聾童、健聽學童及有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透過視覺和聽覺跨渠道的雙語輸入,幫助他們的整體發展。

嬰兒手語雙語班(語橋社資提供)

幼童同時學習手語和口語會混淆他們的語言表達嗎?鄧教授倒認為兩種語言之間的互動能鞏固語言基礎,「正如香港學生初學英文時,表達英文難免帶有廣東話影子,犯語法錯誤本身是語言學習的過程,當他們繼續沉浸在英文語境,會逐漸了解兩者的不同。很多雙語研究結果顯示,小孩運用雙語時,其實有能力分辨兩者的異同。」

Kim的本科畢業論文研究一位參與「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的聾童,安排他分別與聾人、不懂手語的健聽者和通曉雙語的她玩遊戲,發現他會以手語與聾人溝通,以口語與健聽者對話,但與Kim互動時會隨意打手語或說話。Kim說:「他的父親是健聽者,母親是聾人,自幼在雙語環境長大,有能力選擇以手語或口語表達。」

雙渠道雙語模式能讓聾童學得更好(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提供)

彌補單渠道溝通之不足

現時聾人教育的主要教學語言為口語,施教授指出此單渠道模式的不足:如果老師只用口語教學,聾童單靠讀唇認字的話,只能看見如m、p、b等嘴唇發音的聲母,但後腔音或捲舌音等便較難看見,所以純口語教學未能讓聾童全面掌握中文表達,他們亦會因而錯過不少課堂內容,影響學習進度。

雙渠道指同時兼顧「聽覺/口語」及「視覺/空間」的表達,後者指手語動作與表情。表情是手語語法的一部分,能使聾人更明白內容;以「開心」和「非常開心」為例,手語的動作一樣,但只要配合較誇張的表情,便能表達「非常開心」。施教授說:「根據手語語言學及聾童學習語言的研究,雙渠道雙語模式能讓聾童學得更好,手語亦能夠促進他們口語及讀寫能力的發展,加強學習動機。」

雙渠道雙語課程的學生亦會選修教育、社工及傳譯三個範疇的科目,並須完成實習或研究論文。鄧教授說:「課程目標是為學生打下扎實的雙語知識基礎,畢業後可以投身各行各業,或者繼續進修某些專業或碩士課程,比如教育文憑、社會工作碩士、言語治療碩士等等。」她希望畢業生能兼善手語和口語,並以專業知識幫助服務對象,共同締造聾健共融的社會。

J. Lau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32期(2019年2月)

標籤
鄧慧蘭 施婉萍 手語 雙語 雙渠道雙語 學士課程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