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跨海峽社科協作

新成立的兩所聯合中心分別研究生物社會心理學與正向社會科學,揭開社會科學研究新章。


中文大學於去年底分別與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及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成大)合作,成立了中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生物社會心理學聯合實驗室及正向社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開闢社會科學研究的新路向。

先天勝後天?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除成長和生活環境外,人的行為和心理亦會受生物因素影響,如遺傳基因,或是母親懷孕期間受到感染。」身兼生物社會心理學聯合實驗室主任的中大心理學系系主任梁永亮教授說。

梁永亮教授 <em>(Photo by ISO staff)</em>

「舉例說,研究證實基因變異會較易誘發抑鬱症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不過,後天的社會環境如適當的家庭及學校教育,會有助建立保護牆,加強抗逆能力。聯合實驗室的成立便是探討生物因素及與社會互動對人類認知、行為、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在華人社會。」

梁教授表示,中大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合作交流歷史匪淺,早於張妙清教授出掌心理學系年間已打下牢固根基。「國家近年投入大量資源於科研項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展更是突飛猛進,不但有一支逾一百五十人的研究團隊,研究對象更是數量龐大。中大教研人員專研課題多元化,且有海外科研單位聯繫網絡,兩者合作定會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他說:「聯合實驗室已定下三個主要研究重點,分別是讀寫能力及語言習得、青少年精神健康及長者認知與情緒。相關研究已經開展,我們亦會交換學生,讓他們汲取實戰經驗。」

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教授補充:「心理學上人類社群性的一項主要研究課題是:我們的生物特質和社會經驗如何相互影響?生物社會心理學聯合實驗室以創新思維,開拓身心與社會互動關係科研新天地,並為人類社群性的演化注入新視野。」

趙志裕教授 <em>(Photo by ISO staff)</em>

新正向主義

甚麼是正向社會科學?正向社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行政主任、心理學系馮海嵐教授解釋:「在心理學上有『正向心理學』,是指人在面對逆境時,懂得利用不同方法,如調節思想、行為、情緒,令自己和身邊的人生活變得好些。

馮海嵐教授 <em>(Photo by ISO staff)</em>

「正向社會科學素為趙教授所提倡,他認為應走前一步,在心理學範疇外,加入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如建築、地理、社會學、社會工作等,以跨學科研究,從正向出發,開展人與生活的相關研究。」

趙教授說:「正向社會科學是以人為本的科學運動,宗旨是推動創新、嚴謹的社會科學整合研究,為個人和社會帶來福祉。正向社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現在進行的合作研究,就是結合跨學科力量,創造可行的社會知識,以建立一個關愛、創新、平等的社會,也讓心靈更富足,公德心水平得以進一步提高。」

馮教授指出,約兩年前成大代表團來訪中大,在商討開展深入協作的可行性時,發現港台兩地面對同樣問題─社區老化,長者和舊房子與日俱增。

「經過多輪磋商,兩校決定成立正向社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攜手合作,除開展社區活化研究外,亦會從創新科技應用、促進身心健康、豐盛晚年及性別研究等方面着手,以期在各生活層面上解決社區老化問題。」馮教授說。

她補充:「中心已在台灣完成一個質向研究,分別訪問了三十及三十二位香港和台灣長者,了解他們對時間的看法。研究發現當美國及德國的長者以儲蓄及買醫療保險等方式來為老年做準備,香港及台灣的長者用投資在子女及孫輩身上的方式(如助其置業)來裝備晚年。5月則會開展更大型的研究,調查對象是港台兩地各二百五十名由三十至九十歲的人士,用一日重建法,訪問研究對象昨天做了甚麼、與誰一起、想甚麼及情緒怎樣,再比較美、德的類似研究。其他研究亦會陸續開展。」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476期(2016年4月)

標籤
心理學系 梁永亮 趙志裕 馮海嵐 院長 社會科學 生物社會心理學 正向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