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西方一直從亞洲進口大量商品,但有一種西方出口亞洲的東西,卻是百害而無一利。中大腸胃病學家黃秀娟教授的工作正是阻擊這外來物的入侵。
二十年前,炎症性腸病在亞洲簡直聞所未聞。它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種形式,一直被視為只影響白種人的「西方病」。
但過去二十年,香港的炎症性腸病個案數目卻急升三十倍之多。同樣地,中國內地也出現異常的劇增,估計在2025年前可能出現超過一百五十萬個案例。這樣下去,患病人數很快追上甚至超過西方的患者數目。
半世紀前發生在西方的情況現在換上以亞洲為背景,黃教授說「有點像歷史重演。」她的研究要從白紙一張開始,也正是吸引她一探究竟的原因。
黃教授說:「當疾病穩定下來,就很難找出背後的成因。若疾病尚在進化中,就證明環境中某些因素是致病源頭,我們還有機會扭轉局勢。」
飲食習慣改變是要因,高脂肪、多肉、多糖、食品添加物、快餐和碳水化合物都可能成為導火線;相反高纖維飲食或有助預防。
即使這種病很少危及性命,卻會令人變得非常虛弱,而且發病者以年輕人居多。患者經常出入醫院,需要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手術,忍受內出血和痛楚,連上學和料理家庭這些平常事也會變得難以忍受。
黃教授第一步是研究炎症性腸病的流行病學,並找出目前疾病的普遍程度。她發現過去二十年內,香港人的發病率由每十萬人中有0.1個案,演變成每十萬人有三人患病。
患者劇增的趨勢證明,單是基因變化並不足以解釋為何炎症性腸病變得常見。然而,有二百多個遺傳基因座──即二百個基因──顯現發展炎症性腸病的傾向。
她亦發現嬰兒時接受母乳哺育,最少能減低90%的患病風險。更有趣的是與寵物接觸也是一個保護因素。黃教授在亞洲的研究證實,接觸寄生蟲有助增強免疫力。
幼年時服用抗生素藥物,視乎類型和劑量,或會提高克隆氏症的風險。在中國,抗生素藥物經常被濫用,尤其是在兒童身上。
但這至少給了黃教授一個希望:「抗生素的啟示很重要,因為表示在這問題上我們還有能力改變。」她說找到根治方法是「最終目標,至少是我有生之年的目標。」
黃教授任教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科的同時,也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臨床工作。目前她正研究把健康人士糞便中的微生物移植到患者體內,利用益菌幫助患者對抗疾病。
黃教授的團隊成立了亞太區克隆氏症與結腸炎流行病學研究小組(簡稱ACCESS),現已涵蓋亞太區十五個國家,追蹤區內超過三千宗新症。
以中國為例,北方的發病率較低,而南方的廣州則發病率最高。黃教授說:「我們未知當中因由,但這對我而言甚是有趣。」她表示會進一步研究這現象。都巿生活和西化飲食可能是部分原因。
在世界其他地區如拉丁美洲和東歐,炎症性腸病仍然比較少見;很可能ACCESS模型也適用於這些新興工業國家。
黃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已將亞洲放入世界版圖,同時希望藉此模型揭示這疾病在世界其他角落的發展。」
近日教授的團隊獲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Leona M. and Harry B. Helmsley Charitable Trust)撥出一百八十萬美元,資助為期三年的研究,找出哪些腸胃微生物和日常飲食因素誘發克隆氏症。基金總共批出五百二十萬,其中一部分是資助澳洲胃腸道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因為澳洲的發病率堪稱全球之冠。中大將與北京、上海、廣州和西安的研究所和診所合作,共同研究中國大陸的炎症性腸病。
這次資助在中國和澳洲開創先河,研究人員希望透過兩國對比,找出環境因素如何導致發病。研究最終希望從日常飲食和調節腸胃細菌方面着手,向尋找治療良方邁進兩大步。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7年4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