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陶瓷文化的驚鴻一瞥

書院現正舉辦「盛唐珍器 — 麥繼強教授長沙窯陶瓷器收藏展」,展出八十多件麥繼強教授在1990年代初期收集的唐代陶瓷器,主要為唐代長沙窯出產的各式酒壺、碗碟、瓶子、小擺設等,展期至2016年10月3日。

展覽開幕典禮於8月12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麥繼強教授及其夫人麥張愛華女士、中大善衡書院院長辛世文教授、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教授,以及善衡書院學生會幹事會會長吳天恩。

善衡書院院長辛世文教授表示:「善衡書院舉辦是次唐代長沙窯陶瓷展覧,一方面希望培養學生的文化藝術知識及涵養,另一方面是藉此為麥繼強教授慶祝八十壽辰。書院感謝他慷慨借出藏品玉成是次展覽。」

麥繼強教授為中國文物收藏家,具三十多年鑒賞和收藏中國古董、文物方面的經驗。他曾於中大生物系任教三十載,至1995年正式退休。麥教授在中大任教期間曾栽培不少研究生,香港大學前任校長徐立之教授便是他的第一位碩士研究生。

麥繼強教授表示:「我選擇以唐代長沙窯陶瓷系列作為今次展覧的主題,是因為這系列花樣百出,可以較全面地反映唐代陶瓷的形制特點、出色的工藝技術和創新方向,亦可窺探當時生活華麗的程度。」

唐代(618–907)是中國文化最光輝的時期,亦是中國陶瓷文化的高峰期,無論在色彩還是形狀方面,都從以往較簡樸的狀態發展到輝煌的水平。在唐代陶瓷器當中又以長沙窯陶瓷最具特色,因為當時長沙窯在陶瓷工藝技術上屢有創新,建立了很多新穎特別的形制,其器具的風格都是唐代或長沙窯特有。長沙在當時是一個陶瓷生產中心,位於湘江口岸,產品可用船隻運載,分銷到整個湖南省。因為有龐大市場的支持,加上當時社會富裕,唐代人追求各式精緻的生活器具,遂發展出多姿多采的長沙窯陶瓷器。長沙窯以燒製青瓷為主,但產品花樣萬千,色彩變化豐富,其中以酒壺、日用品最為著名。我們可以透過當時的日常用品,了解唐代的生活習慣。

麥教授說,要欣賞是次展品獨特之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從器型方面來看,長沙窯出產的酒壺有五角流(壺口出水部分為之「流」),即壺口並不是圓形,而是呈五角形,這特點是長沙窯酒壺獨有的。第二,長沙窯器具的把手變化頗多,而且都有明顯的唐代風格。第三,唐代陶瓷常有模仿金銀器的現象,其中一個做法是在駁口處加上壓線,做出很急速的曲度變化,以模仿金銀器的感覺,常見於酒壺、碗和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