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未來的遺傳學學者對話

醫學院三年級生陳瓏是善衡學生,他最近獲頒創新科技獎學金,此獎學金計劃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並由創新科技署和匯豐銀行贊助。每年,創新科技獎學金都讓二十五位具潛質的年輕科學家以多元化模式探索創新思維和最新科技。陳瓏將會善用這筆獎學金,於本夏季遠赴美國耶魯大學一所規模偌大的實驗室深造,認識不同的研究技術。

請問你會在耶魯大學的實驗室做甚麼?你打算將來成為一位遺傳學家和醫生,可以簡介一下基因學的概念嗎?
我將會在耶魯大學的格斯坦實驗室進行十星期的生物信息學/遺傳學的研究,我會藉着電腦排序的方式分析基因數據,以了解或預測人類不同的基因組合擔當甚麼功能。每個人都有三十億對基因密碼,這相當於幾GB容量的數據。沒有電腦技術支援的話,要進行有效和大規模研究基因組合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可以進一步形容格斯坦實驗室嗎?你想在耶魯大學學習哪些技術?
格斯坦實驗室是耶魯大學最大的生物信息學實驗室,這可能是美國其中一所最大的。實驗室人員主要從事國際聯盟的大型研究項目,例如DNA元素百科全書計劃(ENCODE)和千人基因組計劃,這些計劃都有助於科學家分析和了解人類的基因密碼。我在耶魯大學學到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技術,例如電腦分析、數據處理和一些專門知識,我亦會透過出席不同實驗室的會議,認識大型實驗室的運作。此外,我學到的技術也會有助我在盧煜明教授的實驗室參與的研究計劃。(註:盧教授的研究團隊是基因醫學科技方面的先鋒。)

你將來想成為醫者、教授和研究員,那麼「創新與科技」與這志向有甚麼關係?
「創新與科技」對改革現行的醫療管理有莫大幫助。我們對基因密碼的了解愈多,個人化基因醫學科技的研究就會達到更準確的診斷,甚至乎是更好的治療效果。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辨別或細分疾病,有機會按個別病人不尋常的基因應對某種類別的疾病。這方式將會為西方醫學帶來巨大轉變——從普通醫療管理演變成個人化醫療管理。

讓我以一個簡單的例子闡釋一下。以前,當一個人患上癌症,無論他是怎樣的人,都得用化療治療橫疾。然而,隨着當今醫學對癌症的基因密碼有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乳癌還是肺癌,醫生可以限制治療方案個別的排斥反應,讓治療更有效,還可大大延長病人的性命。

「創新」是善衡書院和辛院長向來提倡的精神。你會如何鼓勵善衡人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追求創新嗎?
從事創新相關的事業實在富挑戰性和有滿足感。追求創新的動力源自我們內在的好奇心,以及想改善世界問題的一份善心。在創新的社群,你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和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互動,箇中的學習十分值得,由互相激發思維到產生具體結果的過程更令人獲益甚豐。我盼望願意接受挑戰的善衡同仁都會追求這令人興奮的事業!

多謝你的分享!好好享受在耶魯大學的學習生活吧。希望是次海外體驗可以擴闊你在醫學方面的視野,同時讓你有機會從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學習。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 SBS, JP(右)與得獎學生陳瓏(左)進行真情對話。

本屆兩位得獎學生陳瓏(左一)、黃樂彤(右一)與(左二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SBS,JP、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女士,JP、獎學金計劃事務委員會主席錢大康教授,BBS,JP和香港大學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及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SBS,JP在真情對話環節與學生分享他們在創新及科技上寶貴的經驗與閱歷。

一眾嘉賓與25位得獎學生進行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