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疫情來臨時,我最想做的是……

善衡跑隊重視體能訓練,以跑步磨鍊參與者的意志。圖為平日訓練花絮。

疫情來襲,也許大家的生活出現了難以預料的改變,像是工作和學習模式要重新適應,社交接觸減到最低限度,必須長期佩戴口罩及勤洗手,家居天天進行消毒及防護,頻頻搜羅防疫物品及生活必需品,不斷追看新聞以掌握資訊。前景未明,人的情緒及人際關係總少不免承受相當壓力。到底我們如何在現實困難中,保持身心平衡呢?

「開學以後,我開始埋首課業,有了寄託。」就讀政治與行政學系二年級課程的善衡學生鄭俊諺(Michael)說,「現在唯一娛樂是每星期回來書院兩次,跟幾位書院跑隊成員練跑,多數在星期六及星期一。」

另一位善衡學生、就讀新聞與傳播學院二年級課程的梁穎欣同學(Christy)補充︰「上課之後,生活規律多了,起床以後都可以按著當日預定行程做事。最近我們要減少出街,避免浪費口罩,而且就算外出也不知往哪去,許多公共場所也關閉了。」和Michael一樣,參加跑隊練習是Christy在課堂之外,一個重要且僅有的消遣。

平日,書院跑隊定期於星期一進行訓練,每次數十位成員參加,可是,疫情蔓延令這項恆常訓練不得不取消。長期足不出戶,卻又容易讓人陷人茫然和焦慮,於是跑隊隊長轉而建議每星期兩次訓練,有些輕鬆一些,有些強度集中,讓成員自由參加,不須記錄出席。

「通常是傍晚時份,大家在書院宿舍地下大堂集合,大伙兒一起往外跑,大約兩小時左右回來。我們跑過不同地方,例如夏鼎基運動場、沙田、馬鞍山、大埔。」Michael續說。每次參加人數不定,大約三到五人,大家都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鎖定人少地方為路線,運動之餘,也十分注意安全。

Christy和Michael非常珍惜跑步機會,就算他們並非住近大學,也願意花時間回來書院。Christy形容「想每個星期都有一些期待,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Michael則說「要消耗一下體力」。他們不約而同也鼓勵善衡同學多運動,一來強身健體,二來抒發內心鬱悶。待疫情過去後,兩位同學都希望往外地旅行,散散心。其實,他們今年暑期原本計劃了外遊,但現階段只能擱置下來,靜觀疫症發展,再作打算。

訪問過後,疫情又嚴重了一點,筆者再聯絡兩位同學,問及近況。Michael苦笑︰「沒辦法,真的要進一步減少外出,始終連外食也要分開坐,也實在有傳播病菌的風險,但我還可以繼續跑步,只是必須避免人多同跑,並選擇在人少時段出門,例如晨跑,這真的是唯一娛樂了,其餘時間則待在家中為主。」Christy則表示,儘管不能再回來跑步,但家人相聚時間多了,可以彼此傾談和玩樂,「最近多了一項興趣,就是製作甜品,和家人分享美食是樂事。」

就算環境受限,我們仍可以摸索一套生活方式,推動自己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