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充足準備

胡先生分享,非常時期更要休息足夠,飲食均衡,保持心境愉快。

自二月開始,新冠疫情的確診數字躍升,大學為了減少校園內的病毒傳播風險,除了把下學期的課堂改為網上教授,也勸喻宿生遷離宿舍,回到家中。善衡書院利國偉堂舍監胡達昌先生憶述,這段日子是艱辛的,但團隊盡力謹守崗位。

離開宿舍確為同學帶來不便,但胡先生補充︰「我們准許有需要在校園居住的同學提出申請,逐一審核個案,這是當時首要任務。其次,有同學住宿,感染及變成密切接觸者的機會相對增加。我們也擔心工友染疫或需要強檢時,怎麼辦?」設想這些處境之後,書院執行了一些新措施,主要針對衛生問題,包括收走各樓層及小廚房的垃圾桶,並鼓勵同學把垃圾棄置於地下停車場附近的垃圾斗。「最初同學不太習慣,但後來做得很不錯。」胡先生讚賞。

「疫情緊張時,如果宿舍有同學是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我們會立刻通知該樓層、該宿舍的同學。我們也派發快速測試劑給同學,讓他們了解身體狀況,盡快向我們報告,以此掌握該樓層、該舍堂在哪個嚴重級別。」胡先生道來宿舍的應變之道。至於確診同學及密切接觸者須留在個人房間,由宿舍導師在門外放下三餐膳食及必需品,直到順利渡過觀察期。此外,宿舍樓層的洗手間分為「緊急」及「非緊急」兩個類別,前者保留給確診及密切接觸者使用。胡先生說︰「同學做得很好,如果有人『中招』或是密切接觸者,會在樓層的社交通訊群組上,通知對方『我要到洗手間去』,讓他人暫時迴避。他們自發做這件事,也做得很好,我頗欣賞這一點。」

後來,大學為確診同學提供曙光樓做隔離設施,書院便安排確診的善衡宿生遷移到曙光樓,並為受影響的樓層做深層消毒。書院也關閉大部分公共設施,包括乒乓球室、健身室、音樂室、電視房等等,加強清潔,減低疫情在宿舍擴散的危機。書院何添堂舍監劉國智博士為工友舉辦工作坊,講解防疫須知,像是如何穿上保護衣、善用口罩、摘下手套,讓工友清潔時更安全、更有信心。

胡先生形容,防疫上眾人各司其職︰「舍監和宿舍導師要提醒宿生注意日常細節,清楚如何減低感染風險,如何處理緊急事變。」書院輔導長黃錦波教授和兩位舍監也提供網上講座,加強善衡同學的防疫意識。

疫情為大家上了寶貴一課,胡先生認為「生病很容易,但原來病也有方法防止蔓延的,關鍵是會否行動。」胡先生是大學體育部的老師,亦需要適應疫情期間的授課模式。「我當然希望面對面見到同學,看到他們的臉部表情及學習進度。同學由『做不到』變成『做到』,從害怕繼而熟練應付一場比賽,老師在旁見證是非常欣喜的。很可惜這個學期都變成網上教學,實在是一個大轉變,但我希望網課也能夠給予正面影響。」。

近年有所謂「抗疫疲勞」,問到胡先生善衡同學有此情況嗎?他回答︰「我相信都有,但許多同學在周末或課餘時也行山,或到街上走走。始終光是待在宿舍,哪裡都去不了,會影響身心健康。」胡先生鼓勵同學,閒時跟隨網上影片做半小時運動,流一身汗,轉換心情。

十年前,胡先生加入善衡書院,去年六月出任利國偉堂舍監。「那時來到這個『家』,覺得這個地方很溫馨和諧,無論是同學或同事,大家都互相幫助。現在擔任舍監,其實等於是爸爸媽媽,希望協助『子女』成長,接受挑戰,成為未來的社會棟樑。」

胡先生也是知名泳員,擅長自由式,曾獲選為香港奥運、亞運、英聯邦運動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