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矯形外科又稱骨科,其英文「orthopaedics」的原型是「Orthopédie」,由法國醫生尼古拉‧安德里於1741年的著書中所創,由表示「直」的拉丁文「ortho」以及表示「育兒」的「paideia」組成。該著作對後世最大的影響並非在醫學方面,而在於它的卷首插畫,刻着一棵歪着樹幹的小樹,被綁到一根筆直的棍子上,比喻矯正孩童的脊椎側彎。這棵用繩子固定起來的「安德里之樹」從那時起成為世界各地骨科組織的標誌,當中包括中大的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
系徽上的樹是棵洋紫荊,線索在於其呈心型的樹葉。在梁秉中教授成立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的1982年,洋紫荊作為香港市花已近二十年。系徽上那團大大小小的心同時也寓意當骨科醫生需要投入大量愛心。學系的英文全稱彎成一道拱門,罩在樹冠之上。
彎曲的樹幹代表孩童變形的脊椎。樹幹被繫到一根柱子上,柱子上直書學系的中文全稱。再細看,柱子原來是一根華表,正是中大設於大埔道正門的石柱形狀。華表是中國傳統建築一種裝飾,象徵責任、高貴與正直。
二百七十多年前,安德里提出仿效農夫扶正幼樹的做法,將彎曲變形的腿綁在鐵板上矯形。這在當時的確是破天荒的治療法,但經過差不多三個世紀的洗禮,骨科手術已取得接連突破,由最初的植入金屬器械輔助關節復位,進化到現今先進的鐳射治療技術。系徽上用以固定樹幹的兩條平衡杠正是象徵現代矯形術,取代最原始的「安德里之樹」那根盤旋迴繞的麻繩。
標誌由梁國穗教授及其前學生廖保龍醫生共同設計,糅合傳統與創新,東方與西方,和大學的核心使命如出一轍。
Christine N.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05期(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