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善用大數據 須釋私隱疑慮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在幾乎人人均擁有智能電話、手提裝置的資訊爆炸時代,雲端服務不斷快速增長,圍繞人們生活的各種數據透過這些科技記錄下來,形成一個不斷擴張的數據汪洋。進入大數據時代,不少學者都紛紛利用大數據進行更廣泛、更深入的研究。中文大學就在2013年成立了全港學界首間海量數據(Big Data)決策分析研究中心,利用大數據為不同研究領域帶來嶄新的研究角度。
  • 中大首辦金融科技學士課程

    Media: Wen Wei Po
    為配合未來數十年社會對金融科技專才的需求,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將於2017/18年度開辦首個四年制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聯招課程編號︰JS4428),預計取錄30人,期望課程為業界培育新一代領袖和創業菁英,以支持香港成為國際金融科技中心。
  • 學科突破傳統框框 未來趨「1加1大於2」跨界發展 「黃金時代」來臨 交叉應用掀革命

    Media: Wen Wei Po
    中國傳統曆法以60年甲子為循環,迄今已走過一個甲子的人工智能(AI),更於年初圍棋「人機大戰」擊敗人類,矚目度衝上高峰;在踏入下一個循環之際,它又將何去何從?獲得「電腦界諾貝爾獎」-圖靈獎(Turing Award)的唯一一位華人科學家姚期智認為,電腦科學日新月異讓AI技術爆發,而隨着計算能力提升,傳統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間的框框日漸打破,加上科技企業以跨學科研究帶動產業與社會發展,可望引領人類科技走向一個充滿朝氣的「黃金時代」。
  • 「神經元」增至百層利信息流

    Media: Wen Wei Po
    什麼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王曉剛解釋指,深度學習是以一套建構神經網絡的方法,來模擬人類大腦的運作,「人的大腦有很多神經元,當中有很多連結,通過這些連結可以傳遞訊號。」
  • 【摸索前行】非公開數據難得

    Media: Wen Wei Po
    「深度學習」一直被業界視為一個黑盒子,要深入研究往往有很多未知之數。過去多年王曉剛致力設計讓「深度學習」應用在人面識別系統的專用模型,期望「打開黑盒子」。過程中自然會有不少問號,「因為前人沒做過,我們實在不知道『深度學習』能做到什麼程度,相當於在黑暗中摸索一樣。」
  • 【AI新時代之視聽無雙】電腦帶「眼」識人 監察人流助反恐

    Media: Wen Wei Po
    視覺及聽覺是人類最重要的認知渠道,而對於電腦來說,單純接收影像及聲音並不困難,但要進而辨別及判斷視聽訊息,做到真正「觀看」及「聆聽」,卻是相當大的挑戰。
  • 半癱包山王求機械腳5 年見曙光 坐輪椅攀山獲外媒報道廠商主動聯絡

    Media: Ming Pao Daily News
    長洲包山王黎志偉5年前發生車禍,下半身從此癱瘓。當時他要自己5年後重新站起來,時間已到卻未能圓夢,5年來他無數次找過機械腳公司「求腳」,都毫無回音。但世事奇妙,他在5年限期日坐着輪椅攀上獅子山的事被外媒大幅報道,多年來拒紀回覆他的機械腳公司終於找上他。
  • 中大生自發組織 推廣動手製造文化

    Media: Sing Tao Daily
    為豐富閱歷和加強與業內人士交流,中文大學兩個由工程學院學生自發成立興趣小組,舉辦比賽、講座,推廣三維打印技術及共享科技資源,協助學生成立小組的工程學院表示,鼓勵和資助「由學生起動、動手製造的文化」;有已畢業的成員指,樂見能將興趣應用在工作上
  • 中大生自組搞創科 培養「動手文化」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近年不少年輕人投身創新科技產業,有中大生自發成立研究小組,研究3D打印等快速成型技術及開放原始碼(open sourse),更教授同學和校外人士編寫遊戲程式。研究小組獲學院撥款支持營運,並成立專屬設計室。有份創辦研究小組的畢業生指,3D打印的專長助她投身生物醫學工程公司。
  • 中大生自創新組織 倡實踐求職易

    Media: Ta Kung Pao
    實習記者董一秀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學生自發組成3D Printing Interest Group(3D PIG)及Open Innovation Lab(OIL),分享科技資訊和應用技巧,倡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已有3D PIG成員因掌握技術在求職中展現優勢。校方表示會為學生提供資金和平台支持。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