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採用跨學科研究法來研究宗教與文化、宗教與倫理、宗教與教育、宗教與文學等之間的相互作用,目的是擴闊學生對宗教文化的視野,提高他們對宗教與社會現象之間關係的意識,並加深認識宗教在人類文化和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該學位要求全日制學生及兼讀制學生須分別於一年及兩年內修畢八科目 (共24學分)方可畢業。
i)
|
必修科目: RELS5005 |
3 學分
|
ii)
|
選修科目: 須從以下四個特定範圍選修七科目,並從範圍一、二和三中選擇至少兩個不同範圍修畢。
修讀範圍 範圍一:宗教、傳統與處境 |
21學分
|
總學分: | 24學分 |
有關課程之要求詳情,同學可透過研究生院網頁參閱《研究生學生手冊》。
RELS5005 Theories of Religious Studies 宗教研究理論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宗教研究成為理解現代社會的重心。本課程會通過研究宗教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將宗教視為一社會制度,輔以社會學,人類學,和宗教研究的方法來研究之。本課程將關注宗教如何轉變;並且在其之上,探討在全球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宗教發揮何作用。本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研究方法和概念,以了解宗教的社會組織和宗教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課程將重點關注經典和新興議題,並分析與之相關的案例研究。學生將:
RELS5118 Studies on Chinese Buddhism 中國佛教研究
課程旨在通過歷史的順序考察,了解中國佛教的發展。首先課程的導言部分將綜合介紹早期中國佛教的譯本和注本,隨後集中關注印度佛教教義的中國模式解讀,重點主題包括天台宗、唯識宗、禪宗、淨土宗等等。本課程的目標之一是探問在中國文化和傳統的特殊環境下,中國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哲學的緊密關係。
RELS5121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中國民間宗教
民間宗教是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信仰,即普羅大眾基於自己的信仰而進行的宗教活動,著重靈驗和實踐,可簡稱「拜神」。課程分三方面:第一部分講述民間宗教的概念、民間宗教研究理論、方法及學術回顧;第二部分通過個案研究,包括關帝、張桓侯、媽祖、黄大仙、哪吒等神祇崇祀,探討神祇與會館、信仰與地區社群之關係;第三部分論述近代以來民間宗教的形態、與社會轉變之關係,例如民國初期興起的宗教結社,綜合多個宗教傳統、以扶鸞救劫為己任、將宗教與慈善活動緊密結合,近年學術界稱為「救世團體」。1920-1930年代「破除迷信」運動的衝擊;以及近年民間信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互動關係。
RELS5123 Taoist Thought 道教思想
道教是人類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也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之一。道教土生土長於中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共生共存,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信仰、人生思想和道德傳統。可以說,要想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一定要從道教文化的認識開始。近代科學主義的影響造成很多現今一代對道教信仰和文化缺乏客觀、全面和正確的認識。此外,道教思想的發展又常缺乏與當代生活文化溝通,因此也容易增添外界對道教文化的誤解。本科旨在增加學生對道教的基本認識。課程內容涵括三個主要部分:道教歷史、道教思想及基本數術知識。歷史部分之內容包括 (一) 「道教」的定義及早期道教之起源、(二)漢代與六朝道教發展、(三) 唐宋道教與內丹修煉 興起、(四)明清地方道教的轉變與扶鸞運動、以及(五)近現代道教的全球化。道教思想之內容包括(一) 道教數術與天人合一觀、(二) 道教的神譜系統及神明信仰、(三) 生死觀、救濟觀、倫理觀及鬼神觀、(四) 道教經典與科儀、(五) 道教戒律等。除了講授式課堂外, 課程還包括兩次必須參與實地考察, 讓同學能夠體認實際生活中的道教。基本數術知識方面, 主要為元氣論、陰陽、五行、八卦、及它們與漢代天文學之間的關係等基本概念, 以便同學可以更易於明白道教的思想。
RELS5219 The Hebrew Bible in Contexts 希伯來聖經之處境詮釋
此課程旨在向學生介紹在文學、社會政治和宗教文化的背景中研讀希伯來聖經(舊約)的方法。我們期望通過研究其文學和社會背景以豐富學生的理解,強化閱讀過程。
RELS5300 The Study of Islam 伊斯蘭教研究
課程向學生介紹伊斯蘭教的基本概念,例如信仰的基本原理、禮拜儀式、伊斯蘭教先知傳記、伊斯蘭文明和穆斯林對不同文化的貢獻,幫助學生通過伊斯蘭教教義理解當代問題以及伊斯蘭教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課程設置針對初次接觸伊斯蘭教的學生。
RELS5312 Hindu Visions of Divinity 印度宗教的神明觀
根據印度教的世界觀,"神聖"會在自然中展示自己且能夠被人類經驗所感知,同樣印度教也因其內在的神學想象和豐富的神秘展示而著名。吠陀讚美詩被認為是神聖的和非人類的;《奧義書》提供了所有靈性的神秘想象;神聖顯現為名為瑪爾蒂的具體形式,或木製、石材、土製及其他材質的圖像,且能夠通過詩歌體驗神聖。基於這些神秘的展示,印度民族運動採用部分象徵以神聖化民族的概念就不足為奇了,本課程將結合以上所有內容以及其他印度教傳統的神聖想象而展開。
RELS5316 Studie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人間佛教研究
兩千五百多年以來,佛教幾乎傳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並且歷經了從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到密宗的發展。當代世界,人間佛教成為佛教發展的主流之一,踐行社會福利和利人的思想在佛教活動中占主導地位。課程旨在讓學生學習人間佛教的發展,包括歷史、思想和實踐,過程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我們研究傳統佛教的基本學說,以及其與人間佛教興起和實踐的關係,例如四聖諦、緣起和菩薩觀念的實踐。在理解人間佛教的學說基礎之後,我們將開始考察民國時期(1912-1949)人間佛教的歷史。為了使學生了解佛教機構與社會的互動,課程將討論人間佛教興起的社會、政治、宗教和經濟背景,同時考察人間佛教先驅,例如太虛法師的思想和實踐,以展示人間佛教的內容。在學期末,我們將綜合探討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特別是佛光山佛教。
THEO5226 Theology and Feminism 神學與女性主義
婦女經驗和聲音的缺失似乎是教會對長期性別不平等視而不見的結果。為改變此現狀,我們必須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對於婦女的特性和地位,基督教神學所揭示的是什麼?本科旨在把學生帶入神學和女性主義廣闊的視野和廣泛的討論中。除了介紹現代婦女和女性主義者對暴力、家庭、性、貧窮、生態、媒體等問題的評論之外,我們也鼓勵學生研究西方的猶太教—基督教傳統對上帝和性別的理解的深刻影響,研究女性主義者對上帝話語、罪與救贖、靈性、領導和教會的解讀。
THEO5906 Methods and Paradigms of Christian Studies 基督教研究之方法與範式
本科目旨在培養學生對基督教的跨學科研究的方法和理論有堅實的理解。本科目向學生引介基督教研究的主要任務(如歷史、建構、實踐等)、方法及其方法論前設,也使學生熟悉主要神學範式(如傳統、自由、解放、女性主義等)及它們對神學諸學科(如聖經研究、基督教歷史、系統神學、牧養研究等)的不同願景,也會涉獵諸如基督教研究與其他學術領域的關係、其學問取向與教會取向據稱的衝突,以及其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等課題。
THEO5910 New Testament in Contexts 新約聖經處境詮釋
本課程將介紹與新約研究相關的古今處境重構方法。因此,課程將用現代理論深入研究新約的相關文本,包括保羅書信、共觀福音以及約翰文獻之相關主題。講師可能從以下課題中舉例說明:比如保羅書信之形式、教義和倫理教導、聖餐、洗禮、神跡以及共觀福音之教導、啟示錄的結構、約翰福音中的“我是”言論, 離別言論等。
RELS5129 T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 道教與中國文化
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宗教,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產生與發展。道教對中國文化與社會有廣泛影響,如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醫藥學、倫理道德、生活習俗等方面。課程內容將會探討神仙信仰與藝術、道教與節令習俗、宮觀建築、呂祖道壇與扶乩、善書與道教倫理,及道教與養生等。除了課堂學習,還以實地考察配合相關課題。修畢此課程,同學可以瞭解道教信仰之生活實踐、道教對社會文化的作用、道教文化的內涵及其生命力。
RELS5143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thics, Society & Religion 宗教、社會及倫理學的現代問題
課程旨在探討宗教在不同倫理和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宗教在個人、社會和文化領域所產生的影響。課程將通過不同宗教傳統的類型,考察和討論當代倫理問題,例如生物倫理、家庭、性別、經濟、公民權和認同以及國家和國際關係。換言之,本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對人、對自己和世界的責任的批判思考。
RELS5273 Catholic Social Ethics 天主教社會倫理
課程旨在考察在天主教信仰傳統中,教會對於社會問題的回應,主題包括道德與靈性的關係、社會倫理的基礎、理論反思方法以及牧師的活動。課程特別關注天主教的社會教義及其發展,涉及對諸多問題的觀點,例如人權、經濟公正與全球化、工廠與勞工、生態學、政治參與、宗族主義以及婦女地位等等,課程也將介紹天主教社會運動與個人的關係。
RELS5314 Buddhism and Culture 佛教與文化
兩千多年以來,印度佛教文化向亞洲大陸不同方向緩慢而穩定的擴張,使得印度文化在各個時期與亞洲其他地區的歷史不可分離。課程通過歷史分析和理論考察,向學生介紹關於佛教對亞洲三大傳統影響的學術研究,即佛教對印度、中國和日本的主要信仰、價值、儀式實踐、宗教著作以及歷史發展的影響。課程著重關注佛教在古代中國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與國內社會制度(政治、經濟)、文化和民俗的互動。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探索此三大傳統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如何從佛教廣闊的思想寶庫裡,有選擇性地將可用和可行的要素吸收入自身的思想、信仰、崇拜和社會發展。課程主要包括相關主題的文獻和指定的閱讀材料,授課語言為廣東話,輔以普通話和英語。
RELS5325 Christia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中國文學中的基督教
本課程以嶄新的角度探討基督教與中國文學傳統的互動關係。課程以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葉為期,內容主要包括晚清時期的傳教士小說,以及具基督教色彩的中國現代文學(如魯迅、冰心、許地山的作品)。透過對各文本的細讀與分析,學生能開濶視野,更深了解基督教與中國宗教文化的對話、與中國小說傳統的融合,《聖經》對中國文學的建構與影響,以及宗教與文學的跨學科研究等議題。
RELS5326 Chinese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中國宗教與文學
中國宗教與文學的關聯既悠久又密切。中國古代文學普遍滲透了儒、佛、道等宗教思想,不少作品可視為中國宗教文化的生動縮影。本課程旨在探討中國宗教與文學的互動關係,引導學生鑑賞中國宗教經典的文學價值和表現手法,同時分析文學作品中豐富多元的宗教內涵,鑒賞宗教觀念及象徵等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化表達。選讀的作品包括中國宗教經典(如《法華經》和《南華經》)、古代小說(如《紅樓夢》和《西遊記》),以及禪詩和遊仙詩等。
THEO5221 Protestantism in Reform China 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基督教
本科旨在幫助學生瞭解基督教在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的發展,關注其與中國政治、社會、思想的變化。主要課題涉及政教關係、三自愛國運動、宗派與神學反省等。
THEO5926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基於對本色化的傳統理解,文化常被視為靜態實體。我們將以近代中國歷史為背景,探討比較基督教和中國文化這兩股力量競爭及影響。本課程也是開放的,不斷吸納當代中國的新潮流和新發展。
RELS5146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Personal Growth 宗教教育與個人成長
課程將理解發展心理學領域的理論和研究,並思考其與宗教教育工作的關係。課程將特別探討道德發展、信仰發展和靈性發展的議題,理解宗教教育自身的意義及其所引伸的群體,以探索促進個人發展的機制。
RELS5323 Life and Death in World Religions 世界宗教的生死觀
生與死是世界各大宗教關注的核心命題,生死觀對不同層面的宗教實踐產生重要影響。本課程以主題研究為進路,通過對宗教教義、文獻、禮儀和象徵等方面的考察,比較世界三大宗教傳統(包括印度、中國與亞伯拉罕傳統)之生死觀的獨特性和共通性,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宗教理論知識,擴闊學術視野,為其修讀各宗教範疇的進階課程作好準備。
RELS5327 Wisdom in Religious Classics 從宗教經典看人生智慧
世界各大宗教的經典蘊藏着豐富的知識、灼見及智慧,揭示了有關自然、現實和人生的奧秘。不同文化所積累的古代智慧往往仍適用於當代的處境。本課程以文本與故事研究為進路,探討世界各大宗教對智慧的理解和表述上的異同。通過對宗教經典的選讀,學生能吸收當中的智慧之源,從而刺激他們反思自己的人生路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人類所面對的種種問題。選讀的經典可包括《莊子》、《法華經》、《聖經》、《古蘭經》與《薄伽梵歌》等,而確實的書目則根據該年任教的老師或有所調整。
RELS5328 Taoism, Health and Nourishing of Life 道教、健康與養生
本課程旨在探討豐厚的中國道教修煉傳統。課程首先研讀道教內修經籍,如《抱朴子內篇》、《悟真篇》、《靈寶畢法》、《金華宗旨》等;學生將會學習到道教的「氣」觀如何塑造其對健康及長生的追求,以及發展其內煉的實踐,如內丹、靜功、氣功等。本課程強調授課、閱讀經籍與修煉實踐結合。
RELS5329 Buddhism, Right Mindfulness and Meditation 佛教、正念與禪修
本課程圍繞「正念」為中心,講授佛教探尋內在平靜和終極快樂之道。課程兼重理論和實踐,除了介紹基本的佛教人生哲學,諸如「煩惱」、「無我」、「中道」、「正念」等課題,並會探討這些古老的人生智慧,對現代人的生命究竟有何裨益和價值。在課程的中段和尾段,將教授正念禪修的基本觀念和方法,並引導學員將禪修心法融入日常生活中,隨時體會身心自在的禪悅與法樂。
RELS5335 Understanding Religion through Film 從電影看宗教
本課程透過電影賞析,幫助學生認識東西宗教之本質和概念,並會探討宗教如何構成一個重要的人類文化現象,豐富人類的物質與精神文明。此外,本課程將透過特定的電影作品,激發學生反思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在方法論上,則會從宗教研究的角度,理解電影如何藉視覺敘事方式建構及傳遞其宗教意涵。同時,課程亦會鼓勵學員從跨學科的視角,賞析電影的符號及美學元素。
RELS5322 Research Paper in Religious Studies 宗教研究學術論文
學生可透過與個別督導導師及相關研究領域的教職員共同計劃《宗教研究學術論文》從而建立及獲得一些概念和技能。每位學生必須在個別督導下就認可的主題撰寫不少於15,000字(中文或英文)的宗教研究學術論文。學生將能夠掌握一些研究和撰寫宗教研究論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並可為申請哲學研究碩士/哲學研究博士課程作更好準備。縱使整個研究過程均有小組和個別督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門自學課程,學生的主動性是最重要的。
RELS5331 Special Topic in Religious Studies I 宗教研究專題(一)
本課程的研究專題每年不同,一般為有關不同宗教傳統、社會、文化或生活等。
RELS5332 Special Topic in Religious Studies II 宗教研究專題(二)
本課程的研究專題每年不同,一般為有關不同宗教傳統、社會、文化或生活等。
RELS5333 Field Studies of Religious Culture 宗教文化田野考察
課程旨在通過特定宗教的空間、地理和物質的綜合緯度,幫助學生真正地理解文本知識以及更深入地解讀宗教,從而通過關於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來完善課堂學習。本課程佔3個學分,修讀方式以小組學習和對甄選的國內外宗教場所之訪視為主。課程目標是為學生提供生動、具体、長達至少三晝夜的校外學習經驗,來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每次教學行程都將由經驗豐富的教職員組織和帶領,每年的訪問地將視當年教師確定的科目主題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