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領域:蛇餅(續) (Published on AM730)
26Nov 2020
醫療新領域:蛇餅(續) (Published on AM730)
Dr. Justin WU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過去30年,醫管局提供廉價的專科醫療服務,照顧廣大慢性疾病患者的需要。這是一個很值得香港人珍惜的公共醫療政策。可是多年來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即使醫管局出盡渾身解數,如免診覆配藥物計劃、護士診所、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等,輪候「蛇餅」依然茁壯成長。
要讓廉價的公共醫療服務能持續下去,政府意識到不能將所有資源投放在醫管局上。分散投資,另設一個平台,將部分慢性疾病的護理工作從醫管局系統引導回到基層醫療系統,既能達到更好的成本效益,也希望遏止醫管局專科內部互相轉介,導致塘水滾塘魚的問題。
現時政府透過資助非政府組織在各區設立「地區康健站」,提供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等基層服務,正是分散投資策略的第一步。透過這些「地區康健站」,政府也能掌握慢性疾病服務的成本、效率和成效等數據,為進一步在私營系統發展基層慢性疾病服務打下基礎。
中大醫院希望倚靠資訊科技平台,將慢性疾病護理帶到病人家中,並與社區醫生和醫療集團合作,建立家庭醫生網絡,支援「地區康健站」在慢性疾病護理的工作。透過電子病歷紀錄互通系統,讓病人在醫管局接受快餐式覆診的同時,在私營系統接受較細緻的輔助性護理,如併發症篩查、監察調校藥物後的反應等。此外,我們也利用私營醫療系統的靈活性,讓各專職醫療如藥劑師、物理治療師、中醫在慢性疾病照顧上擔綱更積極的角色。
在醫管局輪候的「蛇餅」會否因而縮短?相信不會。但強化基層醫療平台在慢性疾病管理的角色,改善治療質素,長遠有助改善整體市民的健康,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