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别公布

医疗新领域:同理心 (刊登於 AM730)

276月 2019

医疗新领域:同理心 (刊登於 AM730)

胡志远医生

中大医科课程中,沟通技巧占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医科生的毕业临床考试中,专业沟通表现的成绩占比高达百分之二十五,所以每星期在威尔斯亲王医院门诊的Final Year教学,我也集中在这个课题上。

究竟应怎样教授沟通技巧?我从培养同理心(Empathy)开始。

一个长期病患的少女在诉说自己经历时,开始哭泣不停,「宅男」同学顿时手足无措,我便问他:「如果她是你的女朋友,你会怎办?」一个糖尿病人不肯戒囗,但又埋怨医生不能为他好好控制糖尿病,我会问:「如果他是你的未来外父,你会怎办?」(如果是问自己父亲,恐怕会引发医疗纠纷)。

跟某保险公司谈到内镜检查服务,对方建议将所有大肠内镜一律标准化为以门诊或日间形式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住院赔偿。我便问他们:「将心比己,如果病人是你的母亲,行动不便,你希望看到她喝了四公升洗肠药水,然后冒著失禁的风险,舟车劳顿扑去日间内镜中心吗?」

在管理上,同理心也同样重要。很多研究发现,具同理心的管理人员较能得到下属和上司的信任,工作成效也较为显著。很多成功的企业,也不难看到他们运用同理心,了解和回应顾客和市场的需要,令公司茁壮成长。

推动医疗改革,是一个带领医疗界,以至整个社会离开「舒适区」(Comfort Zone)的过程。过程中愿景和策略固然是必不可少;用同理心去了解和照顾持份者的感受,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同样地,一个社会在纷争中能否安然度过,需要的并不是坚持己见,各自表述。更重要的是,以同理心去凝聚各方,化解矛盾,共同找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