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別公佈

醫策縱橫:覺醒

124月 2022

醫策縱橫:覺醒

馮康醫生信報

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打醒香港人,殖民地留下來的「雙軌」醫療制度,有很多根本問題,不足以保障我們的健康,不足以應付每年的季節性流感,更不足以抵抗大型流行病疫。對於醫療制度的進一步改革,我們需要有新的覺醒。

我2013年離開醫管局後有一年,隨楊永強教授應馬來西亞衞生部的邀請,出席一個如何改革醫療服務的研討會。會後探訪了吉隆坡最大的公立醫院,2300張病床,等於香港的伊利沙伯醫院。那時的印象,是醫院很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的公立醫院,大、病人多、環境差。馬來西亞的醫療制度像香港,都是英國殖民地遺留下來的模式,也面對同樣的挑戰和問題。

約兩年前,當醫管局慶祝30周年時,我赫然發現,醫管局當初成立要解決的問題,30年後仍然存在!我們只不過是再沒有帆布床,前政府醫院及補助醫院的使用量可說是達至平衡,醫院的床數及醫護人員數目增加了很多。但是,老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更且,急症醫院的病床使用率連在夏天也超過100%,在急症室等候入院的病人數目及等候時間每況愈下。

自從1993年政府發表「彩虹報告」建議改革醫療融資制度以來,歷屆政府的融資改革方案,都不為市民接納,最後只剩下私營自願醫保。過去30年,私營醫保其實有很大的增長,但解決不了制度的基本問題:基層醫療割裂、公私醫療失衡、過度依靠醫院服務。

像香港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同樣承襲了英國殖民地留下來的醫療制度,儘管在醫療融資方面超越了我們,在服務提供系統上也有類似我們的問題。一場大疫,令新加坡人有了新的覺醒。3月上旬,其衞生部公布了「更健康的新加坡」改革方案,針對老問題提出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的理念其實不算新,但視野及進取令人耳目一新!

什麼時候,我們的覺醒才能促使大家合力爬出殖民地遺留政策制度的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