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港文存檔——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 展出逾百件香港文學藏品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圖書館及中大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合辦的「港文存檔——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今天(6月28日)起至2022年12月30日於中大大學圖書館展覽廳舉行,供公眾免費參觀。
中大圖書館獲盧瑋鑾教授(小思)慷慨捐贈藏書及研究資料,於2002年建立香港文學特藏與香港文學資料庫,將研究人員的個人珍藏與大學圖書館資源具創意地連繫起來,並透過歷年的藏品收集、擴充及推廣,成為一個兼具學術與教育意義的研究平台。是次展覽為紀念中大圖書館香港文學特藏成立二十周年,特意精選逾百件香港文學藏品展出。展覽以「檔案」為概念,讓參觀者觀賞藏品時猶如翻開歷史檔案,啟發他們思考日常生活的各種文學留跡和保存。
是次展覽設四個展區,「珍本書籍」展區展示多本罕見書籍,包括《蝦球傳》日譯本及愛珍(張愛玲)所譯的《海底長征記》等;「報紙期刊」展區展出圖書館收藏的珍貴報章文藝副刊及期刊;「作家惠贈」展區展出歷年來多位文學作家捐贈予圖書館的個人物品,並設卡片櫃展示不同類型藏品的複製品;「數碼星空」展區展出香港文學資料庫、香港作家及藝術家傳記資料庫,及電子化小報的發展等。各展區設有「作家留聲」裝置,參觀者拿起聽筒便可重溫作家對作品的自述及對香港文學特藏的期許。
中大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黃念欣教授表示﹕「『港文』是香港文學的縮略,當中包含香港的文化、文人情感和獨特的文化結構,參觀者能在展覽中翻開香港文藝記憶的不同檔案櫃,觸摸書刊上的歷史,體驗作家的慧心雅趣,並遙望電子人文世界的浩瀚、規律和新章,走進香港文學的世界。」
為增加公眾對文學的認識,展覽期間將舉行一連串講座,邀請不同作家及學者主講,包括本地著名作家何福仁先生、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容世誠教授,以及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梁淑雯博士,講解香港文學與作家文庫、通俗小說和報章期刊的關係等,詳情容後公布。另外,設於中大大學圖書館一樓的香港文學特藏已完成擴建工程,並新設主題牆簡介香港文學的發展歷程。
展覽詳情﹕
展覽日期﹕ |
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0日 |
展覽場地﹕ |
中大大學圖書館地下展覽廳 |
開放時間﹕ |
詳見大學圖書館開放時間(http://www.lib.cuhk.edu.hk/tc) |
![「作家惠贈」展區展示歷年來多位文學作家捐贈予圖書館的個人物品,例如西西縫製的毛熊、《侶倫日記》及葉靈鳳的藏書票等。設於展區中央的卡片櫃展示圖書館不同類型的藏品複製品,並放置問答卡片供參觀者留下答案及個人感想。](https://webarchive.lib.cuhk.edu.hk/20220903120651im_/https://www.cpr.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newscentre/pressrelease/220628_04-300x218.jpeg)
「作家惠贈」展區展示歷年來多位文學作家捐贈予圖書館的個人物品,例如西西縫製的毛熊、《侶倫日記》及葉靈鳳的藏書票等。設於展區中央的卡片櫃展示圖書館不同類型的藏品複製品,並放置問答卡片供參觀者留下答案及個人感想。
![精選展品二:周白蘋《中國殺人王.橫渡太平洋》(香港︰新光出版社,1940年代)<br />
<br />
任護花以周白蘋作筆名,創作《中國殺人王》系列小說,講述殺人王如何運用機智、槍法及武功,屢破強敵,保護外地華人的性命財產。](https://webarchive.lib.cuhk.edu.hk/20220903120651im_/https://www.cpr.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newscentre/pressrelease/220628_08_1-215x300.png)
精選展品二:周白蘋《中國殺人王.橫渡太平洋》(香港︰新光出版社,1940年代)
任護花以周白蘋作筆名,創作《中國殺人王》系列小說,講述殺人王如何運用機智、槍法及武功,屢破強敵,保護外地華人的性命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