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成就
編寫肺癌治療國際標準
肺癌一直以來被喻為「頭號癌症殺手」,長期位列全球最常見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直至莫樹錦教授領導中大研究團隊及亞洲肺癌研究組,逐步拆解數種常見的變異基因密碼,再研發針對這些變異基因的標靶及免疫治療方案,成功大幅度延長病人的存活期。這些開創性治療方案現已成為國際標準療法,為全球肺癌病人開闢一條新路。
領導亞太研究 推動肺癌標靶治療
對於中晚期肺癌病人及他們的醫生而言,「對症下藥」只是最近二十年才開始看見。「以前的肺癌病人若不能做手術,完成化療便無藥可醫,但現在大部分病人都會獲得針對性的治療。醫生會按照其基因變異及相關生物標記,包括EGFR變異、ALK易位、ROS1、其他較罕見基因變異以及PDL1的反應,將病人分類,然後安排相應的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這些成果都是我們靠『揼石仔』換來。」莫教授說。
莫教授與他的團隊多年來研究帶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變異的肺癌病人。美國哈佛大學於2004 年發現這種致癌因子會令身體內的細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和生長,形成腫瘤,在亞洲人身上尤其常見,佔肺癌病例約三成。由於不少患者特別是非吸煙人士,在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檢測,確診時已到中晚期,平均存活期不足一年。為此,莫教授領導一眾東南亞的學者進行名為IPASS(IRESSA Pan-Asia Study)研究,到2008年更公布一項重大發現。「我們發現一種標靶抑制劑能有效控制EGFR癌細胞生長,病人只要每天服用一片,避免了接受毒素較高的化學療法,而且效果較化療優勝。」莫教授解釋。
持續革新療法 對抗癌症變異
往後十數年,莫教授不斷推動基因變異與標靶療法的相關研究。除了EGFR基因變異之外,又先後發現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及跨膜受體蛋白酪氨酸激酶(ROS1)兩種常見會引致肺癌的基因變異;研發一代又一代的新標靶藥物,對抗不斷變異的癌細胞。「數年前,我們亦證實EGFR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即使接受標靶治療後出現抗藥性,亦可轉用新的治療方式,阻止癌症惡化,並將存活期延長一倍。」
此項發現不但獲全球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選為年度最受矚目研究文章之一,亦為個人化標靶藥物治療發展奠下基礎。除了拆解基因密碼,莫教授近年亦積極研究免疫療法,並證實免疫療法能有效治療對PD-L1蛋白有高表達的肺癌患者。有關的研究結果更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採納並廣泛於臨床應用。
有如美國詩人羅伯特•佛羅斯特在著名詩作《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中所描述的經歷,莫教授在二十多年前肺癌研究仍未掀起醫學界廣泛關注時,已踏上這條甚少人選擇的路,從零開始研究肺癌,卻締造今天的成就,成為了國際肺癌權威,更有國際腫瘤學組織更為他冠上「腫瘤學巨人」的榮譽。然而,對於這些桂冠頭銜,他笑言除了靠努力,更要毋忘一份求變的心態,「我從醫時沒想過領導大家打這場抗癌的仗,只是在國際的醫學舞台上,我看到機遇就希望努力去做,背後哪怕只是為人類生活帶來一點小小的改變。」
繼續研究工作以外,莫教授亦把希望寄予下一代,「近年我接收了不少來自香港、內地及世界各地的學生,指導他們從事研究之外,亦教導他們領導能力、溝通和表達的軟實力,讓他們學習與病人溝通,畢竟從醫者最基本是要醫人, 一切都應以病人為本,做研究亦如是。」
然而人類抗癌的路仍很漫長。莫教授表示癌細胞會不斷變化,產生抗藥性,現有藥物終有一日會失效,因此療法要不斷革新。他指未來會研究應用多種藥物於免疫治療的成效、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在肺癌上的應用,以及癌症疫苗的發展這幾方面。
「當我看見病人因為我們的治療而康復,那份滿足感便是推動我繼續研究的動力。」
— 莫樹錦教授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
研究領域:肺癌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
主要成就:
- 腫瘤學多媒體資源平台OncLive「腫瘤學巨人」(2020)
- 歐洲腫瘤學會「終身成就獎」(2018)
-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院士、Paul Bunn Jr Scientific Award(2017)
- 連續多年為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