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UHK - 第四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
 

第四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

第四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

「時代媒介」:華人社會的電視劇文化

visitingscholar4

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於2011年初推出第四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此次訪問研究主題為「『時代媒介』:華人社會的電視劇文化」。歡迎有興趣的學者申請,申請成功者將獲邀至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進行為期一個月之訪問,訪問期間的生活費用將由學院提供。


訪問計劃的目的 
促進文化中國華語傳播學者的交流,加強彼此的聯繫。 
提高華語傳播研究的水平,促進世界學術平等對話。 
為學者提供研究寫作與論文發表的機會。


訪問計劃內容 
訪問學者由2011年1月18日開始,在中大訪問一個月。留港期間的活動基本上由學者按需要自由決定。
所有訪問學者必須參與2011年1月21-22日以「『時代媒介』:華人社會的電視劇文化」為題之工作坊、提交論文、並參與為促進訪問學者與香港學者交流之活動。


工作坊主題
根據Raymond Williams的論述,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a way of life),文化反映當下社會、文化思潮和意識形態。Williams所指的文化並非是大家觸摸不到的傳統社會價值觀、也不是高不可攀的高雅文化(high culture),或是由上而下的管治文化,而是普通人能感覺甚至觸摸得到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即所謂通俗、流行文化。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流行文化反映出社會上不同性別、種族、階層、年齡族羣的體會、感受和意識形態。這種Raymond Williams所說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就是社會結構的基礎;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這種文化能呈現出社會上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因素的操控與限制。

在眾多的流行文化中,電視劇是一種最具延續性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它既是我們日常談天的題材和話語,也是最貼近社會脈絡的「時代媒介」。《傳播與社會》2011的工作坊選擇電視劇為核心議題,除了從文本和製作的角度探討電視如何反映和表徵華人社會與文化、政治以及經濟相關的社會議題,也從消費角度,闡釋大眾對電視劇內容的詮釋。 我們所指的電視劇包括時裝劇、肥皂劇、愛情片、時代劇和主旋律的歷史劇等。收看這些節目除了涉及不同層面的華人電視劇觀眾外,也涵蓋不同形式的收看方式,如網絡視頻及收費電視等。 工作坊接受的文章,其理論框架包括文化研究、批判理論及政治經濟學,我們也鼓勵文章深入闡釋電視劇所帶出來的形勢(conjuncture)和時代(關於形勢和其他理論及方法問題,請參考《傳播與社會》第10、11期Lawrence Grossberg的訪問。)然而,工作坊要求文章的內容超越單純以文化批評和文本分析為基礎的論文,我們看重的是具實證資料及理論創意的論文。本院將把參加工作坊學者的論文,集結出版一本學刊專集或編輯成專書。 歡迎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專家學者構思研究計劃及撰寫論文綱要,按以下手續向中大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申請。

訪問學者

姓名 學術機構
王蕾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朱麗麗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吳紅雨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
程紹淳 台灣南華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副主任、教授
劉娜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白若雲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文系助理教授
孔書玉 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人文系副教授

 

訪問計劃小組
陳韜文、馬傑偉、馮應謙、邱林川、黃懿慧、李立峰、羅文輝


工作坊學術小組
馮應謙、馬傑偉、陳韜文


訪問計劃秘書
電話:2609 7701(黃司慧)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p1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