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與「氣穴」 - 姜元安教授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9/03/2021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部主任

 

「穴位」與「氣穴」 - 姜元安教授

針刺治病的基本方法是將毫針刺入人體某一部位(點),然後運用一定的手法操作。毫針所刺入之部位,稱為「穴」。在《黃帝內經》中,「穴」有不同的稱謂,如「氣穴」、「氣府」、「俞」或「腧」、「輸」等。今時今日,人們皆以「穴位」稱之,英文則為point或acupoint。單從對「穴」之稱謂來看,已經反映了2種不同認識方法。現代之稱謂,只是重視「穴」所在的解剖學定位;傳統之稱謂,重視的是「穴」所具有內在之本質──「氣」。

 

從「道」層面入手

 

從文字考證而言,「穴」具有2個特點,一是「空虛」,二是「通達」。空虛為「道」之體,通達為「道」之用,因此「穴」同時具有「道」之體與用。要認識刺「穴」治病之原理,必須從「道」的層面入手。

 

如果從「道」之層面來認識針刺的治療原理,則不難理解為何《黃帝內經》將針所入之處稱為「氣穴」。《素問.氣穴論》曾云:「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營衞,以會大氣。」清楚指出「穴」乃氣之所會,故《氣穴論》又有「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之文。從「以行營衞,以會大氣」可知,「穴」乃營衞二氣相會之處。衞氣乃「浮氣之不循經者」,故行於脈外,而營氣則是「精氣之行於經者」,故行於脈內。但二者卻能藉由經穴而達到「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的狀態。

 

「營行脈內,衞行脈外」,營衞之行,以經脈為通行之道,如環無端。「穴」乃經脈內外營衞之氣相會之處,故又稱「經穴」。《素問.氣穴論》所說的「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指出了認識經脈不僅僅在於經脈循行之道,及俞穴在經脈上之定位,更重要的是要明白經脈為營衞二氣通行之道,而針刺之法就是要確保經氣運行如環無端。《靈樞.經脈》所言「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正是建基在「凡刺之理,經脈為始」這一認識之上。所以,能明於此,則知「凡刺之道,氣調而止」。

 

「氣調而止」原理

 

「氣調而止」,是針刺治療之終極原理。只有依從「形而上」之方法才有可能認識並理解「氣」,及與「氣」密切相關之「氣穴」。在臨床施針過程中,古人有「上守機」之要求,《靈樞.小針解》指出「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可見,一個臨床醫生在用針治病時,其取效之關鍵在於能否守住「氣」這一根本。故《靈樞.九針十二原》強調「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複針……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