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言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助理講師、註冊中醫師
腧穴之名 皆有深意
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到:「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穴位名是古人根據長期臨床實踐及天人合一的精神,把臟象、經絡、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與傳統哲學、文學、天文、地理、兵法、自然環境及生活習慣等結合而成的結晶。
針灸國際化
例如足陽明胃經的「天樞」穴,只要了解其名稱,就能體會為什麼這一穴既能治便秘,又能治泄瀉這兩個看似完全相反的疾病。「樞」指門軸,又指要中心部分及重要關鍵。《說文解字註》述:「樞,戶所以轉動開閉之樞機也」。一道大門能否該開時開,該關時關,就是要看這個小小的門軸是否正常運作。天樞穴位於臍旁二吋,肚臍差不多是人體的中心,把人體分為上部及下部。《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中,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說明天樞之上為天氣,之下為地氣,而天地之氣交滙之處,正是天樞穴所在。中華文化中天地人與萬物的宏大觀念,從這個穴名中就能窺看一二。
《難經》曰:「中焦在胃中院,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元代醫家滑壽註曰:「天樞穴位居天地二氣之間,為氣所從,通於中焦,有乾旋上下,職司升降之功。天樞者意指穴為天地二氣升降出入的樞紐。」天為清,地為濁,而天樞穴正是位於清濁交界,是升清降濁的關鍵戶樞。正常情況下,食物在胃中消化後的所得的營養物質為清,能化為氣血為身體所用,殘餘的糟粕則為濁,經大腸排出。因此,不管是清不升反降的泄瀉,還是濁不能去的便秘,都可通過刺激天樞穴這個天地間的門軸改善症狀。
近年來,中醫藥愈來愈受各國注視,而當中在國際舞台走得最早最前的,當數針灸學,至今已在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世界衞生組織(WHO)於1991年頒布了《國際針灸命名標準》,採用「國際代碼 +漢字+中文拼音」的方式對穴位的英文名進行統一。又於2006年,在WHO西太平洋區舉辦的「針灸腧穴定位國際統一標準」會議上對361個穴位制訂了國際標準。
根據國際統一規定,採用穴位所在的經絡的英文縮寫、穴位拼音和羅馬數字對針灸腧穴進行命名。如上述的天樞穴,是胃(Stomach)經的第25個穴位經,代碼便是ST25。這對針灸的國際化功不可沒。然而,由於大部分外國人學習針灸並非通過學習中文或外語翻譯,而是通過國際代碼來認識穴位,只能死記硬背其位置、功能,再進行臨床治療。
不僅是代號
很多學者也意識到腧穴的名稱並不單單是一個代號,而是具有實用的臨床診療涵義並滲透着深厚傳統文化。因此引發了對針灸經穴翻譯完善性的訴求。可是,即使是意譯,諸如把天樞譯作sky and ground's door hinge,也只會因中西方的文化對天地的概念存在着根本性的差異而顯得不倫不類。
歸根究柢,整個中醫藥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如為方便傳播而盲目進行科學化及標準化,必然導致大量的內涵及文化折損,未能展現全貌。現在海外對中醫藥的認同度愈來愈高,有興趣學習中醫藥的外國人亦愈來愈多,是否可趁此良機,一併推廣傳統中國文化,嘗試把中醫藥的原貌呈現於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