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_smoke2.png

中國醫藥文化叢書

中醫既然是我國的文化傳統,要學中醫就須明白中醫理論中包含了許多中華文化的哲學倫理觀念,以及在歷史上這些觀念如何逐步演發,最後成為今天我們思想行為中的文化內涵。為了深入瞭解中醫的文化觀,我校編寫了一套《中國醫藥文化叢書》,現已出版六冊,包括《中醫文選》《中藥學發凡》《中醫臟腑概說》《成方新編》《本草研究入門》及《飲膳正要新編》。

中醫文選

江潤祥、關培生、鄧仕樑 主編 何志華編輯

簡介

中醫、中藥是中華文化瑰寶。通曉中醫,小則可以養生保健,大則可以救病扶危,於己於人,都有極大利益。

中醫的典藉繁多,但是它們理解和論據常是亙古如一。所以學中醫就要從古今相傳保存下來的醫經、本草,找尋第一手的原始資料,然後才明瞭中醫學說的嬗遞與承傳。為此,學中醫就不得不學好古典的中文。

中醫、中藥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二者混然一體。中華文化既然藉中國語文為傳薪的火把,要學好中醫,不獨要理智地嘗試解釋中華文化的特徵和它的歷史背景、人文觀念,也要有相當水準的語文能力,才能在這一方面治學行醫。

這本書的編者按照歷史上時代的先後,從歷代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以及筆記小說中,選錄有關醫藥的篇章,側重注釋它們的醫藥內容,並且扼要地介紹作者年代和當時社會背景。

publication-002-01

中醫藥學發凡

江潤祥、關培生、梁頌名 著

簡介

藥以治病,本無分中西。中醫臨症施藥,醫者精神集中,銳意觀察,意之所致,心中有症無病,辨之以八綱,然後組方遣藥。

中藥大部份分為自然產品,不外礦石、植、動或器用物。語云用藥如用兵,兵貴精不貴多,故良醫遣藥,亦以簡賅為貴。其驅使五味入五臟,歸經傳變,猶王道之教化,以燮理為宜,是則藥固可救死扶傷,猶師內聖外王之意而無間。

本書從文、理、史、哲各方面不同角度,闡述中藥之實質源起以及性味、功效。其微旨為初學廣開視野。醫門多疾,病者之來但求能解懸脫苦,鮮有問及藥性及用藥者,其實吾人苟能於藥學知其一二,四時調理,小病化無,皆養生存真之道。

publication-002-02

中醫臟腑概說

梁頌名、榮向路、江潤祥 著

簡介

古代儒家之經典,以孝道為事親之切務,故中醫對身體結構之一般理解,不以刳破腹背,抽割積聚為事,而特重身體內部五臟六腑之診斷。 就中醫言之,臟乃人體實質之器官。五臟為心、肝、脾、肺、腎。腑則指人體中帶有空腔之器官。

六腑為胃、小腸、大腸、膽、膀胱及三焦。臟腑學說之高深奧妙,即在於臟與腑此兩部門之活動之連繫(如腎與膀胱),而臟腑盛衰,更可見於其呈露在身體外面之表現。 本書共有六章,分別探討今人及古人對臟腑之觀念、臟腑之間的關係、臟腑辨證與五臟用藥,以及臟腑用方。對於「三焦」的理解,本書作者提出科學而嶄新的看法。

至於臟腑學說如何與現代醫學作進一步之溝通,更有待當世中西醫學人之真誠切磋,熱心探求與交流經驗,本書正是朝此方向邁出重要的一步。

publication-002-03

成方新編

梁頌名、梁思潛 著 江澗祥 主編

簡介

中醫用藥,除民間所謂偏方外,鮮有單味。蓋合藥成對,更見功能,如豬苓澤瀉之相得益彰是也。進而組方配伍,君臣佐使,要在互補短長,相輔為用。此乃中醫方劑學之精粹,為他國傳統醫學所闕如者也。故中醫文獻,即以醫經、本草及經方為其三大支柱,缺一不可。有中藥即有方。方者,木板。古時醫生以其藥名書木板上,故名。習中醫者不可不知方也。

成方是指歷代療效確切、劑型固定的一類方劑。本書選擇歷代具有代表性或常用的成方,結合現代藥理研究,從理法方藥角度進行方義分析,並在臨床應用上盡量反映近代新成果,故名《成方新編》。

publication-002-04

本草研究入門

關培生、江潤祥著

簡介

《本草》為我國傳統醫學中專門記述藥物名實、性味、藥理及產地等之古籍。《本草》歷世相傳,遠託神農。《本草》之學,自齊梁時陶弘景集註本後,代有專書,凡三百餘家,成書二千餘卷,為醫學典籍中之重要組成部份。

本書主要為介紹歷代《本草》成書之時代背景,每一朝代主要《本草》之內容,及其承傳與嬗遞之沿革,俾讀者明瞭《本草》之內涵,並從藥性產地氣味各方面的研究之中,探求中醫治病之理,循序以進,觸類旁通。此外,透過考察《本草》,以鑒別藥材之真偽,藥物之配伍、炮製及儲存,使讀者能對藥物之使用,得心應手。書後更附有各類有關《本草》之參考書目,方便讀者作更高層次之研究。

本書之對象,主要為有志研究中藥之讀者、就讀中醫課程之學生及醫學專業人士。

publication-002-05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