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明報專欄 - 現代中醫 03/09/2018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註冊中醫師
夏季皮炎勿誤當濕疹
筆者近幾周在門診中,接診了幾個自稱患有濕疹的患者,他們都有一些類似的臨牀徵狀,包括在身體暴露的皮膚部位上出現紅斑、丘疹,自覺患處非常瘙癢,故常常搔抓,以至傷痕纍纍,出現滲血和血痂。有些患者的瘙癢較為嚴重,以至影響睡眠;亦有患者使用了類固醇藥膏,徵狀還是時好時壞。
經詳細詢問病史,發現大多數患者過往都沒有明顯的皮膚過敏和濕疹史,結合臨牀表現和近來天氣炎熱的情况,他們的皮損表現應該是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 多在臉頸四肢外露部位
夏季皮炎是人體在夏季持續高溫、潮濕環境中,身體出汗較多,汗液濃度較高,浸漬皮膚;加之粉塵和其他污物的刺激,致使皮膚產生接觸性皮炎。其主要臨牀徵狀為在身體暴露部位,如顏面、頸項、四肢伸側等處,出現紅斑、丘疹或丘皰疹,皮損常呈對稱分佈,邊界不清,表現和濕疹確有幾分相似。自覺徵狀方面,患處瘙癢是患者的主要不適,並因搔抓而出現抓痕、滲液、滲血和血痂等。如果搔抓較甚,還可能出現感染發炎,病程持久的話,也可出現類似慢性濕疹的皮損增厚。
夏季皮炎和濕疹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都在炎熱多濕的夏天,之後徵狀一般都會逐漸好轉而痊癒;此外,濕疹常在孩童時初發,反覆發作,患者常有明顯的過敏體質,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等。結合病史和皮損表現,一般來說鑑別診斷並不困難。
中醫認為夏季皮炎為身體感受暑熱夾濕之氣,蘊於膚表而發為紅斑、丘疹;濕熱之邪,遏阻肌腠,致使氣血不和而致瘙癢,進而搔抓,出現抓痕血痂。治療方面,由於暑濕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可用清暑涼血、利濕止癢為治療原則。筆者用以下一張處方治療夏季皮炎,常收到理想的效果:
材料:銀花10克、連翹10克、蘆根12克、白扁豆10克、青蒿10克、生地黃15克、 赤芍10克、白鮮皮10克、蟬退6克、車前子10克、赤小豆12克、冬瓜子皮各12克、綠豆衣6克、甘草3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水煎服,早晚分服。一般3至5天後徵狀會明顯改善
當然,上方僅供參考,建議患者找註冊中醫師診治,以便得到最佳的個體化治療。
預防方面,由於夏季皮炎為汗出浸漬,刺激皮膚引起的炎症反應,故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乾爽對預防本病的復發十分重要。尤其是戶外工作者,應勤冲涼,或經常用濕毛巾清潔皮膚。夏季皮炎的患者也要注意飲食,避免煎炸熱氣和容易致敏食物, 如牛羊肉和有殼海鮮;飲食要清淡,多食蔬菜和水果,有利病情的好轉。
以下介紹一款湯水方,有助減輕夏季皮炎的徵狀:
材料:綠豆50克、生薏苡仁50克、新鮮海帶100克
做法:加入2.5公升水,煮滾一小時,加入少許片糖調味,取汁代茶常飲,可起清暑利濕功效
文:林志秀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