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中醫中藥沒有副作用,治療慢性疾病還能「斷尾」,所以愈來愈受人們青睞。平時有個「頭疼腦熱tóu téng nɑ̌o rè」的小病,很多人都喜歡「看中醫kɑ̀n chōng yī」、「吃中藥chī zhōng yɑ̀o」。
中醫中藥的相關叫法,普通話和粵語有不少差異,比如,前面提到的「斷尾」普通話叫「去根兒」,「熱氣」、「口氣」普通話說成「上火」、「口臭」等等(見附表)。
粵語 |
普通話 |
拼音 |
---|---|---|
搭脈 |
號脈 |
hɑ̀o mɑ̀i |
熱氣 |
上火 |
shɑ̀ng huǒ |
冷親 |
著涼 |
zhɑ́o liɑ́ng |
口氣 |
口臭 |
kǒu chòu |
生飛滋 |
長口瘡 |
zhɑ̌ng kǒu chuɑ̄ng |
藥材鋪 |
中藥店 |
zhōng yɑ̀o diɑ̀n |
執藥 |
抓藥 |
zhuɑ̄ yɑ̀o |
煲藥 |
煎藥/熬藥 |
jiɑ̄n yɑ̀o/ɑ́o yɑ̀o |
焗汗 |
發汗 |
fɑ̄ hɑ̀n |
吸火罐 |
拔火罐 |
bɑ́ huǒ guɑ̀n |
斷尾 |
去根兒 |
qù gēnr |
「沒治」冇符冇得頂
「醫病」普通話叫「治病zhì bìng」。如果一個人「有得醫」,就是「能治néng zhì」,「冇得醫」就是「沒治méi zhì」。「沒治」是北方話,指情況壞得無法挽救,比如「這個人不思進取,真是沒治了」。「沒治」還可以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無可奈何,「我真拿他沒治」就是「冇佢符」的意思。形容人或事好得不得了也可以用「沒治」,相當於粵語的「冇得頂」,比如「這麼精緻的雕刻,簡直沒治了」,「嫂子蒸魚很拿手,沒治了」﹗
本地人常把醫術不高明的醫生稱為「黃綠醫生」,內地叫「蒙古大夫mēng gǔ dɑ̀i fu」。清朝時,專門管理御用馬匹的機構叫「上駟院」。上駟院有不少獸醫是蒙古人,官銜叫「蒙古醫士」,俗稱「蒙古大夫」。由於他們醫術高明,不少內廷執事人員也找他們來看病。
但不知內情的人卻認為,「蒙古大夫」既醫馬又醫人,怎麼可信呢?於是,「蒙古大夫」一詞就成了「黃綠醫生」的代稱。
中國的少數民族很多,使用「蒙古大夫」這樣的詞應該謹慎。內地電視劇《大宅門》就因為劇中出現了「蒙古大夫」一詞,被蒙古醫藥從業人員告上了法院。有關方面顧忌到這個詞「可能傷害少數民族的感情」,就把它刪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