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分享 (2021-2022年度)
出席學生代表:
歐曉春 (現職中學中文科老師)
歐璐清 (現職小學中文科老師)
陳虹 (現職小學中文科老師)
周永儀 (現職小學中文科老師)
岑施欣 (現職小學中文科老師)
任子豪 (現職中學中文科老師)
畢業生分享
簡莉華 (現於中學任職中文副科主任及課程發展主任) 「教學相長」– 當天我在校長室門外等待面試時獲派發一篇文章,是校長所撰寫的。至今,這四字成為我的座右銘,我在教學生涯中確實不斷體驗個中意義。這些年來,課程革新的推動下,教學理念及方法有很大的轉變。我雖然曾参加眾多中文教學的講座及工作坊,但深感一個有系統、完整和更高層次的課程更切合我的需求,這便是我申請中國語文教育文學碩士課程的原因。這個課程讓我更深入全面了解現今的中文課程,聽、說、讀、寫的理論亦有助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我更開始以行動研究優化教學設計,再而推廣給其他同事。我相信「教」與「學」,密不可分。以「教」提升「學」,從「學」改良「教」;「教」與「學」,相互成長!
曾子謙 (現於中學任職中文科老師) 我本科畢業於中大的中文教育雙學位課程,不少人曾經問我:「為甚麼會選擇修讀與本科相同的碩士課程?」修讀了中大的中文教育碩士課程後,發現課程所授知識的程度不但遠較學士時深奧,而且更貼合日常工作需要,也是俗語中的「貼地」。在課堂上,有很多思考和討論空間,讓我們按著不同校情落實教育理論。因為我已是現職教師,工作經驗不同於本科生時代,碩士課程更讓我反思起如何運用本科時覺得「離地」的教學知識,甚至與校內教師發展所學到的教育知識重整,融匯貫通。
總括來說,我對於碩士課程的學習生活是滿意的,也是享受的。除了源於對於知識的渴求外,也是因為在課程裡認識了其他小學和中學同工,甚至在選修科上與幼兒教育和中專教育的同工切磋交流,掌握本地教育全貌,有助課程編排和構想,也讓我們在漫浩浩的教育長路上,找到並肩作戰的伙伴。至今,我們還會一同聚餐,交流教學心得,也免不了吐吐苦水,然後又重新得力。
龔恒志 (現於中學任職中文科老師) 記得當初報讀課程時,心中懷著的是一份求知慾。許多同工不時會於講座、座談會分享有效的教學法。方法是學到了,但我又會想了解:為何該方法會有效?背後的原理又是甚麼呢?在中文教育碩士課程中,我的許多疑難都得到了解答。更重要的是,課程中導師往往闡幽顯微,又再帶領我們去思考許多新問題。
回到教學現場,有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的時候;但絕少不了悒悒不樂,一籌莫展的時刻。我在課程中認識了許多學員,他們均是有心有力的現職教師,在彼此切磋琢磨當中,我獲益匪淺。
有好老師,有好同學,這課程令我滿載而歸。
朱梅英 (現於中學任職中文科老師) 我在中文科課程改革前已入職,以往的教學環境較單一。教改後,中文科教學不斷改變,令我自覺不足,故選讀了中大中國語文教育文學碩士課程。這個課程很配合現今中、小學的中文教學情況,學術理論與實踐並重,導師在課堂中提供不少思考、提問、交流的空間,與當小學老師的同學交流,令我清楚現今小學的教學情況,對處理初中教學有很多啟發。我在完成課業的過程中,通過搜集資料、反思、修正,配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最終得到的,除了是寶貴的成果外,亦解決了自己過往的一些教學疑問。想成為配合時代發展與需求的老師,不能只靠經驗,我通過這課程,除能學習新知識外,更學懂有效發揮自己經驗,有信心在不斷變化的教學生活中,繼續「傳道、受業、解惑」,成為配合新時代的老師。
周匯仁 (現於中學任職中文科副科主任) 現今教師不但要緊隨課程改革的步伐來裝備自己,也要因應時下學生的學習特性來調整教學方法。中大的中國語文教育碩士課程一方面為我提供了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專業培訓,深化我對中文科課程的理解,使我學會多樣實用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課程也創設了一個極好的平台讓我能與不同學校的同工交流,擴闊了我的教學視野。當中我更有幸在學系教授的指導下選修專題研習課程,就自己有興趣的課題作研究調查,這不但增進了我的專業知識,更讓我有深刻反思與學習的機會,從而在教學上有更大的突破。
許奕偲(現於中學任職中文科老師) 我畢業於文化研究學系,畢業後成了一位傳媒工作者,後因受到感動,毅然決定加入教育界。為了符合專科專教的資格,我選擇了修讀中大的中國語文教育碩士課程。課堂中,我對中文科的課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學會了不少照顧學習差異及訓練學生思維的方法,讓我的課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以及有更佳的教學成效,大大增強了我的教學信心。
李敏儀 (現於小學任職校長) 我在修讀此課程時仍然是一名普通的教員,選擇中大,是因為我知道中大對學員有不低的要求,我希望能夠好好充實自己,而不是「多一張沙紙」。在中大所學的,無論是課程規劃和實踐的理論抑或是關於中文教學的理論,我現在依然記得很清楚,在學習中我深深明白到課程規劃對學生的重要性,也影響了我以後的教學取向。在中大所學,擴闊了我的視野,令我有更多信心去面對我的工作。之後,我成為了課程主任,現已為副校長,很多謝中大的老師,因為這個課程孕育了我,而我,仍不斷把所學應用到工作中,回饋社會,在我的教育工作上,也算是一個──起碼我自己會覺得,一個實在的交代。
劉佩義 (現職小學中文科主席) 我畢業於中文大學文學士(中國語文研究)及教育學士(中國語文教育)雙學位,畢業數年後再報讀中文教育碩士課程。我在研讀這個課程期間體會到課程的設計理念「著重中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務工作的結合」,課程的「教學理論」部分,提供了一個方向讓教師能夠實踐及嘗試,讓我重新審視我現時讀寫聽說教學的教務情況。我也研習了中文各個教學領域的知識,及後在教學生涯中實踐,將理論轉化為課堂教學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反思現有教學的紕漏,更有系統地去優化教學。
課程強調的「教學實務工作」,讓教師可以發掘自身有興趣的教育研究課題。而我在課程中學到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令我開展了教研的道路,我認為如何在理論與實踐的落差中調整教學和創新教學是教師的終身學習。我在修畢碩士課程後,一直策劃及執行不同的行動研究,並參與教學研討會及教研論文比賽,與不同地區的人士交流教學心得。
教育是無涯的,在「教海」中的人,不應隨波逐流,但是也不能忽略海的流勢。我衷心感謝這個課程開拓了我對語文教學的視野以及提升了我的專業知識,讓我在「教海」中航行得更好。
楊秀儀 (現於小學任職中文科主任) 七年前,我開始擔任學校的中文科科主任,對於如何帶領整個科組的發展,如何促進本科學教評的效能,我感到茫然。於是,我毅然報讀中大語文教育的碩士課程,希望能藉此釐清我的思路。果然,課程讓我更清楚香港教育的發展趨勢。課程的教學理論與實踐,不但讓我在語文教學上更加踏實,不同的教學新議題更開闊了我的視野。課程導師的悉心指引、前線老師的經驗分享、與來自不同學校老師們的交流互動,皆為我的教育道路增添色彩。感恩,我選擇了這個課程。
唐文慧 (現於小學任職中文科老師) 「學海無涯勤為岸,青雲有路志為梯。」當我決定視教師為終身事業時,已明白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是一位不斷學習,終生尋求進步的教學與學習者。我完成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後,便報讀了中大的中文教育碩士課程。這個課程的設計不但切合前線教師的需要,導師還會通過討論、小組報告、教學研究等,讓學員反思及改善教學。進修期間,我認識不少志同道合的學員,通過不斷的討論、反思,使我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示,提升了我的教研與專業發展能力,也為我修讀教育博士的路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莫愛玲 (現於特殊學校任職校長) 在報讀這個課程時,我已有十七年教學經驗,在一所學校負責中學及小學的課程發展。在課程規劃方面,我希望接受有系統的課程領導訓練,更有效地帶領同事提升學生學習質素。在中文教學方面,我需要增加學科知識和學習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分析本港各個兼讀碩士課程後,發現中國語文教育文學碩士學位課程最切合我的需要。入讀課程以來我從沒缺課,因為每一課的內容都十分實用和具啓發性。在學習過程中,我掌握了課程規劃、評鑑、學與教策略和學習評估的知識,亦搜集了不少具參考價值的研究和實例,在策劃中小學課程銜接方面尤其有用。在課堂教學方面,我曾在中學班級嘗試以錄影方式指導學生修改作文,又為患有讀寫困難的小學生設計閱讀教學課程,與同事分析教學成效和研究改善方案,不斷反思,自我完善,感受進步的喜悅,無法以筆墨形容。畢業至今,我仍不斷向同事和朋友大力推薦這個課程。
李曉迎 (現於直資學校擔任主任及教授中文科) 由於學校全面推行校本課程,我在工作中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很快便認識到自己在課程發展方面的缺乏。最初草率的報讀了一碩士課程來應急,但漸漸發覺並不合意,那時從朋友那裡聽到中大的中國語文教學文學碩士課程不錯,不僅切合前線教師的需要,更能合理的平衡學習進度。於是我便冒險選擇先退學,再報讀中大這個課程。入學後真的感覺上課能學到不少實用的理論和知識,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都緊貼前線工作的需要,非常注重理論的實踐性,更能「授人予漁」的提升了我的教研與專業發展能力,為我後來繼續深造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李永健 (現於小學任職中文科老師) 在忙碌的語文教學生活中,難免會感到怠倦,教學或會因而變得形式化。幾年前,我毅然報讀中大的中文教育碩士課程,才能從繁重的工作中尋回自己,也改變了我的人生。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課程設計固然切合在職教師的需要,而更令我欣喜的是課程導師能體察同學的情況,提供思考、提問和討論的空間,並以進展性模式引導同學從理論層面過渡到教學應用,繼而建構出個人化的學習成果。此外,豐富、多元的課程內容還為正修讀博士課程的我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