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語法研究的是漢語歷史上的句法演變。本中心的歷史語法研究以形式句法理論、韻律語法理論、語體語法理論為基礎,以形式分析和邏輯推演為手段,紹繼傳統訓詁學(特別是章黃學派)的學術傳統,探求漢語語法的歷時演變原因及演變規則。

根據形式句法理論,語言的歷時演變是語言特徵在時間跨度上的傳遞失誤 (Kroch 2009)。習得者面對歧義結構和不同的語體語法,選擇了與上一代不同的分析方式(重新分析),於是造成特徵傳遞的失敗,導致語言變化的發生。語法的內生性演變可以從語音的變化、語體的轉換起步,在二言語法競爭中重新設定普世語法的參數。歷史語法就是要發掘和重建上述歷時演變的機制和過程。近年來,該項研究獲得一系列重要的進展,如語序的變化,「被」字句的產生、「把」字句的來源、動補結構的演變條件、以及輕動詞句法移位的消失和輕名詞(量詞和方位詞)的句法運作的啟動等等,均證明以兩漢為界,漢語受韻律系統轉型的推動,發生了重大的類型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