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唐音為江戶時代(1603-1867)傳入日本的漢字音,隨明末清初譯官、黃檗宗僧侶及東皐心越渡日而為人所知。上述三類唐音均源於明代官話而略有差異,學界對其方言性質仍有爭議。江戶時代的日本文獻支持南京─杭州音說,但即使前人對明代官話聲調調值已有研究,有關唐音聲調的調值仍付闕如。另一方面,學者多關注譯官唐音的文獻,對各系近世唐音的內部差異關注尚見不足。
近世唐音為江戶時代(1603-1867)傳入日本的漢字音,隨明末清初譯官、黃檗宗僧侶及東皐心越渡日而為人所知。上述三類唐音均源於明代官話而略有差異,學界對其方言性質仍有爭議。江戶時代的日本文獻支持南京─杭州音說,但即使前人對明代官話聲調調值已有研究,有關唐音聲調的調值仍付闕如。另一方面,學者多關注譯官唐音的文獻,對各系近世唐音的內部差異關注尚見不足。
職是之故,本研究利用《魏氏樂譜》、《東皐琴譜》、《禪林課誦》等分別對應上述三種唐音的17世紀日本樂譜,考索譜中近世唐音的語音系統、性質、濁聲母及入聲的標示符號以至詞樂關係。本研究亦首次利用樂譜嘗試擬構唐音聲調調值。本研究不但具體說明近世唐音的複雜性,並為唐音聲調研究、唐音及明代官話的比較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方法亦能進一步應用到中世唐音(即宋音)的調值擬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