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关于我们
社會影響

具社會影響力的研究:2005年至今

香港社會至今仍無法擺脫殖民地時期存在的種族位階遺風,在日常交往中,白人的待遇優於南亞人和非洲人。為此,人類學者對少數族裔社群進行了長期田野調查,對移民問題有了更細微的瞭解。

麥高登

由2005年起,麥高登在研究資助局的資助下(優配研究金項目編號448807),在四年時間里,每周花幾天時間住在香港的重慶大廈——一座位於世界中心的貧民窟——採訪其居民。此研究對非洲和南亞商人及尋求政治庇護者的生活進行考察,探討低端全球化如何運作。這項研究關注的不只是他們的經濟訴求(雖則這是他們來港的主要原因),還包括他們的想望、恐懼、宗教信仰和感情生活,藉此理解他們如何改變這座城市,反之亦然。他的研究改變了非洲人和南亞人在港的負面形象。

麥高登據此研究所得寫成《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一書。此學術著作不單獲得兩項圖書獎,且廣受大眾歡迎,英文原版售出九千本,而中文版銷量更達二萬七千本。後來,他還提供開放取用的廣東話有聲書及編寫了一系列文章。他的努力改變了不同層級的持份者對少數民族和尋求政治庇護者的理解,亦影響了一些本港和國際媒體、立法會議員和非政府組織。

「低端全球化」是一個將中國和發展中國家交織在一起的過程,而麥高登是第一位學者指出重慶大廈的南亞人和非洲人在此過程中起的重要作用。由2007至11年,他的研究成果於CNN、CNBC、BBC、《經濟學人》和《時代雜誌》等主要國際出版物中發表,其中《時代雜誌》將重慶大廈稱為「全球一體化的最佳範例」。立法會議員李國麟亦於2013年11月的立法會會議上,引用了麥高登刊登在《時代雜誌》上的調查發現:「有120個不同民族的人住在重慶大廈!」,要求政府關注少數族裔的健康需要,以維持香港的國際定位。會議上最終通過了「制訂支援少數族裔長者的醫療政策」的議案,改進了少數族裔在公共醫療體系中的就醫條件,這些改善措施包括為病人提供口譯服務,以及為醫護人員提供文化培訓。

麥高登曾多次向公眾指出在港尋求政治庇護者所面臨的困境。2013年7月,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援引了他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上發表的報告,要求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與服務尋求政治庇護者的非政府組織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改善難民、酷刑聲請者及尋求政治庇護人士的境況的方法」。該報告秉承了麥高登對尋求政治庇護者處境的分析,並指出「這些人沒有辦法融入社會,也無從返家,困在悲慘的境況中苦苦掙扎⋯⋯」特別會議於 2014年1月13日舉行,一個月後政府同意將尋求庇護者的房屋、食物及交通津貼提高平均20%。經過廣泛的媒體報導,麥高登的研究亦為有關少數民族和尋求政治庇護者的政策指定提供了參考。此外,他在進行調研的同時,亦為尋求政治庇護者開設每週一次的英語會話課,過程中他曾協助一些尋求政治庇護者在海外獲批難民身份。

譚少薇

譚少薇的研究(2013-19)由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及平等機會委員會資助,主要研究在港南亞社群(包括印度裔、尼泊爾裔、巴基斯坦裔,斯里蘭卡裔及孟加拉國裔)的生活經驗和文化。同時,她亦考察了婦女群體及社區中的跨文化工作。此外,譚少薇的研究評估了公眾的跨文化敏感性,並檢視了跨文化體驗可如何增強他們的文化能力。由於女性往往在家庭、社區乃至整個社會層面扮演著變革者的角色,此研究特別關注南亞女性家務勞動者的情況。她的研究揭示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養跨文化能力的途徑。

在知識轉移項目基金及平等機會委員會資助的資助下,譚少薇開展了多元文化行動(MIA)計畫,其中也涉及她對在港南亞社群的研究。與政府對少數族裔所採取的同化政策相反,她的項目旨在通過「培訓培訓者」的模式增強年輕人的跨文化能力。參加者首先在培訓工作坊中學習跨文化知識(例如夥伴關係和相互充權),然後再獲協助在學校和社區中開展他們自己設計的鄰捨創新項目。

MIA編寫了一系列培訓材料,包括四本有關不同少數族裔群體的小冊子(共發行了3,000冊)、兩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出版物——《我們正在慶祝什麼:香港的多元文化節》(售出1,600冊)及《ICONIC媽媽廚房:跨文化香港滋味》(發行800冊)、紀錄片「南亞心。情」和「跨文化媽媽學堂」(線上點擊率超過1,000次的),以及其他線上資源(多元文化行動網站點擊率超過4,000次)。 最終用戶包括教育工作者、公務員、非政府組織和商界人士。

2013至19年間,來自不同族裔背景的120多人接受了文化導師培訓,並在學校和社區進行演講。超過13,000名公眾人士(包括老師及學生)曾參與以上培訓工作坊及外展活動。多元文化行動於舉辦跨文化活動後亦有蒐集參與者的活動回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5%的中學生(n = 1,305)認為外展活動提高了他們的跨文化能力。公共部門中有43名督察及警司參加了培訓工作坊,而調查顯示當中將近90%的參與者(n = 43)感到他們的跨文化能力因此提升。在警察學院舉辦的培訓工作坊的一名督導員表示:「參加者更好地瞭解本港少數族裔後,便能把這些知識帶回到其所屬工作場所。」

此外,一個有關南亞運動卡巴迪的鄰舍項目在2018年獲得社創基金100,000港元的撥款。該項目名稱為香港卡巴迪聯盟(KUHK),而它目前已發展成一家社會企業,旨在通過卡巴迪促進香港的種族共融。在MIA的建議和協助下,KUHK於2014-19年間已在50多間學校和社區中開展卡巴迪項目,參與人數達2500人。 KUHK僱用了一名全職員工和超過20名兼職員工,其中不少是少數族裔。KUHK的創始人說:「多元文化行動的研究提出了三點於跨文化項目中特別重要的價值觀⋯⋯我們在項目中採用了這些價值觀,並組成了強大的跨文化團隊⋯⋯MIA設計了一套現成的教材,用於教授跨文化能力,這套教材適用於不同對象⋯⋯這大大拓寬了我們的服務範圍。」

鄭詩靈

2012年,在香港愛滋病信託基金的支持下,鄭詩靈同香港大學的黃志威醫生及一個跨學科團隊合作,開展了一項有關在港非裔尋求政治庇護者和難民的精神健康研究。研究為期18個月,方法為參與式觀察及協調調查式研究,共接觸了373名非裔尋求政治庇護者和難民,接近該群體總人口的50%。2015-16年間,她獲得研究資助局的資助(優配研究金項目編號14607415),繼續對尋求庇護者和難民進行研究,重點研究尋求庇護者與香港本地居民的親密關係。2017-18年,何鴻毅家族基金資助她開展一個向本地學校和社區介紹非洲藝術的項目。她的研究成功地讓更多人明白尋求政治庇護者和難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並讓非政府組織、政府機構、司法機構和廣大公眾瞭解他們最基本的需求。

鄭詩靈和她的團隊獲得了愛滋病信託基金的資助,研究來自非洲的尋求政治庇護者、難民和酷刑聲請者在香港的健康習慣、問題和需求。2014年,一名酷刑聲請者因非法工作而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起訴(案例ESCC 1139/2014),司法機構在該案的專家報告中亦援引了鄭詩靈的研究結果去為其辯護。

何鴻毅家族基金於2017至2018年間資助鄭詩靈為本港大學生籌辦非洲文化工作坊,以及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中學生及公眾舉辦社區外展活動。這些活動廣受歡迎:29名學生參與工作坊,超過600人參加了社區活動。參與者特別欣賞跨文化合作,其中一位擔任文化培訓者的中學生表示:「透過這次(到中學的)外展活動,我感到學生都走出了自己保護殼,全心享受非洲鼓和舞蹈的樂趣。學生、非裔導師和我自己都能沈浸在樂趣和誠意之中,這讓我十分滿足。」

研究過程讓鄭詩靈更認識非裔尋求政治庇護者和難民。於2016年她協助他們成立了一支名為「才飄八斗」的樂隊,並每月為他們安排在酒吧、大學、音樂節或政府資助活動表演的機會。樂隊演奏的音樂風格多樣,包括嘻哈、說唱、非洲鼓等。參與樂隊的經驗改善了隊員的社會及文化福利;其中一位隊員曾說:「(鄭詩靈)發掘了我們的音樂才華⋯⋯(又)向公眾推廣我們的音樂。我們有機會表演我們的音樂⋯⋯並與聽眾分享愛與和平的信息。香港的主要報紙都報導了我們的故事。這改變了公眾對尋求政治庇護者的印象。」

陳如珍

陳如珍的研究強調了菲律賓家務移工在維持香港社會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於家務移工的勞動絕大多數在香港家庭的私人領域進行,因此她們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隱沒於公眾視野之中,這亦讓香港社會視她們的重要貢獻為理所當然。然而,陳如珍的研究揭示了她們的生活,指出她們的勞動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家庭再生產是正規經濟生產的必要條件,換言之,正常運行的國家經濟建基於正常運作的家庭。事實上,正是仰賴家務移工的貢獻,他們的雇主才能充分參與正規的貨幣經濟。家務移工作為香港經濟的底層勞動者,身體力行地「再生產」了這座城市,讓其持續「正常」運轉。

在對移工於休息日舉辦的選美比賽的研究中,陳如珍發現她們與這城市上的其他居民並沒什麼不同。如同所有工人,她們一樣需要休息、娛樂、獲得認可和維持尊嚴的時間和空間。藉此研究,她試圖讓香港人更加瞭解香港家庭傭工的生活狀況;同時,也讓香港市民認識到她們是香港社會中值得尊敬的一員。

鄧偉文

鄧偉文的博士論文以尼泊爾青年的毒品使用情況為主題,探討服用海洛英與香港第二及第三代尼泊爾人之間的關係。由當時起,鄧偉文的學術研究就一直以在港南亞群體的狀況為主軸。

隨後,鄧偉文參與了由中大知識轉移基金及平等機會委員會支持、譚少薇開展的多元文化行動(MIA)計畫。當中,鄧偉文除調查在港南亞群體的生活狀況外,亦協助出版旨在提升文化能力的教材,包括四本有關不同少數族裔群體的小冊子(共發行了3,000冊)及其他線上資源(多元文化行動網站點擊率超過4,000次)。這些材料的最終用戶包括教育工作者、公務員、非政府組織和商界人士。

鄧偉文完成博士研究後,投入了南亞運動卡巴迪,並將之轉化為其研究興趣。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卡巴迪運動在全球發展所涉及的文化政治,及(二)卡巴迪運動在香港作為跨文化教育的一種手段。為了親身探索第二點,鄧偉文在本港中學及社區教授卡巴迪。最近,他亦獲得中大直接資助計劃撥款(項目編號:143959537),研究卡巴迪在本港中學體育課程中所帶來的跨文化影響。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2022.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