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introduces-nasal-strip-sampling-for-covid-19-test-as-a-superior-tool-for-surveillance-in-a-wide-age-range-population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introduces-nasal-strip-sampling-for-covid-19-test-as-a-superior-tool-for-surveillance-in-a-wide-age-range-population

中大證實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檢測新冠肺炎安全、簡易及準確度高 適用於不同年齡層 提倡廣泛使用以達更佳疫情監測效果

Covid-19 nasal strip test

中大醫學院提出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作新冠病毒檢測。這種嶄新的新冠病毒採樣方法準確度高,採樣期間傳播病毒風險低,過程亦較為舒適,不同年齡人士也容易掌握有關技巧,特別適合兒童及長者使用,可達到更佳的疫情監測效果。

左起: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韻怡博士、林鴻生教授、系主任李民瞻教授,及助理教授陳晶晶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的研究隊伍最近提出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作為一種嶄新及準確度高的新型冠狀病毒採樣方法。研究團隊以鼻紙條採集了大概40位年齡介乎6至74歲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的鼻腔上皮細胞分泌 (鼻液),並將這些樣本的檢測結果,與鼻咽和咽喉拭子或深喉唾液兩類標準採樣方法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發現,鼻紙條測試的準確度與標準的採樣方法相若,甚至比深喉唾液樣本表現更加優勝,此情況於兒童個案中更為顯著。此外,鼻紙條採集的鼻液樣本存放室溫72小時後,狀態仍然穩定。以上結果顯示,因着其傳播病毒風險較低的特質,加上不同年齡人士也容易掌握有關採集技巧,鼻紙條測試可適用於不同年齡層,達到更佳的疫情監測效果。研究詳情已於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發表。

 

標準採樣方法存在疾病傳播風險 樣本質素亦見參差

 

本港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7,000宗。標準採樣方法包括鼻咽或咽喉拭子,但此方法必須由經過訓練的人士負責進行,過程亦容易引發受檢測者打噴嚏和咳嗽,令身處附近的人士承擔感染風險。

 

深喉唾液是另一種標準採樣方法,雖然可由受檢測者自行採樣,但並非適用於所有人。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晶晶醫生解釋:「深喉唾液的採樣方法對幼童和長者來說十分複雜,他們較難提供相關樣本,所提供的樣本質素亦非常參差,因而降低了測試的準確度。假如要利用深喉唾液採樣來監測社區疫情,效果並不理想。」

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提出以鼻紙條收集鼻液樣本,作為一種嶄新的新冠肺炎採樣方法,並評估此方法在兒童以至成人個案的表現。研究人員招募了38名來自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包括有病徵和沒有病徵的個案,當中20位為成年病人(22至74歲),其餘18位為兒童或青少年病人(6至17歲)。

 

鼻紙條測試的準確度與標準方法相若 於兒童個案的表現比深喉唾液樣本更優勝

 

研究人員預備了切成指定尺寸的鼻紙條,讓病人採集鼻腔上皮細胞分泌 (鼻液),並於24小時內再採集同批病人的鼻咽和咽喉拭子樣本或深喉唾液樣本,繼而進行比較。另外,醫護人員在病人進行鼻紙條採樣前,採集了病人的13個鼻拭子配對樣本,以進一步評估鼻紙條測試的檢測表現。所有樣本亦進行「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time PCR)測試,檢測病毒RNA的份量。

 

Nasal strip test

中大醫學院提倡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不同年齡的兒童使用不同尺寸的鼻紙條採樣,以檢測新冠病毒。

研究結果如下:

 

  • 鼻紙條採樣方法與鼻咽和咽喉拭子檢測結果一致的比率達95.2%,顯示兩者準確度相若。

  • 鼻紙條與深喉唾液檢測結果一致的比率只有68.2%。在7個不一致的樣本中,有6個深喉唾液樣本顯示為對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但鼻紙條測試則成功揪出感染個案;這些深喉唾液樣本中,有4個來自兒童病人。

  • 鼻紙條採集樣本的Ct值與鼻拭子樣本的Ct值,沒有明顯分別,反映透過兩種樣本檢測出的病毒量相若。

  • 研究人員將6名病人的鼻紙條採集樣本進行穩定性測試,結果存放在室溫72小時後,仍可檢測到樣本內的病毒RNA。

短片介紹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程序 (由健康參加者示範, 只提供英語旁白) 

 

是次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韻怡博士表示:「將鼻紙條貼在鼻黏膜上,能夠令紙條均勻地吸收鼻液,有助提升鼻紙條測試於採樣檢測的表現,亦能穩定樣本質素。由於兒童和長者接受深喉唾液測試的準確度較低,我們相信鼻紙條測試將為這兩類人士提供更好的病毒檢測效果。」

 

與鼻咽和咽喉拭子比較,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過程簡易,引致的刺激和不適較輕微,較少機會引起打噴嚏和咳嗽,大大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林鴻生教總結:「除考慮到準確度及較低傳播病毒風險外,鼻紙條採集的樣本能於室溫保持穩定,或可容許樣本等候多於一日的時間才被送抵實驗室進行化驗。以上結果均表明,鼻紙條測試對監測社區疫情有重要作用,尤其對於較難用標準方法採樣的一群,例如幼童和長者。」

 

研究詳情剛在Journal of Infection發表,可參考: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0.11.009

 

鼻紙條(圖前方)長度明顯比採集鼻咽拭子的工具(圖後方)較短,故此引致的刺激和不適較輕微,較少機會引起打噴嚏和咳嗽,大大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鼻紙條(圖前方)長度明顯比採集鼻咽拭子的工具(圖後方)較短,故此引致的刺激和不適較輕微,較少機會引起打噴嚏和咳嗽,大大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更多新聞稿

本港兒童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全線失守 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兩倍    疫後抗拒「重回正軌」

本港兒童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全線失守 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兩倍 疫後抗拒「重回正軌」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兒童睡眠窒息症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兒童睡眠窒息症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本港四成青少年睡眠不足 增患心血管病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本港四成青少年睡眠不足 增患心血管病風險

研究
中大建議所有孕婦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全港兩成孕婦患妊娠糖尿 研究發現其子女糖尿病風險為同齡兒童3倍

中大建議所有孕婦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全港兩成孕婦患妊娠糖尿 研究發現其子女糖尿病風險為同齡兒童3倍

研究
中大研究證輪狀病毒疫苗對香港兒童非常有效

中大研究證輪狀病毒疫苗對香港兒童非常有效

研究
中大成功開發實時生物信息平台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針對變異病毒 準確度達95%

中大成功開發實時生物信息平台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針對變異病毒 準確度達95%

研究
中大醫學院獲醫管局支持開展香港首個大型長新冠研究 協助政府策劃更全面的長新冠醫療服務

中大醫學院獲醫管局支持開展香港首個大型長新冠研究 協助政府策劃更全面的長新冠醫療服務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加強劑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體 保護年幼嬰兒

中大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加強劑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體 保護年幼嬰兒

研究
中大研究揭開蟎蟲進化史 有助加強預防、診斷和治療常見的蟎過敏

中大研究揭開蟎蟲進化史 有助加強預防、診斷和治療常見的蟎過敏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第三劑疫苗是高危群組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

中大研究顯示第三劑疫苗是高危群組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

研究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已接種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後能對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已接種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後能對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

研究
中大臨床研究中心與中大醫院合作 進行香港首個專為新冠肺炎研發的口服藥物臨床研究

中大臨床研究中心與中大醫院合作 進行香港首個專為新冠肺炎研發的口服藥物臨床研究

研究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證有「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利用腸道微生態可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證有「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利用腸道微生態可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新冠康復者有較高風險出現乾眼症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新冠康復者有較高風險出現乾眼症

研究
中大醫學院聯同九龍城民政事務處舉辦社區學童疫苗接種計劃 目標為2,000名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中大醫學院聯同九龍城民政事務處舉辦社區學童疫苗接種計劃 目標為2,000名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健康推廣計劃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吸煙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吸煙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研究
中大港大幹細胞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誘發血管炎症新機制

中大港大幹細胞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誘發血管炎症新機制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與「長新冠」息息相關

中大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與「長新冠」息息相關

研究
一月七日起重啟部分嚴謹社交距離措施後的香港疫情估算

一月七日起重啟部分嚴謹社交距離措施後的香港疫情估算

研究
中大醫學院證實「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 能準確診斷蝦敏感 表現更勝常規測試

中大醫學院證實「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 能準確診斷蝦敏感 表現更勝常規測試

研究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第三劑復必泰疫苗能提供足夠抗體 抵抗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第三劑復必泰疫苗能提供足夠抗體 抵抗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

研究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 Omicron 可大幅減低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 Omicron 可大幅減低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研究
中大港大聯合研究發現「青春雙歧桿菌」可加強新冠疫苗成效

中大港大聯合研究發現「青春雙歧桿菌」可加強新冠疫苗成效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腎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腎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訂立標準的實驗設置有助確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表現

中大研究顯示訂立標準的實驗設置有助確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表現

研究
中大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為疫情前2.5倍 研究指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及增加使用電子產品為主因

中大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為疫情前2.5倍 研究指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及增加使用電子產品為主因

研究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 僅4分之1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來半年接種 必須盡快增加接種誘因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 僅4分之1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來半年接種 必須盡快增加接種誘因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研究
中大醫學院推算全港約有二萬名未被發現新冠感染者 研究證實本港所有疫苗接種者均產生中和抗體 呼籲透過接種疫苗得到保護

中大醫學院推算全港約有二萬名未被發現新冠感染者 研究證實本港所有疫苗接種者均產生中和抗體 呼籲透過接種疫苗得到保護

研究
中大與港大醫學院帶領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丙肝藥物可治新冠肺炎

中大與港大醫學院帶領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丙肝藥物可治新冠肺炎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抗體可經母體傳至胎兒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抗體可經母體傳至胎兒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出優化腸道微生態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出優化腸道微生態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國際合作
中大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  腸道微生態失衡成關鍵

中大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 腸道微生態失衡成關鍵

研究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政府在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政府在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鯇魚為本港魚類過敏的主要源頭 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診斷準確度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鯇魚為本港魚類過敏的主要源頭 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診斷準確度

研究
四成港人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與新冠患者類似 中大研發「微生態免疫力配方」證有效促進新冠患者康復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四成港人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與新冠患者類似 中大研發「微生態免疫力配方」證有效促進新冠患者康復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社區接觸環境對新冠肺炎傳播起關鍵作用 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

中大研究顯示社區接觸環境對新冠肺炎傳播起關鍵作用 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

研究
中大證新冠嬰孩患者糞便帶病毒 可成隱形傳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檢測中心  致力為嬰幼兒作糞便檢測

中大證新冠嬰孩患者糞便帶病毒 可成隱形傳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檢測中心 致力為嬰幼兒作糞便檢測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 建議監測患者肝功能 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 建議監測患者肝功能 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研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研究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調查顯示 全球泌尿科服務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嚴重推遲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調查顯示 全球泌尿科服務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嚴重推遲

研究
中大全球首證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現失衡狀況 成功研發益生菌配方平衡腸道微生態  有望增強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證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現失衡狀況 成功研發益生菌配方平衡腸道微生態 有望增強免疫力

研究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偵查隱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關鍵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偵查隱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關鍵

研究
中大醫學院為機場抵港人士提供免費糞便檢測服務 首階段以兒童及嬰孩為目標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隱形個案」

中大醫學院為機場抵港人士提供免費糞便檢測服務 首階段以兒童及嬰孩為目標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隱形個案」

臨床服務
中大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於呼吸道清除後 仍存留於糞便 計劃為檢疫中心隔離人士化驗糞便  及早揪出「隱形個案」減社區傳播風險

中大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於呼吸道清除後 仍存留於糞便 計劃為檢疫中心隔離人士化驗糞便 及早揪出「隱形個案」減社區傳播風險

研究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社區研究」結果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社區研究」結果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田園生活有助預防兒童罹患哮喘

中大研究發現田園生活有助預防兒童罹患哮喘

研究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研究
中大設計的介入措施有效提升本地幼童流感疫苗接種率

中大設計的介入措施有效提升本地幼童流感疫苗接種率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結合全球跨學科力量 促進兒童健康和福祉

「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結合全球跨學科力量 促進兒童健康和福祉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就七種常見呼吸道病毒進行全港首個流行病學分析 發現「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甲型流感」為兩大致命病毒

中大就七種常見呼吸道病毒進行全港首個流行病學分析 發現「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甲型流感」為兩大致命病毒

研究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捐款
中大領導團隊全球率先破解粉塵蟎基因組 為吸入性過敏疾病提供診斷及治療新方向

中大領導團隊全球率先破解粉塵蟎基因組 為吸入性過敏疾病提供診斷及治療新方向

研究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學青少年睡眠不足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學青少年睡眠不足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展開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計劃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大展開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計劃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園生活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率先為內地地貧病童進行磁共振鐵質評估 有效減低死亡風險

中大率先為內地地貧病童進行磁共振鐵質評估 有效減低死亡風險

臨床服務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研究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