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proves-external-counterpulsation-helps-augment-cerebral-blood-flow-among-ischemic-stroke-patient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proves-external-counterpulsation-helps-augment-cerebral-blood-flow-among-ischemic-stroke-patients

中大證實體外反搏法有效增加缺血性中風者的腦血流供應

香港每年有約二萬五千人中風,當中超過三千人死亡。八成中風個案屬於缺血性中風類型,患者會因腦血管閉塞而導致腦細胞死亡。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何善衡心腦血管病中心首次同時使用腦血流監察器、連續性心功能兼血壓監察器及體外反搏器三種非入侵性儀器進行研究,證實體外反搏法有助缺血性中風患者提升血壓及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腦血流供應。 

 

急性中風發病時,腦血管的自動調節系統功能受損。體外反搏法是一種無創性治療,方法是以氣囊袋捆綁在病人大腿、小腿和臀部,氣囊袋會隨心電圖的電波循環充氣和排氣。當心臟舒張時,氣囊會充氣,對肢體加壓促使遠端靜脈有序回流,以提高主動脈舒張壓;當心臟收縮時,氣囊便會排氣令下肢減壓,以減輕心臟負荷,驅使血液流向冠狀動脈、腦動脈和腎動脈等內臟器官,從而增強心臟功能。 

 

中大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管黃家星教授(右)與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副教授梁慧康教授發布最新研究結果,指出體外反搏法有助增加缺血性中風者的腦血流供應。

中大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管黃家星教授(右)與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副教授梁慧康教授發布最新研究結果,指出體外反搏法有助增加缺血性中風者的腦血流供應。

由中大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管黃家星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進行研究,測試體外反搏法對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對象為32名平均68歲、有中等程度神經系統功能缺損的中風患者,他們平均於病發6天後接受體外反搏治療。研究期間,每名患者皆進行一次約9分鐘的腦血流檢測,並完成共35小時(每天一小時)的體外反搏治療。結果顯示,體外反搏法可顯著提高中風患者的血壓13%、增加心臟功能輸出量達74%和降低周邊血管阻力39%,而腦缺血一面及另一面正常的腦血管都可增加9%的血流量。另外,是次研究亦為20名健康老人進行相同的體外反搏治療以作對照,結果顯示他們的血壓提高了9%、心臟功能輸出量增加了67%、周邊血管阻力降低了30%,而腦血管的血流量則沒有改變。 

 

中大的研究證實,體外反搏法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風患者的腦灌注及側枝循環血流供應,提升中風患者的康復速度,使更多病人有獨立生活能力。此項研究結果已刊載於2012年9月出版的美國權威科研雜誌《中風》。

更多新聞稿

中大研究發現心房顫動引致中風個案15年間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中大研究發現心房顫動引致中風個案15年間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研究
中大教授成為全球首位華人獲頒「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 全球首創「脈磁激法」助中風患者復修腦部功能及促進機能痊癒

中大教授成為全球首位華人獲頒「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 全球首創「脈磁激法」助中風患者復修腦部功能及促進機能痊癒

獎項及榮譽
中大與全球30多國專家合作研究 發現小中風新藥物療法

中大與全球30多國專家合作研究 發現小中風新藥物療法

研究
中大與多國中風專家領導一項全球研究 發現及早評估與治療「小中風」可降低七成中風風險

中大與多國中風專家領導一項全球研究 發現及早評估與治療「小中風」可降低七成中風風險

研究
中大篩查發現每三名社區長者就有一人患腦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風日呼籲及早預防

中大篩查發現每三名社區長者就有一人患腦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風日呼籲及早預防

臨床服務
中大倡議新藥物治療標準逆轉腦血管硬化

中大倡議新藥物治療標準逆轉腦血管硬化

研究
中大與理大攜手在威院推行24小時遠程中風溶栓治療服務

中大與理大攜手在威院推行24小時遠程中風溶栓治療服務

臨床服務
亞洲病人新喜訊 中大最新臨床研究 腦支架擴闊窄血管 手術成功率近九成六 有效預防缺血性中風

亞洲病人新喜訊 中大最新臨床研究 腦支架擴闊窄血管 手術成功率近九成六 有效預防缺血性中風

研究
中大為5,000港人免費驗腦 開展人口基礎研究追蹤本港腦健康狀況

中大為5,000港人免費驗腦 開展人口基礎研究追蹤本港腦健康狀況

研究
頭頸放射治療增中風風險 中大證實「頸動脈支架成型術」成效顯著

頭頸放射治療增中風風險 中大證實「頸動脈支架成型術」成效顯著

研究
中大研究證實中風可誘發老人認知障礙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發機會

中大研究證實中風可誘發老人認知障礙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發機會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助亞洲房顫患者預防中風成效更佳

中大研究發現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助亞洲房顫患者預防中風成效更佳

研究
中大公布小中風的最新藥物治療方法

中大公布小中風的最新藥物治療方法

研究
中大證實為頸血管狹窄進行支架成型治療及 為心臟衰竭患者植入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成效顯著

中大證實為頸血管狹窄進行支架成型治療及 為心臟衰竭患者植入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成效顯著

研究
中大響應「世界腦健康日2022」 籲預防腦小血管病以減中風及認知障礙症風險

中大響應「世界腦健康日2022」 籲預防腦小血管病以減中風及認知障礙症風險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研究
中大成立「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 跨學科研嶄新方法  減慢柏金遜病程

中大成立「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 跨學科研嶄新方法 減慢柏金遜病程

研究
中大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家庭研究 揭柏金遜病家族遺傳傾向高達6倍 追蹤初期症狀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遜病

中大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家庭研究 揭柏金遜病家族遺傳傾向高達6倍 追蹤初期症狀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遜病

研究
中大為本港老化人口制訂標準化認知測試 及早辨識認知障礙症患者

中大為本港老化人口制訂標準化認知測試 及早辨識認知障礙症患者

臨床服務
中大兩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中大兩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獎項及榮譽
中大開展全球首個以「視網膜影像」篩查華人阿茲海默症研究

中大開展全球首個以「視網膜影像」篩查華人阿茲海默症研究

研究
中大「蔡永業腦神經科學中心」破解大腦學習動作技能原理

中大「蔡永業腦神經科學中心」破解大腦學習動作技能原理

研究
中大成立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 設立一站式簡易網站提供認知障礙症資訊

中大成立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 設立一站式簡易網站提供認知障礙症資訊

研究
中大成立全球首個華人「早發性認知障礙症」研究登記冊

中大成立全球首個華人「早發性認知障礙症」研究登記冊

研究
中大率先引入「高頻信號檢測」技術以確定腦部手術範圍 有效提升複雜性腦癇症手術成效約三成

中大率先引入「高頻信號檢測」技術以確定腦部手術範圍 有效提升複雜性腦癇症手術成效約三成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養和醫院攜手研究 發現抑鬱症患者出現睡眠行為障礙或是腦退化先兆

中大與養和醫院攜手研究 發現抑鬱症患者出現睡眠行為障礙或是腦退化先兆

研究
中大提倡結合房顫篩查及藥物教育 助長者減低中風風險

中大提倡結合房顫篩查及藥物教育 助長者減低中風風險

臨床服務
首位香港科學家晉身Eppendorf and Science神經生物學獎三甲 中大優秀醫科生致力拆解腦神經網絡之謎

首位香港科學家晉身Eppendorf and Science神經生物學獎三甲 中大優秀醫科生致力拆解腦神經網絡之謎

獎項及榮譽
呂志和博士創新醫學傑出教授公開講座 腦神經學專家Steven Cramer教授主講「腦中風後的修復」

呂志和博士創新醫學傑出教授公開講座 腦神經學專家Steven Cramer教授主講「腦中風後的修復」

教育
中大成功研發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 有助糖尿病患者預防中風

中大成功研發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 有助糖尿病患者預防中風

研究
中大三名學者獲頒本年度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

中大三名學者獲頒本年度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

獎項及榮譽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