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九十五)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今天大清早便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視像會議,忽然有友人登門造訪。這名相識多年的朋友平日公務繁忙,加上疫情肆虐,大家往往依賴WhatsApp通訊,難得與好友再次相聚,真是喜出望外。

 

「Francis,轉眼間你當了院長已有9年多了,在你領導下的醫學院亦頗有成績,可有想過為自己的事業再闖另一個高峰?」老朋友這個突然而來的問題,我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

 

還記得當年前任醫學院院長需要提早接任大學副校長一職,於是我臨危受命,當了一年暫任院長然後正式當院長。在缺乏管理經驗及精心策劃下,只有心口掛個「勇」字。雖然頻頻撞板,但由於沒有個人私心,只是專注如何提升醫療服務、教育及科研質量,反而贏得社會大衆及同事對醫學院的正面評價及支持。

 

多年來我體會了一個道理,就是要盡心盡力做好本分,務求超額完成,凡事把大眾福祉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當時機成熟,自然會有更大的機會、更重要的任務交託給你。至於你應該怎樣選擇,是否願意接受新的挑戰,那就要看看自己有沒有被呼召的感動。相反地,當你以為自己心思縝密、機關算盡,卻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一無所有。


友人離開後,我不禁想起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他引用了3名古人的詩詞形容這3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思是指有遠大志向的人站得高望得遠,但成就大事的路是孤獨的,只有經得起磨練,才具備成大事的資格。

 

第二重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指為了堅持這個信念和目標,縱是歷盡艱辛亦始終無悔。

 

第三重境界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指你付出了畢生努力去尋找心中理想,原來就好像是「燈火闌珊處」的「那人」,而「那人」可能是近在咫尺,也可能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