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十八)學醫無捷徑
上星期我向傳媒朋友介紹中大醫學院在2015/16年的課程,包括引入「生命倫理」和「專業精神」兩個必修科目,以及讓文憑試成績優異的學生選擇直接修讀醫學院二年級課程。
想不到這些創新的教育理念卻惹來質疑和誤會。雖令我感到嘆息,但同時亦欣慶大家藉此機會關注及討論現今醫學教育的意義與實踐。
是走捷徑還是終身學習?
醫學知識博大精深、日新月異,究竟要讀多少年才可以「下山」呢?
以往香港仿效英國實行了幾百年的五年制醫學教育課程,美國則要求有學士學位的人士才可就讀四年制的醫學課程。這三個地方的醫學教育各有特色,多年來均人才輩出,成績有目共睹。這正好說明了驕人的醫學成就不在乎是推行了四年、五年還是六年的學制,而在於如何透過有效的課程設計幫助學生鍛煉思考和分析力、栽培仁者的品格,以及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
三三四對醫學教育的影響
隨着香港於2012年實行了三三四的教育制度,醫學課程亦由五年變成六年。究竟大學應該如何善用這新增的一年呢?
當年這個問題曾引起很多爭辯﹕有些人主張把五年課程攤分六年學習;另一些人卻建議把第一年安排為Foundation year(主要修習語文、通識、自然科學、體育等),而保留原有五年制的核心課程於第二至第六年。
經過反覆思量,深入討論,以及本着學生及病人為本的宗旨,中大醫學院最終採用了Foundation year加上行之有效的五年(即第二至第六年)醫學課程,而此課程設計參照牛津和劍橋的醫學院課程。
是教育還是職業先修?
醫學教育絕非職業先修訓練。中大醫學院不是一所生產醫療技師的機械工廠。我相信教育應以學生為本,必須因應學生的能力、興趣和抱負讓他們一展所長。
基於這個信念,我們把本來一式一樣的醫學課程變成四個可供選擇的組別﹕Original programme、Direct Entry to Year 2(修讀第二年)及GPS(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讓學生享有選擇的彈性。
全人教育培養好醫生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是否變相的「精英班」、「走捷徑」及違反了三三四的規範。
首先,這四個組別的核心醫學課程都是一樣的,完全符合本地訓練醫學生的要求。培訓出來的醫生在知識及能力上不會有所分別,根本不存在走捷徑或濃縮版本的問題。
第二,入學成績特別優異的同學素來都獲得大學豁免Foundation year的某些科目,如語文、部分通識、部分自然科學等。因此,這些同學可以選擇留在Foundation year享受大學生活,或是直接修讀第二年的核心醫學課程。選擇後者的同學,我鼓勵他們利用多出來的一年去積極參與研究、社會服務、或海外人道救援工作。
今年我們醫學院有幾位同學遠赴耶魯、牛津及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實習,也有同學打算花一年時間到非洲體驗人道救援工作。這些寶貴經驗正是我盼望這群「尖子」要努力爭取的。因為我們香港未來正正需要一班對醫學研究有興趣、對窮病疾苦有承擔的仁醫。要成為未來的醫學領袖便要自小養成僕人的心態去服侍人,這也是我引入「生命倫理」及「醫學專業」兩科為必修科目的原因。
教育本身就應是百花齊放。正正是醫生工作人命攸關,從事醫學教育者更需與時並進、不斷求變,同時以學生的需要及心志因材施教,以遠大無私的眼光去幫助他們各展所長。作為委身教育的醫者,我非常樂意聆聽及廣納不同的理念,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社會栽培新一代傑出兼有承擔的仁醫,以為病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