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過去與現在 刻劃未來
許瑞娟(Anna)(博士課程四年級生)原是台灣的公務員,深信自己獨特的才能可以讓她取得更大的成就,便毅然放棄工作來到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修讀全日制博士學位。對語言的熱愛、國際管理的視野、卓越的學術成就和領導潛能,讓Anna脫穎而出獲頒「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Anna抱著熱誠邁步前行,立志成為一個有能力,富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學者。
從語言天賦中培養專業優勢
Anna 從未想過在學術界工作會如此順理成章。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只知道自己熱愛學習語言,並具有一定的天賦。除了在就讀學士及碩士學位的七年間主修俄語及文學外,她亦花了近二十年的光陰學習日語。
畢業後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國際貿易公司上班,其後轉職成為台灣的公務員,先後於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及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就任,後來更在行政院人事政務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為公務員籌劃各種不同形式的培訓活動。Anna發現自己優異的語言能力不單為她在職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更擴闊了自己甚至工作夥伴的視野,例如優化旅遊業界之間的合作、策劃更有效的培訓活動,以及促成與環球客席講師的卓然互動。
「我的語言能力不僅讓我在工作中獲得了競爭優勢,還擴闊了自己和他人眼界。」 ── 許瑞娟
「你是我遇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學生之一,我很期待看到你將來的成就。」這是一位傑出的講師,在美國一個極具權威性的人才發展協會主辦的研討會上對她的評價。「她的說話令我受寵若驚,並且激勵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我的人生及我應該如何運用自己的天賦和能力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Anna回憶道。
於學術界繞圈尋求職業優越感
考慮到自己在政府這種「大機器」中可一展拳腳的空間很有限,Anna在沉浸於學術活動、論文和人際關係之時,不知不覺萌生了要轉職至學術界發揮所長的念頭。她在台灣修讀博士學位課程,研究人力資源發展並於學術界當中探索。及後,她修讀語言學的背景,管理學專業和研究才能受到前任教授賞識,邀請她合寫一本關於語言學政策的著作。2017年,他們出版了一本名為《企業語言管理手冊》的著作。
這段經歷催化了 Anna 追求學問甚至成為教授的熱忱。然而,在修讀了三年的博士學位課程中並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成績,再者安穩的公務工作讓她不敢貿然轉職,「幸好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僚都鼓勵我應該跟隨自己的心,追求自己的夢想。」
「中大的博士課程為我在追求成為學者之路上提供了一條更康莊的途徑。」 ── 許瑞娟
Anna在面對抉擇猶豫不決之時,想起了一次在中大商學院參與工作坊,與包括區大衛教授在內的客席講師們的會面經歷,這讓她下定決心要到中大探索。她欣喜發現中大的博士課程為她在追求成為學者之路上提供了一條更康莊的途徑。2018年,她終於作出決定選擇報讀了管理學系的博士課程。更重要的是,她成為當年中大商學院唯一獲頒「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的學生,這無疑是對她的學術成就和領導潛力的一種肯定。
在研究路上融匯天賦、熱誠和抱負
Anna 選擇以創業技能、熱誠和動機、以及跨國企業(MNCs)的語言政策作為她的研究領域。目前她正在撰寫數篇論文,提出了基於法規性的觀點,論述跨國企業如何責令員工遵從所訂立的語言政策。
「我對於在跨國企業環境下,組織性語言政策如何影響員工及其行為深感興趣。」── 許瑞娟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經驗使我明白訓練技能很簡單,但培養熱情和動機卻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專注於研究這些領域的原因」。 Anna 留意到在一般商業活動中使用英語看似是「合情合理」,並且是理所當然的,但這種共同的語言應用可能會妨礙一些員工參與知識交流。「我對組織性語言政策如何影響員工及其行為很感興趣。例如,為什麼跨國公司普遍採用英語作為企業語言呢?雖然英語是通用語言,但它是跨國公司唯一受認定的語言嗎」?
她補充說:「我正在研究一種稱為「代碼轉換」(code-switching)的語言行為,它指的是人們交替使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交流方式對企業內的分享活動有很大的幫助,但有一些跨國公司卻不願這樣做。我想證明對公司最重要的,不應該是一個員工的語言能力,而是他們的合理判斷和使用多種語言與他人交流的意願。政策制定者應該更關心英語在不同地區的普遍應用程度,而不是理所當然地預設所有員工必須以英語來交流。」
「一位教授需要培養毅力和自律性,同時平衡學術研究、教學、行政工作和實踐不同的社會服務。」 ── 許瑞娟
立定決心成為有能力和具社會責任感的學者
然而,幾個月來Anna都無法說服她的導師區玉輝教授同意這個論文題目,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議題。儘管如此,他最終還是首肯了。Anna認為區教授是上天賜予她的瑰寶:「論個性,區教授與我完全相反。他鼓勵我應該抱持更加靈活和開放的想法,並始終凡事以我的得益為先。他還教導我如何與其他學者互動,在學術界建立信譽並獲得肯定。我非常感恩路途上有區教授作為我的督導和導師。」
修讀博士課程也讓Anna有機會體驗成為一位教授:「學者需要兼顧研究、教學、行政工作和實踐不同的社會服務。教授們還需要不斷發表學術期刊來展示他們的才能並建立他們的聲望,但期刊數量有限,論文數量卻不斷增加,這變得越來越困難。」
她也指出沒有學術背景的學者,需要重新調整他們的心態:「我們的研究項目耗時甚長,少則數年,長則十年,堅持和自律比效率來得重要。更何況學術期刊的拒稿率極高,容易令人洩氣。有志以學術研究為業者必須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充滿熱忱,這樣才能從挫折中迅速恢復並繼續前進。」
「我盼望盡我所能,進行對學術界和社會有意義的研究。我亦盼望能夠啟發更多的年輕學生令社會變得更美好」── 許瑞娟
從內到外的變化
面對眼前的挑戰,Anna仍然不屈不撓:「我的目標和夢想是成為一名『有能力和具社會責任感的學者』。我盼望盡我所能,進行對學術界和社會有意義的研究。與其紙上談兵,更希望將這些研究成果付諸實踐。我亦盼望能夠啟發更多的年輕學生令社會變得更美好」。
引述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列夫 (Leo Tolstoy) 的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Anna深受啟發,不斷裝備自己以求進步。
推己及人,Anna向她的學生及身邊的人循循善誘:「如果你不裝備自己,沒有人會寄望於你並給予機會。成為學者之路正正是我為自己默默耕耘的成果。我確信,只要能堅持不懈地裝備自己,每個人都可以取得令人讚嘆的成就。」
想在新常態下提升自己嗎?了解合適您的課程,與香港中大商學院一起探索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