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課程
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於1970年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創立。電子工程學 (課程編號: JS4434) 課程內容廣泛,與時並進。主要課題包括:納米技術、電子材料、集成電路、光纖通信、無線通信、醫療儀器、多媒體及信號處理、和人工智能等。課程設計軟件及硬件兼顧,理論與實踐並重。
本課程設「工讀計劃」,同學可於修業期間到本地電子或科技公司工作一年。通過系裡的「學生輔導計劃」,教師會按時接見學生,就其學習、生活、 升學或人生規劃等方面提供輔導。基於業界與傑出校友的慷慨支持,本學系為本科生提供各類獎學金計劃。 電子工程的畢業生可從事多種高科技行業,如電訊、資訊科技、電子商務、工業製造、電子產品設計及開發等。而部分畢業生會選擇在本地大學或到海外繼續深造。
軟硬兼施的藝術
電子工程學涵蓋甚廣,從電子器件到芯片設計,從光學到通訊系統、從信號處理到人工智能,不同範疇,創意無限。這個獨特的跨學科領域迷倒很多年輕人,李林鍇是其中一位,他的目標是「開發一些對公眾有益的東西」。
數年前報讀大學時,林鍇受中文大學的電子工程學課程吸引。這個課程的目的是培育學生成為工程學科的世界領袖,啟發他們去追求知識和推動電子工程學的發展,以及應用新技術來為人類謀幸福。
今天回顧,林鍇說:「修讀電子工程學對我來說絕對是完美的選擇。課程廣闊而多元化,也有很多體驗學習的機會。」
電子工程學系主任許正德教授說:「電⼦⼯程學涵蓋甚廣,從電⼦設備與光學,到通訊系統、信號處理,以⾄智能系統,不同範疇,創意無限。這個獨特的跨學科領域吸引了很多年青人去開發具備前瞻性的電子科技產品,造福社會。中⼤電⼦⼯程學系畢業⽣出路甚廣,如電訊業、編寫程式、電腦硬件、資訊科技、電⼦商貿、電⼦產品設計及開發等。我們既有不少畢業⽣選擇在⼤型企業裡⼀展所長,亦有部分畢業⽣選擇創業或在本地或海外⼤學繼續深造。中⼤電⼦⼯程學系為現代社會提供最廣泛及最基本的⼯程訓練,因此我們的畢業⽣在各⾏各業都能 獲得理想的發展機會。」
學生可以選擇副修其他工程學課程,例如生物醫學工程學或計算機科學,或者申請主修電子工程與工商管理雙學位課程,在五年內取得兩個學士學位,增強事業發展或者學業上的競爭力。
課程還有各種基礎實驗室科目,以助學生取得實務經驗。學生可學習電路分析與設計、程式,以及電子部件、系統與網絡的發展這些實際技能,使他們將來可以有能力發展新技術及取得突破。
學生可參加工讀計劃,用一年時間在業內工作,豐富實務經驗。學系設有學生交流計劃,合作的都是工程學科出色的著名大學,如加州大學、伊利諾州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滑鐵盧大學、帝國學院、丹麥技術大學,以及皇家技術學院。
林鍇補充說:「學系很支持我們參加本地和區內以至國際性的比賽,例如高錕教授學生創意獎、香港電子業商會創新科技專題畢業報告比賽、國際基因工程生物競賽,以及全國大學生的挑戰杯賽。多得課程的全面性,我的視野大大擴闊了。」
怪不得這個1970年成立的學系可以迅速成為全球其中一個最佳電子工程學系。據2020年香港特區政府的「研究評審工作」報告,中大電子工程學系獲四星「國際卓越」及三星「世界領先」評級的研究比例高達87%,比率為全港電子工程學系中最高。
課程也着重學生的身心健康。每名學生都得到一位全職老師輔導。師生一般會一年見兩次面,學生會在學業、選科、時間管理、大學生活的適應、其他學習經驗和未來工作等得到指導。學生如有特別學習困難,更可得到個別指導。學生組織電子工程學系系會也會為新生安排社交活動,以助他們多了解課程,也多認識老師及高年級學生。
作為受益人的林鍇說:「教授們非常樂於幫助同學,我們隨時可以找到他們,向他們請教。他們真的教了我很多,從學術知識、工作計劃,到人生的決定,以至怎樣在團隊內和其他人合作,我也得益不淺。」
他總結說:「從前我以為電子工程不過是關於電路設計的學科。在中大修讀了電子工程學後,我才認識這學科的先進科研和創意。這有助我定下清楚的事業發展目標;我希望在生物醫學和環境科學的領域內做一個創造者和研究者。」
刊登時間:2017年 夏
最後更新:2021年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