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內容

本科課程

 

本課程是全港首個性別研究本科主修課程,我們亦是全港唯一一所教學與研究兼備的學部,提供修課式碩士、研究式碩士博士課程,並以本地社會及文化情境為依歸,放眼亞洲及全球。憑藉跨學科、跨院系的優勢,以及不同教學活動如講座、考察及小型研究,本科教學讓學生掌握批判視角,剖析性別與階級、種族和性等其他社會劃分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本課程學生須完成實習或論文作總結性體驗。現時社會對於擁有性別研究訓練的人才需求正在上升,首三屆畢業生已投入不同的社會崗位,如社工、非政府機構和商業機構任職,亦有繼續於中大或海外升學。

探討性別和平權議題

倘若大學的四年課程足以讓學生眼界大開,改變他們的信念和價值,那麼,中文大學的性別研究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力,也是同樣深遠。

這個兩年制課程2015年起開辦。葉靜怡是首批畢業生之一,那兩年的課程令她為之震撼。「我在第一個學期修讀一門性別研究入門科目,才明白性別問題不是男或女那麼簡單,比我以前想像的複雜得多。性別研究是個跨學科的課程,涉及歷史、文化、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媒體和法律,其內容很全面、豐富而有靈活性,所以我決定主修此課程。」

課程主任鍾華教授說:「這個課程提高學生對多元社會、平等和不同持份者關係的敏銳觸覺,裨益社會。學生可以接觸社會學、文化研究、人類學、心理學以至文學等不同學科。」

這課程每年錄取約二十五名新生,對這學科有熱誠,思考嚴謹、清晰、分析力強及溝通技巧好的學生獲優先取錄。鍾教授說:「我們期望修讀的學生持有好奇心和熱誠,以嶄新的方式去探索社會和文化,對他們不認識或感困難的見解持開放態度,與不同持份者對話,加深了解,從而建設更公正和公平的社會。」

她也補充說:「這是個較小規模的課程,師生關係很密切。這有助學生容易建立他們的同輩網絡。」靜怡對這一點表示同意:「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結識了不少朋友,大家有共同的好奇心和價值觀。我們發起和參加了很多活動,例如和性別教育和權益有關的節慶和遊行。我們有共同興趣,但大家背景不同,所以同一個議題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思想上的分歧亦使我們的學習更豐富。」

談到這兩年來寶貴的經驗,靜怡回答說:「暑期的實習。我在一個社區內一間服務婦女的組織工作。我花了兩個月時間,研究婦女在一個漠視她們的社區內生活會受到甚麼束縛,以及資本主義和職業特性怎樣使婦女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不被重視。我曾經近距離觀察社會規範和性別意識怎樣影響婦女對自己的看法,也重新思考某些議題,例如公共空間的使用、婦女和社會經濟的關係,以及照顧家庭者的需要等。實習經驗的可貴之處在於應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在日常生活之中。」

除了以上所說的經驗外,靜怡也提到性別研究課程經常舉辦性別議題的研討會、公開講座、工作坊和考察團,以擴闊學生的眼界和增進對性別及相關議題的了解。課程與香港、亞洲和世界的性別關注團體亦有聯繫,使學生畢業前已掌握性別研究的最新情況。

學生如果選擇以實習作為畢業的總結經驗,會按他們的興趣、技能和情況獲配對合作機構。現時每年有大約十二個非政府組織和計劃為課程學生提供實習工作。實習機會將來會延伸至商界。

作為具全球視野,聚焦亞洲的課程,我們加入海外考察科目,擴闊同學對國際性別議題的視野。同學在過去兩年分別到訪台灣的台南和高雄及泰國曼谷。除了與亞洲其他地區的聯結,我們與本地關注性/別相關議題的非政府組織也有良好聯繫。 實習計劃或其他專題課程讓學生與這些機構緊密合作,鼓勵學生透過社會創新推動社會改善,並培養他們設計和執行項目的實踐技能。

近年公私機構對有性別意識的僱員需求愈來愈大,課程的畢業生亦已準備充足,他們在政府、法定組織、商界的人力資源部門、教育界和社會服務都可以有很大發展。他們接受了多元交織思考的訓練,有能力對複雜社會議題進行量和質的研究,剖析涉及性別、年齡、種族、族群和性等議題。

首三屆畢業生就業的行業廣泛,選擇從事教育、商界、社會服務或政府工作,也有在中大和海外繼續學業,深造社會工作或文化研究等學科。

刊登時間:2017年 夏
最後更新:2021年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