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來

我們談論沈校長的政績時,幾乎不會提及校園職工的狀況。這很正常,因為學生很少接觸到關於職工的資訊,不認識他們的工作情況。但職工每天辛勤工作,是大學必不可少的支柱,他們的工作待遇是評價沈校長能否實踐理念的重要一環。本報訪問了中大員工總會職員,向他們請教近幾年校園職工待遇的變化。不問不知,原來職工的工作壓力頗大,士氣不佳,員總感嘆「呢幾年差咗好多」。

投訴無門?咪諗埋一邊!

新舊學制並行之下工作量直接增加,基層工友首當其衝,但比較嚴重的壓力來自於內部投訴被忽略。情況不難想像,當工友向上級投訴時,上級往往會勸他們大事化小,甚或不處理;當他們向再上級尋求協助,再上級又會發還下級處理。這形成投訴無門的窘局,尤其當無權無勢的基層工友想投訴上司,就只能吞聲忍氣。對此,大學管理層的「解決辦法」是宣傳「正向工作間」的觀念,鼓勵員工遇到問題要正面思考。這是否意味職工遇上問題,只是因為他們想法負面?

看似科學,實質多餘的評分

職工能否升職加薪,就取決於工作表現評核。近兩年中大實行新的評核方法,其精神是盡可能量化員工的工作表現,譬如教職員有多達三百項評分項目,部分員工的評分甚至準確至0.01分。但很多工友的日常工作如清潔,真的有需要如此精細地評分嗎?有誰能清楚解釋0.01和0.02分的分別?有工友曾因為差0.02分,錯失獲長期聘用的機會,這種不明不白的情況,衍生出工作壓力。

競爭就是王道

教職員的評核也採用了「拉curve」的新制度,要跟學院(Faculty)裡不同學系的教職員一同拉curve,競爭升職加薪的機會。教職員做好自己還不夠,還要跟整個學院那麼多人比拼,又是另一個壓力來源。

表裡不一的政策

高度量化的評分會使人忽略難以量化的教學工作。以下是真人真事:輔導學生是講師(lecturer)的一個重要工作要求,曾有一個講師特意花了很多心機去輔導學生,但匯報給上司時,上司卻認為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做輔導,只要請學生吃吃飯就行了。沈校長說過:「大學應重視教學,多於排名與論文多寡。……大學教育不要如跑馬,追排名追指標。」但現時的評核方法,卻恰恰要求員工像「跑馬」般競爭,追指標,結果輕了教學,難怪有職工覺得校方「說一套,做一套」。

做舵手,就要勇往直前

回顧沈校長上任以來,中大發生過數起關於基層職工的大事 [註1],譬如EMO室內清潔工被迫調遷和圖書館清潔工外判事件,校長都沒有站出來表態。員總說,大家都明白職工問題是整個大學管理層的責任,不是沈校長一人的問題,但沈校長作為大學的最高領導者,應該負更重的責任去推動他的理念。如果沈校長成功續任,希望他可以真正實踐理念,別讓鼓吹競爭和量化一切的管理思維駕馭大學,造成緊張的工作氣氛。

註1:《中大學生報》13年迎新特刊〈血汗校園〉,https://cusp.hk/?p=3500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