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理念的崩解與重塑

無論對社會大眾還是學生而言,「大學理念」實在是個空洞的概念。 回望今天,公眾眼中真正的大學價值,不過還是付錢買個「保本」的機會。需知道今天,沒有大學畢業證書,要貿然進入職場可是難如登天,而找不到工作可是意味着維持不了生計。 所以,什麼「社會良心」、「追求知識」,不過是些額外的東西。

全民欠債計劃──大學貸款的陷阱

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在高等學府的生涯亦得靠金錢支撐。新學年伊始,準備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的同學多不勝數,各大銀行向同學招手的信用卡廣告也洶湧來襲。大學學費不菲,就算無驚無險在三年內準時畢業,所需金額也接近十三萬元,2012 年落實三三四教改之後,四年制大學課程的學費更超越十七萬元之譜。若再將飲食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等雜項計算在內,大學生涯無疑屬於奢侈品,不是人人負擔得起。換言之,如果要專上教育這種奢侈品得以普及,讓大學學額以至的副學士、高級文憑課程大幅擴充,作為及時雨的貸款乃必不可少。

變動中的校園 空間裡的民主

我們對民主這些概念,聽起來大概總覺浮泛,視之為某些崇高的理想,不過和生活扯不上太大關係一般。至於「校園民主」則更不消說了,在生活設備完善如中大般的校園,每踏足火車站民主女神像,便如進入一小城,一切都與外界隔絕,任他風起雲湧,鬼哭狼嚎,校門之內,風停浪靜。我們在這個空間玩樂、學習、度日,四年後離去。對,我們只待四年,民主不民主,幹我底事?

【大學生身份】前言

假如人生如戲,那每人都有著多重角色,以維持無數個同時運作的劇場。每個角色之間會有交疊,亦有差別;有若干權利,亦有若干責任。而大學生作為一種你將要處理的新角色或身份,若是憑空想像定必難以掌握。故此,我們希望分享自身以及過去眾多大學生所得,令你能有所依據去摸索大學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