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當我們撞上了……牛棚 文藝, 07年3月號 文藝 當我們撞上了……牛棚 文:卡 週末週日的節目可以是行街睇戲食飯訓覺,但大概不會是逛藝術館吧。 從來算不上是藝術展覽的常客,行美術館應該比行花市更少(也許不能怪我,香港又有幾個美術館?)。以前在中學會考讀美術,兩年下來,對於「美術是什麼」其實都只不過有一個模糊概念,最多不過老師偶然帶我們去看一些小型畫展,吸收有限。一直都認為生活裡應該多一些藝術原素,但一直沒有實踐,原因很簡單:因為怕悶怕睇唔明。 這個星期日下午,難得有朋友特地陪我,才到牛棚看了新開張的「撞」藝展。 好像才有一點對得住自己的承諾。 這個「撞」藝展,如主題所言,是一班藝術工作者「撞」在一起的成品。展覽室規模迷你,一共展出九位參展藝術家的在零六零七年的作品。這裡介紹其中幾件作品: 冼影雪 作品名稱:我認識的人——系列畫作 鮮艷醒目的一系列塑膠彩作品,十分搶眼。一共五件畫作上,作者畫了十數個她所認識的人的側面輪廓剪影,驟眼看來每一個都一樣,細看卻能分別到一點點的不同。這個作品大概亦是最容易引起思考的:我們認識的身邊的一張又一張臉,有幾多放進了腦海裡?在腦海中又會有什麼樣的顏色、什麼樣的大小、佔那一個角落? 向來最不喜歡這樣顏色過份奪目的畫,但這些顏色在這裡又無疑是最合適的表達工具;但讓我不明白的,反而是在為什麼畫上的人影都是平面的,作者有意的省略了深度,但難度我們對於認識的人的記憶,便只有兩個維度? 謝諾麟 作品名稱:…日夜…(5) 在一眾靜態展品中,謝諾麟的錄影作品就特別注目。全長九分鐘的錄影,一個看不見樣貌的人影在黑色樓梯上上落落。作者自己寫到:「『日』與『夜』在我們生活中不斷重複,但每一天都是不同。就算每一天都做著相同的事情,都不會有完全相同的一天,總會有一點點不同的細節。」,奇怪的是作品帶出的感覺卻迥然不同。影片中的人愈走愈慢,腳步也愈來愈沉重,愈走不出日夜重重覆覆的苦悶。如果要說「一天只有一次,要珍惜每一天」這些,又似乎太陳腔濫調了。作者有意去留神觀察主角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體驗每一個微小的差異,可是我覺得這樣只會愈看愈倦,只想問:如果能欣賞到重覆中的不同,我們真會快樂一些嗎? 周凱兒 作品名稱:被動暴力 讓我感受至深的是這一組七幅的作品passive aggression。白畫版上七張帶著痛苦和怯懼的臉孔,顏料流瀉卻又使人看不清臉孔上的表情,加起來的效果很令人震撼。作者自己寫的介紹耐人尋味:「人內心及與生俱來的暴力傾向,被扭曲成一種被動的暴力。…他沒有真正使用暴力…所以他沒有爭取甚麼…」這種隱形的痛苦,堆積到一個程度,才會浮到表面讓人人都能看到。即使最開朗的人也會有其陰沈消極的一面,這樣直接有力的描寫我們心中的情緒,大概是比較能勾起觀眾的共鳴吧。 後記: 牛棚是香港少有的一個藝術展覽場館,供本地藝術家定期舉辦各類型展覽。不過要支持推廣本地的藝術創作,牛棚的力量則恐怕遠遠不夠。因為展覽的規模所限,感覺根本沒有讓參展的藝術家發揮個夠;而就筆者參觀時在牛棚兩個展室逗留一個多小時所見,即使是星期日的下午,來參觀的人恐怕沒有十個。先不管營運資金這些比較實在的問題,作為一個藝術家,沒有捧場的觀眾,只怕要繼續努力下去的動機也會小得多。 這一次牛棚展覽的作品沒有給人藝術是高深莫測的印象,每一件的主題都是直接而不做作的,看的人容易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有所感受。或者藝術不一定要特別深奧難明,更不應該只有一年一度的參與。有時間的話,少去一次唱k,已經夠支持本地藝術創作。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二 × 八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