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文:交叉嘴

政府早前建議修訂《馬鞍山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擬將七幅土地改劃作住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由於改劃項目貼近郊野公園,而且將拆卸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馬鞍山村及部分礦場遺址,因此引起廣大爭議,更收到 7,286 份申述及意見,當中逾  99% 反對改劃。城規會終決定暫不通過改劃中較具爭議性的私人住宅發展項目(G 項目),雖然村民暫時可以保住家園,但其餘六幅土地改劃全部獲通過,仍對附近的自然環境、歷史遺址乃至部分村民的生活產生顯著且不可扭轉的影響,村民亦擔心發展商將再次入侵家園。而改劃更反映了更深層的問題——政府對身為持份者的村民缺乏尊重, 城規程序充處處斥著不公。

現時已獲通過的改劃項目帶來的影響

馬鞍山村關注組成員阿康與阿軒接受本報訪問,指出現時獲通過的六幅土地改劃項目,將從不同方面破壞自然環境、馬鞍山礦場的歷史文化價值與影響村民生活。

破壞自然生態與鄉郊環境

全部被改劃的綠化帶與郊野公園相連,例如公營房屋項目樓高 225 米,距離郊野公園邊界只有 35 米,項目 F 的估計工程範圍更與邊界重疊。綠化帶本為城市發展地區與郊區的緩衝區,發展綠化帶令其失去緩衝價值,「換言之城市嘅發展已經入侵咗大自然」,不少環團亦擔心計劃將立下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的先例,令日後發展商對郊野公園的蠶食更為容易。

關注組成員指出,生態價值的高低並非由以郊野公園的界線劃分,例如信義新村附近的項目接近「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SSSI設立的原意為加強郊野公園外的生態保護,提醒政府部門在發展時慎重考慮該區與附近的環境保護的問題。馬鞍山該位置有特殊灌木林,孕育著不少野生動物,以及特殊甚或稀有植物,發展該地區將破壞動植物的棲息地,破壞馬鞍山的特殊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然而,政府的生態影響評估卻低估了計劃對自然生態的影 響,皆因政府將自然生態不受影響或受輕微影響的地段,與生態嚴重受影響的地段一同評估,製造「影響輕微」的平均值。另外,政府推出了不同緩解措施,例如砍伐大量樹木後,在另一處種植相同數量的樹。然而,這並不能補償砍伐樹木對生態帶來的影響,「(砍樹)摧毀嘅係一個樹林,唔係獨立幾棵樹」,樹林內的灌木、菌類植物、土壤、物種所構成的生態系統,被移除後將對周遭環境產生巨大的破壞。

除此以外,附近一帶吸引了不少市民行山、散步、放狗,其中熱門路線包括沿馬鞍山村路上山,村路更是前往馬鞍山郊野公園的主要通道。工程期間可預見帶來噪音、空氣等污染,大幅天然山坡與樹木將被削走,影響景觀。隨著發展一步步落實,自然的鄉郊、山區環境將變成市鎮,市民將失去一個休憩享樂的空間。

漠視馬鞍山礦場的歷史文化價值

110 ML 礦洞外牆(二級歷史評級建築)緊貼項目 D、E 的工程地盤範圍,而選礦廠(三級歷史建築)中的支柱可能受道路改善工程影響而被拆卸。雖然政府表明部分路段架空經過構件之上,但馬鞍山山體曾因採礦而被挖空及爆破,或導致地質結構不穩固,工程期間的挖掘、打樁可能影響古蹟結構,如導致礦洞倒塌。

工程範圍周遭亦有不少與採礦工程有關的建築,如供電房、化驗室、電車維修房和輸送帶支柱等,仍具有一定歷史價值,是否將會受到影響仍是未知之數。而根據長春社的考察[1],附近一帶荒廢多時,有不少歷史建築物尚未被發掘、研究,發展將妨礙這些建築的研究與保育,破壞古蹟的完整性。

另外,關注組成員強調,歷史保育不應限於建築保育,例如現時仍然運作的馬鞍山村村巴是從以前礦場員工的交通車演變而成,「村巴嘅存在本身就係活生生嘅歷史見證」。為了配合房屋發展,政府擬在村巴的路線上納入公共交通服務,自負盈虧的村巴可能遭取締或取消,無法傳承礦場歷史。

破壞村民舒適安寧生活

信義新村緊鄰將改作房屋用地,附近十多戶村民的生活環境將受破壞,將近 60 歲、從小生活在村內的達叔便是其中之一。達叔的爺爺是名國民黨軍官,在國共內戰期間走難下來香港,輾轉來到馬鞍山定居。他的父親跟朋友一手一腳將山坡夷平,在自己砌成的平台上建屋,成為了達叔一家生活的地方,「成條村都係靠自己,政府冇幫過我哋。」整個山頭當年是達叔與朋友玩樂、成長的地方,而村民間的關係十分和諧,一呼百應。雖然他現已搬到山下的公屋居住,但仍視這裏為老家,經常走上來修葺一下木屋、清除雜草、打理自己種的葡萄樹與木瓜樹、美化周遭的環境,又或坐在屋前放空思想,百無聊賴,優哉游哉,「外出漂泊左幾十年,依家定喺度,唔會想走或者想上樓,大家係度大,好有歸屬感。」

同樣地,很多村民喜歡馬鞍山村清幽的居住環境,並珍惜當地的文化,即使部分村民已因工作關係遷出,最近亦有不少村民搬返村內居住,或有意於退休後遷回。不過,這裏的生活環境將被破壞——工程地盤就在他們隔壁。根據工程圖則,地盤的界線座落在達叔另外自建的兩間木屋之間,因此木屋與後面一大片耕地將被剷平。不過,更大的問題是工程所帶來的環境與噪音污染,可預見的是樹木被砍掉,打樁聲、電鑽聲、飛揚的塵土令原有的舒適環境不再,影響村內十多戶村民。而三棟樓宇和其他社區設施更被建在村民家的隔壁,可預見不久將來,原本清幽的山林也將變成繁忙的市鎮,達叔只能表示:「將來會好嘈,環境變晒,都冇得諗將來㗎啦。」除此以外,由於沒有水喉供應食水,村民直到現在都是「食山水」,而附近工程可能將村民賴以生活的水源引流到其他地方,或產生污染,影響食水質素。

另外,現年 50 多歲的林生與表嫂楊太的祖屋座落在項目 F(貯水設施)的工程範圍內,使他們與家人可能面臨迫遷的威脅。他們的爺爺從內地走難過來落地生根,而他們從小在此長大,直到現在仍在屋內居住,不時會打理爺爺留下的樹木。他們與鄰居是從小到大一起玩樂的朋友,大家平常守望相助,家門長開,過時過節又會聚在一起吃盆菜。他們擔心若被迫遷將難以習慣城市中的生活,包括要適應新的鄰居、生活空間大幅縮小,而他們失去的將不僅是一間屋、一片用來 休憩和種植的空地,而是一個充滿回憶與感情的家,「我哋住咗咁多年,點賠償到?」林生表示,他們三代人在此生活,整個馬鞍山都是她與家人的回憶,「就算我唔再喺度生活,都唔想呢度嘅一草一木有唔好嘅改變。」

起公屋住,唔係幾好咩?

這次改劃不但破壞環境生態、歷史文化遺跡與村民生活,工程與時間成本更是相當高。發展一個山頭,需鋪建昂貴的環保排污系統和電纜,以及進行土地平整工程。再者,以前採礦時的爆破、挖掘導致山的內部有很多地方都是空的,有機會造成水土流失與山泥傾瀉,因此需要花更多成本進行勘測。

「棄棕保綠」似乎已是廣大市民的共識,去年發展局回應「土地大辯論」報告時,更承諾不會尋求改變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土地用途 [2],那麼政府現在到底為何仍要不計成本效益發展此地?面對有關選址的質疑,政府僅表示在郊野公園界線外起樓「沒有無法克服的技術困難」,無視了巨大的成本與其帶來的破壞。

地產商或成最大贏家

現時私人住宅項目(項目G)未獲通過,半山村村民暫時不用面臨滅村迫遷危機,但不少村民擔心項目捲土重來。馬鞍山村關注組成員認為,城規會取消項目 G 的官方原因缺乏說服力,即考慮到馬鞍山的鐵礦歷史,以及項目鄰近郊野公園。然而,獲通過的其他項目同樣鄰近郊野公園,例如公營房屋項目距離郊野公園只有 35 米,更接近「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生態價值不比項目 G 一帶的半山村低。

根據長春社,發展商新鴻基在 90 年代已經收購了山上溫家村礦場遺址一帶的土地, 2005 年獲城規會批准興建 180 棟獨立屋,佔地達 127 萬平方尺,但條件為興建基建以及整修、擴闊連接豪宅的馬鞍山村路,而新鴻基一直未有動工。2008 年 10 月,政府就馬鞍山村路的改善工程刊憲,預期於一年後動工,但實際上工程一直沒有進行 [3]。

直至政府這次推出綠化帶改劃,馬鞍山村路改善工程再次連同其他住宅、配套項目被推出,道路改善工程中當中近兩公里的路段正屬條件中新鴻基需改善的部分,這無疑變相以公帑為私人發展商埋單。連接山腳、上下半山與山頂豪宅的村路現將由政府代為擴寬,加上附近獲通過的排污、水務設施、學校等項目沒有因應私人住宅項目未獲通過而做出任何修訂,不禁令人懷疑這些配套與基建發展的落成,有為私人發展商鋪路之嫌,或加快新鴻基山頂溫家村低密度住宅項目落實,亦令村民擔心這次未獲通過的私人住宅項目可能會捲土重來。

面對利益輸送的指控,政府在會議上回應表示不會否定任何發展可能會造成「界外利益」,否則香港的建設便無法進行。關注組成員聽聞後表示這是幾日開會期間聽過的其中一句最「精景」的話,「合理化政府同商家嘅關係」。有工程師則認為,政府應該收回修路成本。

改劃爭議背後:政府在城市規劃上的獨斷專行

交流變 「 通知 」

關注組成員透露,規劃署在 2020 年 7 月期間召開了交流會,但成員與村民稱之為「通知會」或「知會會」,因為會議期間官員並沒有給予村民發表意見或提出疑問的機會。第二次的交流會在 10 月尾舉行,村民雖然獲准提出問題,卻甚至連形式上的交流也算不上,「派紙仔畀你寫問題,再揼落個箱入面,講完 45 分鐘剩返少少時間,就用嚟抽問題,官員可以揀答唔答,或者 hea 答,又唔俾你追問㗎喎。」例如,有村民提出項目對生態價值的影響,官員僅表示郊野公園並沒有納入發展範圍內,只涵蓋了郊野公園的邊陲地帶。如此問非所答的回應,令村民決定再次召開交流會,向規劃署官員問個清楚。在自行找到場地後,向官員發出了邀請,最後官員卻以疫情為由全部缺席。

而所謂公眾諮詢期不但只有短短兩個月,更在 10 月中第二次交流會之前已經開始,大部分村民根本不清楚計劃的內容與申述的程序。關注組、村民、區議員與其他相關組織在了解改劃的爭議之處與申述程序後,連日在馬鞍山擺設街站向居民講解改劃細節,並收集市民聯署與申述書。

城規會會議上被動的持份者

諮詢期完結後,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在 2021 年 7 月召開了聆聽會議,討論修訂項目及申述內容,包括是否應申述內容作出建議修訂。期間,城規會委員對庶民聲音缺乏尊重(詳情參見中大學生報 2021 年 7 月 10 日網上報導《【馬鞍山村改劃聆聽會】馬鞍山村關注組訴滅村心聲 城規會成員屢次打斷:沒有質素、沒有意義的發言》),更甚的是,有關改劃的調查報告錯漏百出,包括在調查報告中並沒有提及馬鞍山村常出現的野生品種果子狸,長春社更發現礦洞外牆(二級歷史建築)並未被納入工程圖則內,懷疑評估出現遺漏 [4]。然而,關注組成員指出申述人不能質詢或回應規劃專員在發言或報告上的錯漏,只能在 10 分鐘的申述時間內提出疑問,但規劃專員卻毋需回答,而只需回應城規會委員的提問。

除此以外,城規會委員過往曾被指控缺乏代表性,並且權力過大。城規會為《城市規劃條例》下設立的委員會,處理規劃許可申請和修訂圖則申請,委員由行政長官委任。城規會稱視公眾諮詢為規劃程序的重要一環 [5],卻在過往不少發展項目上一意孤行,漠視廣大市民意見,以各種行政手段阻止公眾參與,引起不少爭議。這些手段包括:將旁聽室由會議場地隔壁搬至十多層樓以下,以阻止受有關項目影響的居民對委員作出抗議 [6]、限制申述人只有 10 分鐘發言時間。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 2021 年的《施政報告》中,建議「精簡」城規發展程序,有些評論甚至提出「精簡」公眾參與、加快環境影響評估、「簡化」城規會聆訊親身申述 [7],公眾參與土地資源分配的空間可能進一步被收窄。「依家嘅程序比起以前已經簡化咗,縮窄到諮詢嘅機會、發表意見嘅渠道、準備嘅時間都好不足,再簡化會不堪設想」這次城規會的聆聽會上,關注組成員尚可在短暫的申述時間裏, 將村民的聲音帶到城規會委員面前,「但將來可能連呢個過程都 skip 咗」。

結語:好 X 鍾意呢個地方?

「好多香港市民會認為,一個地區發生嘅事,係好個別嘅事件,但香港每個部分發生嘅事情,同每個香港人嘅生活、環境都息息相關,係環環相扣嘅」馬鞍山綠化帶的改劃項目,代表的可能是未來更多對郊野公園、綠化地的入侵,將屬於香港市民的公共空間奪走,甚至私有化,關注組成員阿康表示:「呢啲唔係『他區』嘅事情,希望大家多啲關注自己享用緊嘅地方。」

「滅村、迫遷每一日都發生緊,唔會因為一個規劃被成功推翻,就可以令政府喺城市規劃上嘅不足有所改善。」在新聞機構不斷被打壓,加上政府開放的討論空間越來越少、門檻越來越高之下,成員阿軒希望香港人主動關注本地不同議題:「如果連香港嘅歷史、發生緊咩事都唔知嘅話,又談何『好鍾意呢個地方』呢?」

[1] 長春社(2020-12-16)。改劃馬鞍山綠化帶,睇漏曬啲古蹟!。獨立媒體。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9605
[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19-2月2-)日。發展局局長在回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02/20/P2019022000884.htm
[3] 長春社(2020-12-17)。【改劃馬鞍山綠化帶,新鴻基或成最大贏家】。長春社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ahk1968/photos/a.124866861163/10160790139556164
[4] 明報(2020-12-17)。馬鞍山改劃綠化地圖則未納二級建築。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01217/s00002/1608144610723/%E9%A6%AC%E9%9E%8D%E5%B1%B1%E6%94%B9%E5%8A%83%E7%B6%A0%E5%8C%96%E5%9C%B0-%E5%9C%96%E5%89%87%E6%9C%AA%E7%B4%8D%E4%BA%8C%E7%B4%9A%E5%BB%BA%E7%AF%89
[5] 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新聞公報(2002-7-3)。立法會第十三題:城規會諮詢公眾程序
[6] 文己翎(2014-12-16)。【城規會系列】利東街變囍匯 政治高於規劃。獨立媒體。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29633
[7] 大公報(2021-10-1)。多管齊下/簡化城規程序 加快用地供應。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1001/638294.html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