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大性/別關注組

早前 Facebook 專頁 CUHK Secrets 一則有關跨性別同學希望住宿,並入住其認可性別的樓層,引起激烈討論。有女性提出對自身安全感到擔憂,必須「保障女性」,亦有支持該跨性別同學的網民指出反對其入住的原因在於性別二元 (gender binary) 的過時思維。香港年輕一代或認為自己現時生活空間已有性別平等,對同性戀 (homosexuality) 持開放態度,但這種平等似乎只屬於男/女同性戀者。縱使《大叔的愛》改善了社會上對於同性戀者的觀感,大部分人卻無視了其他性/別群體:如無性戀 (asexuality)、泛性戀 (pansexuality) 等。主流媒體更經常將跨性別群體妖魔化。在大眾不了解 (甚至排斥) 跨性別的環境下,跨性別同學比其他學生更難融入校園生活,大學政策上和空間規劃上亦大多忽視了 TA 們的需求。

住宿困難重重

由於向校方主動公開跨性別身份的學生不多,中大並沒有專為跨性別學生設計指引供部門及書院參考。當有未轉換身分證上性別的跨性別同學申請宿位,不同書院或因欠缺統一政策和硬件而未能安排 TA 們入住所認同性別的樓層或宿舍,行政職員更有可能欠缺相關知識而令情況更惡劣——只按照其身分證上的性別分配宿位,忽視其實際需求。

任職醫生的 Zephyrus 早前在中大性/別關注組 (下稱「性關組」) 及跨青時刻 (Quarks) 合辦的活動中分享就讀大學時的經驗:指在出示相關證明文件後,得到當時醫學院宿舍舍監許可,獲准入住其認可性別樓層的單人房。Zephyrus 表示社會及大學往往較重視醫學院的發展,希望其他書院能借鏡其宿舍的經驗。

跨性別難以融入主流宿舍文化

除政策不便跨性別同學住宿外,Quarks 另一位成員 Liam 進一步點出宿舍文化以異性戀及順性別群體為中心,非跟從異性戀規範的同學往往被排斥,甚至遭歧視。「宿舍迎新仍然係要問你 A 幾」,這是假設各位新生必然是順性別,亦假設大家必然會結交異性朋友作為伴侶。筆者更曾遇過某大學宿舍迎新活動,要求男性新生在指定日子內約會一位女性新生,並必須以合照作為證據。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講師黃鈺螢博士 (Sonia Wong) 在上年接受性關組訪問時指出,這一系列建基於性別刻板印象的迎新活動「不單反映了迎新文化本身存在的問題,更是社會整體性文化的縮影」,亦可以理解為香港性教育的失敗 [1]。

Liam 補充「我哋都係二元跨性別,但個氛圍令到非性別

二元嘅我哋係冇得揀」[2],跨性別同學選擇住宿時,即使提供醫生證明,入住其認可性別樓層,仍要應對其他宿生對其「審視」。「你會因為你嘅言行舉止或外表唔合乎佢哋想像中嘅性別而受到騷擾同排斥。」Quarks 另一位 Ming 更點出「我哋唔係唔配合大家,但似乎大眾總係假設我哋入侵佢哋嘅空間。」

重點在於室友間配合 以及「有得揀」

Quarks 成員們認為營造性別友善的空間並不困難,CUHK Secrets 上曾有網民提出不同方案容納跨性別群體。Liam 認為,現時大專院校宿舍個人私隱空間並不足夠,室友要在細小的房間一起生活,維持一套能互相配合的生活方式,或可減少室友對跨性別同學同住的憂慮和衝突。Zephyrus 則認為每個跨性別個體的需要和情況都不同,大學應提供不同住宿方案供 TA 們選擇,如正在進行真實生活體驗 (real life experience)[3] 但未接受性別重置手術 (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的跨仔在提供醫生證明下,可選擇入住宿舍男層。

性別友善的空間規劃

大學校園的空間設計往往都忽視不同性別群體的需要,除學生宿舍,傳統男女二分的如廁空間也困擾著跨性別同學。雖然港大和中大現時均在校園提供「性別友善洗手間」(又稱「無性別廁所」),但數量極少,地點偏僻,設計上只是稍為將無障礙廁所改裝,不少學生只當作殘廁使用。黃怡菁早年在台大意識報描述理想的性別友善廁所並不是單單在傳統男女廁所外加設第三種廁所,而是「任何(性別的)人皆能舒適安心如廁的空間」[4]。台灣已有不少大學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台灣大學更有參考手冊,提供不同設計方案予新舊建築物 [5]。

近年,台灣大學構想建立性別友善宿舍,學生可選擇入住單一性別樓層,或不分性別樓層 [5]。Quarks成員們亦認為在香港設立性別友善樓層是較為可行的做法,建議大學宿舍可試推行混宿樓層,校方只需改建廁所及浴室完整間隔,增加防偷拍設備 (如反偷拍燈光) [4],便能保障不同使用者安全和私隱。

「大家理唔理解跨性別好重要」

性/別議題在香港往往是被邊緣化的議題,提起跨性別,普羅大眾腦海裏更只有負面形象,這些表象 (representation) 均來自對跨性別的錯誤理解。「大家理唔理解跨性別好重要」,在建立性別友善校園的過程中,Liam 認為提高大學員生的性/別意識至為重要,配合性別友善政策及空間規劃,令校園內的文化更能容納不同性/別群體。例如政策方面,提倡現時就讀中大的跨性別同學有需要時可申請報讀體育特別班,減低面對其他同學時的憂慮。只可惜,這一切的改進需要校方主動作出改變,而香港的大學大多對性別議題較為保守,跨性別學生現今仍處於被動狀態,只能盼望有一日能享用自在生活的空間。

註:
[1] Yumi (2020年8月31日) 迎新專題︱從O’Camp狂歡窺見性/別教育的失落──訪問性別研究學者Sonia Wong (https://cuhksexandgenderzh.wordpress.com/2020/08/31/campus3/)

[2] 跨性別群體內非常多元,TA們視自己為二元跨性別,渴望成為男性 (女跨男) 或女性 (男跨女),有部分跨性別人士轉換性別後,生活上貼近社會的性別規範;亦有跨性別人士為非性別二元,在轉換性別後成為同性戀者。

[3]實際生活體驗(RLE, Real-life experience),是一段讓跨性別者全天候地按照其所偏好之性別角色來生活的時間。RLE 之目的在於明確跨性別人士可以成功地以其聲稱之性別在社會中生活,並且確認其是否確定想要按照其聲稱之性別度過餘生。(實際生活體驗,Wikipedia)

[4] 黃怡菁 (2017年9月1日) 性別友善廁所介紹與台大的推行現況(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_26.html)

[5] 詳情可參考台灣大學的性別友善廁所設置準則參考手冊 (Handbook for All Gender Restroom)

[6] 台大:25棟建物性別友善廁所 宿舍將有混宿樓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4126018)

中大性/別關注組係咩嚟?

中大性/別關注組一直致力為中大人提供了解、討論性/別議題的平台,推動校園性/別友善政策,並建立多元性/別的支援網絡,以期在校園內外推動性/別平等,促進香港成為更性/別友善的地方。

過去一年,我們一方面繼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不同性/別文化、歷史與議題知識,也舉行了多次線上電影放映會及真人圖書館活動,並定期舉辦線上聊天會,鼓勵大學生與多元性/別朋友發聲,交流對不同性/別議題的心得和故事。

我們更進一步拓展線下工作,除了發起中大彩虹快閃行動外,亦在校內餐廳放置教育展板,希望將性/別平等的意識帶入校園不同角落。我們嘗試在校外發掘不同空間,包括與校內友好團體及性/別店舖合作,舉辦正向月事相關工作坊,讓中大人在校內外都能了解更多性/別事。

多元性/別作為校內及社會的小眾,固然是我們關切的對象,但我們相信要推動整體性/別友善,必須要關注一切基於性別或性傾向而生的不平等現象,當中除了婦女,還包涵勞工、少數族裔,以及更多不能盡數,卻與性/別緊緊交織的群體。

想推動你留意緊嘅性別議題? 想認識更多志同道合嘅朋友? 中大性/別關注組將於十月進行兩次傾莊,等你哋加入呀!詳情可留意性關組嘅Facebook page (sgcgcuhk) 同埋 Instagram (cuhksexandgender)。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