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正男

在反送中抗爭中,香港人開始關心不同國家的反政府抗爭,但往往關注點集中在比較反送中和當地示威,找一些與香港共通的示威手法,正如西巴布亞之所以進入港人視野,除了因為西巴布亞人勇武抗爭,也有《緊急法》在港討論得熱烈之際,印尼政府為我們示範到底禁網是怎樣的一回事。但一個為反殖鬥爭死去數十萬人的民族,我們是否應該在我們關心的現象以外,認真進入他們的歷史脈絡,了解一下這 個小島發生的起義史?

全球殖民浪潮與非殖化 1700s-1901


二戰前,新畿內亞島被瓜分成為三個國家的殖民地。
橙:荷蘭、紅:英國、黑:德國

或許一切可以由西巴布亞的地理和歷史說起。西巴布亞地區位於印尼東部的新幾內亞島西面,「巴布亞」原本是的意思是「晨光下的島嶼」。西巴布亞面積有140,375 平方公里(相等於 110 個香港),人口約有 87 萬人,主要由美拉尼西亞人(Melanesian)和巴布亞人(Papuans)組成。有一半人口篤信新教,另有約四成人是穆斯林。西巴布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如天然氣、銅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坑格拉斯伯礦場的所在地,加上風景怡人和有不同的岩洞,西巴布亞的旅遊業也十分發達。

在歷史上,早在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曾經有關於西巴布亞的記載。直到 1660 年,荷蘭東印度承認了蒂多雷蘇丹國(Kesultanan Tidore)擁有整個新畿內亞的主權。及後英國、荷蘭、德國都嘗試在西巴布亞建立殖民點但不太成功,不過荷蘭最終還是在 1898 年開始殖民西巴布亞。而在二戰之前,整個新畿內亞分為西部,東北和東南三部分,分別為荷蘭、德國和英國殖民地,戰後東北、東南交由澳洲接管,後來整個東部在 1975 年獨立,即巴布亞新畿內亞獨立國(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但西巴布亞的命運卻非一帆風順。

失落的公投與再殖民1901-69

荷蘭人在殖民印尼期間,一直壓制原住民聲音,禁止他們的集會自由。另一邊廂,在 1901 年至 45 年,荷蘭推行了新殖民政策(Ethische Politiek),強調要文明教化當地人和改善他們的生活。結果印尼知識分子在接觸到歐洲民族主義浪潮和現代化下,出現民族覺醒,反抗荷蘭的運動隨之展開。在二戰結束後,印尼民族主義者馬上宣告獨立宣言,並聲言新畿內亞島也是印尼的一部分,及後印尼和荷蘭持續了 四年的戰爭,直至 1949 年,荷蘭承認印尼對東印度群島的主權但不包括整個新畿內亞。在整個 50 年代,荷蘭人為防止印尼人吞併西巴布亞,於是提高他們的國民教育和民族認同,為獨立作準備。甚至在 1961 年,西巴布亞舉行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了國旗、國歌、國徽, 但 1961 年 12 月,印尼軍方發動特里科拉行動 (Operation Trikora)突襲西巴布亞,及後印尼和荷蘭展開了一輪談判,因為美國擔心印尼會尋求蘇聯協助,最終失去東南亞的盟友,而要求荷蘭讓步,最終印尼在 1962 年 8 月簽訂了《紐約協定》,將西巴布亞暫交聯合國管治,並承諾往後會以西巴布亞的共識為基礎,在 1969 年會作「Act of Free Choice」公投,決定西巴布亞命運。

在 1963 年,聯合國已經將西巴布亞交由印尼管治,接著幾年,西巴布亞人和印尼有持續衝突,印尼軍隊殺害和監禁數千名的西巴布亞人。在 1969 年原定舉行公投日子時,印尼政府竟然指西巴布亞人太「落後」,不適合民主而否決全民公投,在一百萬西巴布亞人中印尼軍方只挑選了 1026 名代表,賄賂他們,同時威脅他們如果投錯票將會殺死他們的家人,結果所有人都一致贊成保留西巴布亞作為印尼的一部分。而聯合國儘管有監察員目睹這一切,但在美國和澳洲的推動下,聯合國在表決中竟有 84 個成員國贊成承認這一結果(另有30個成員國棄權),最終通過決議承認公投。

事實上,印尼對西巴布亞更有著赤裸裸的經濟剝削。前文說過,西巴布亞擁有全世界豐富金礦資源。1967 年美國採礦公司費利浦公司(Freeport Sulphur)得到西巴布亞礦物開採權,而美國是促成 1969 年的「公投」(Act of Free Choice)的主要力量。印尼也藉抽取採礦公司稅收得到鉅額利潤,美印利益輸送關係不言而喻。而費利浦公司後來一直有向印尼軍方支付鉅款以尋求保護,殺害試圖破壞採礦的西巴布亞人,最終大量的開發不僅侵害到西巴布亞人的自然資產,他們的生活環境也受到嚴重破壞,採礦公司在河流傾倒廢料,每日會有 23 萬噸礦渣倒進河流。與此同時,印尼政府容忍木材公司任意在西巴布亞伐林,最高峰時期西巴布亞每年有 30 萬公頃森林被砍伐。雖然西巴布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居住在這裏的人民卻是全球最貧窮的人口之一。

屠殺與反抗1969-2019

在面對印尼政府的殖民壓迫下,自由巴布亞運動(Organisasi Papua Merdeka)誕生,他們主張西巴布亞自決,反對印尼政府的種族歧視和殖民壓迫。1971 年,OPM 宣布西巴布亞共和國成立,並起草了憲法。OPM 和印尼政府長達數十年的衝突由此展開。當中 OPM 會運用不同手段要求獨立。他們曾經多次破壞費利浦公司,燒毀他們的倉庫、通訊設備和切斷燃料管道。另外,他們在西巴布亞地區作游擊戰,這也是為何費利浦公司要向印尼軍方付錢尋求保護的原因。甚至在 1996 年他們曾經綁架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人員。武力手段以外,OPM 也有作外交游說,例如在 1982 年就成立外交組織,希望可以在聯合國申述西巴布亞狀況,和積極爭取南太平洋諸國支持。

在印尼獨裁者蘇哈托的鐵腕統治下,西巴布亞幾乎遭到種族滅絕。印尼軍隊在 1969 年起,就不斷殺害西巴布亞土著、甚至發動空襲燒毀他們的村莊,死亡人數多達15 – 40萬。其中一個例子就在 1998 年,印尼軍隊將 200 人圍捕,然後裝上船隻出海再拋落海。性暴力也是常用的手段,1999 年曾有一份上呈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印尼軍方經常以強姦作為酷刑和恐嚇的手段。

殖民壓迫沒有隨蘇哈托 1998 年垮台而停止,雖然有短暫的政治開放,2000 年西巴布亞舉行了代表大會,公開申明拒絕 1969 年公投結果,但在印尼政府擔心分裂下,印尼軍隊馬上介入,有人因為升起西巴布亞國旗而被槍殺,在 2001 年,西巴布亞領袖埃魯瓦伊(Theys Eluay)被印尼軍方暗殺。政治犯在西巴布亞也變得極 為常見,2004 年,社會運動者尤薩克帕基奇(Yusak Package)就因為升晨星旗而被判監十年。印尼政府為逃避國際監察,甚至驅逐記者和 NGO,2010 年國際紅十字會被驅逐,2012 年,國際和平旅團(Peace Brigades International)被逐出境外,此外國際特赦組織也不得進入西巴布亞地區觀察。

再起﹕2019起義

西巴布亞和印尼的抗爭持續了數十年,仇恨的螺旋也愈鑽愈深,去年 12 月 5 日就有 31 名建築工人被槍殺,及後西巴布亞解放軍(The West Papuan liberation army)承認責任,但指出那些不是公路工人,而是印尼軍隊(但至今真相仍未有定案)。今年,8 月15 日是簽訂《紐約協定》的 57 周年,在印尼不同城市都有西巴布亞人舉行示威活動,但均被印尼政府武力鎮壓。8 月 16 日印尼獨立日,印尼警方聲稱有學生破壞印尼國旗,結果學生被警察拘留,當地的印尼民族主義者和官員甚至用「猴子」形容西巴布亞人。結果在8月19日開始,西巴布亞示威終於爆發。

A Papuan student holds a poster saying 'I'm Not Monkey' during a protest in Jakarta.
西巴布亞示威者高舉標語,反對種族歧視。(圖片來源﹕ABC News)

西巴布亞人在 8 月 19 日集結在西巴布亞首府,他們舉著晨星旗,和防暴警察對抗,甚至焚燒議會大樓和破壞其他政府建築物。印尼政府也增派 1200 名警察和派出 300 名士兵;在 8 月 22 日,印尼政府以「加快回復市面安全」為由,封鎖西巴布亞和周邊地區的網絡通訊,但即使如此,西巴布亞人仍然在翌日成功發起一個近 萬人遊行,抗議印尼軍方暴力鎮壓和要求自決。

那麼南太平洋諸國是怎樣看待西巴布亞目前狀況?印尼為阻止西巴布亞獨立得到各國支持,一方面對多國作親善外交,同時加入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目的是阻止西巴布亞被聯合國列為「非自治領土」名單,更不斷努力以貿易、援助提高自身戰略地位以換取各國支持印尼對西巴布亞主權,結果在 8 月的圖瓦盧會議中,因為印尼是太平洋中的強權,太平洋各島國為討好印尼,均確認印尼擁有西巴布亞主 權。

國際格局雖看似無情,但不是所有的南太平洋群島人也漠視西巴布亞的處境。印尼大學生反對政府推出的刑法法案,法案內容包括禁止墮胎、侮辱國家元首、非婚性行為、非婚同居, 並在 9 月爆發示威,焚燒國會大樓,示威中也有反對印尼鎮壓西巴布亞,要求停止印尼政府的軍國統治。與此同時,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也有人到印尼領事館抗議,譴責印尼政府血腥鎮壓。

印尼的高壓和弧立、大國的背叛、一切都看似是舉步維艱,但正如自由西巴布亞運動領袖本尼 · 文達(Benny Wenda)所說:「現在西巴布亞的情況愈來愈壞,這是下一個東帝汶。一切都只是開始,印尼已經增派 16,000 兵力和與民族主義民兵勾結。到底世界還要默不作聲看著我們像動物被人殺掉到何時?五十七年了,已經受夠了!」

後記﹕

回想初做資料搜集時,被西巴布亞的歷史和抗爭史震驚。竟然有一個地方被種族滅絕,國際孤立,仍然有持續五十七年的反抗,這個故事定有值得大家學習、反思的地方。我們在外國找一些共通點,感到親切和鼓舞,固然這可以作為關心國際的起點,但如果能再進一步考察歷史脈絡,得著可能更多。

正如,西巴布亞不正是大國政治的悲劇嗎?當然我們不反對國際上弱勢尋求國際政府援助, 但西巴布亞正好說明大國在利益和現實面前是如何被出賣。回到香港,國際援助是重要一環,但把希望全盤投放在某大國之中,又是否明智?

延伸閱讀:


Freedom in Entangled Worlds: West Papua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Global Power (2012)
這部人類學著作以「糾纏」這個概念,跳出「西巴布亞」和「印尼」的二分框架,嘗試理解政治領袖、游擊隊、印尼政府、軍方、跨國企業、美國、聯合國在西巴布亞抗爭中複雜的權力關係。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