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色素病變,也稱夜盲症,是一種視網膜病症,其病發的原因是感光細胞發生變異,而導致患者出現夜盲、視力漸進性減退及視野收窄,而嚴重患者更可引致完全失去視力,絕對不容忽視。
人的眼睛就如一部照相機,眼球的透明晶體,就等於相機鏡頭,而眼球的視網膜相等於相機的菲林。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可接收影像刺激後,轉化為神經訊號,當大腦接收到這些信號並加以整理,即可形成我們所看見的視覺。視網膜上有兩種感光細胞,分別為錐細胞(Cones cell)和桿細胞(Rods cell)。錐細胞主要集中在視網膜的中心部位(亦稱黃斑區)負責中心視覺及分辨各種顏色;而桿細胞則分佈在黃斑區外圍,即視網膜的周邊位置,負責周邊視覺及晚間視覺。
視網膜色素上皮變性病人的桿細胞和錐細胞會相繼發生變性,而由於感光細胞受損,病人的視覺亦會因此而受損,而病人視覺受損的程度會因應感光細胞受影響的程度而定。一般而言,當桿細胞退化時,會導致夜晚或周邊視野收窄的現象,而錐細胞退化,則會影響中央視覺及導致辨色能力喪失。
可是,治療視網膜色素病變的方法一直未見有實效,直至近年有基因療法出現,並得到美國 FDA 核準作臨床應用。梁啟信教授接受港台《精靈一點》訪問,分析了這嶄新方法治療視網膜色素病變的原理和局限,並鼓勵本港的病患者致電 3943 5819 參與中大眼科所統籌的「視網膜色素病變基因測試」。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延伸內容 >
熱 門 影 片

莊金隆醫生講解甲狀腺眼病治療方案

譚智勇教授拆解白內障手術過程

梁啟信教授分析青光眼斷診及治療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