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醫生表示,你患上了「老年黃斑病變」,這是代表你中央視力將會變差,這對你的日常生活,如閱讀、使用手機、辨認面容或顏色、駕駛等,將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最壞的情況會導致永久失明。老年黃斑病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眼疾,現估計全球患病人口超過1.9億,當中的十分之一會因而永久失去視力,由於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預計至2040年,患病人數將超過2.8億。醫院管理局於2010年估計,全港每年有3,000宗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新求診個案,而現估計全港五十多萬人口患上老年黃斑病變,當中約一成屬濕性患者,其餘是乾性患者。

由於黃斑區是位於視網膜的中央,是感光神經細胞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感受顏色 (colour vision)的地方,要是黃斑區域的視網膜感光細胞一旦受到破壞,視力便可能永久受損,而且已死去的黃斑感光細胞目前是不能復原的。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較明顯的病徵表現為視力模糊、視野中心出現暗點、視物扭曲變形,甚至變色。如果出現這些徵狀,要及時向眼科專科醫生求診。小心不要混淆老年黃斑病變和白內障:白內障患者看到的整個影像都是模糊的,而老年黃斑退化患者則是看到影像中央扭曲變形及模糊不清,影像的四周卻相對清楚。

臨床上,黃斑病變還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類。

乾性黃斑病變是指黃斑區積聚代謝物,在黃斑區部下形成玻璃疣 (drusens), 並逐步引致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trophy)。約90%的患者屬於乾性黃斑退化,多數患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病徵,視力下降速度相對緩慢;但這並不代表患者可以掉以輕心,一旦病情惡化,便有可能發展為濕性黃斑退化。當黃斑感光細胞慢慢被破壞,便會逐漸影響中央視力。隨著病情發展,黃斑功能逐漸減弱,受影響眼睛的中央視力亦會逐漸喪失。而目前尚未有針對乾性黃斑退化的根治的方法。然而必需注意的是,「乾性」老年黃斑退化一旦惡化便有機會轉成「濕性」,而「濕性」老年黃斑退化是主要致盲原因。

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是由於脈絡膜血管增生(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所致,而這些增生血管往往是非常脆弱,很容易滲漏和出血。雖然只有10%的患病率,若不妥善處理,滲出物和血液聚集於黃斑區會破壞該處的感光細胞,可永久破壞視野中央位置的視力。香港濕性黃斑病變患者中,約40%至50%屬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 PCV ),因身體出現過多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蛋白質,血管增生成一團息肉狀。息肉的血管會滲出血水到黃斑區,不但影響視力,一旦息肉破裂「爆炸」,血漿和血水滲入玻璃體,令透明的玻璃體混濁,病人可於幾日內失明

醫學界早已指出血管生成素2會影響身體其他部分的血管增長,中大眼科團隊發現,血管生成素2的水平,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病徵及症狀有關聯,有望在將來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老年黃斑病變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年齡與黃斑退化關係最為密切;年紀越大,越容易患上。

研究發現,在年齡大於五十歲的群組中,患有黃斑退化的佔 1至2%;在大於七十五歲的群組中,患病率則會增加三倍以上。以往認為,西方高加索人種比中國人更易罹患老年黃斑退化。然而,近年一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五十歲及以上的中國人群組中,早期老年黃斑退化的患病率其實與白種人相約,不過白種人則較易發展成為晚期老年黃斑退化。

除年齡因素外,吸煙是最重要的後天因素。其他因素還包括長時間接觸猛烈陽光 (紫外線)、患有高飽和脂肪、高膽固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另外,家族遺傳也是一個近年備受醫學界注視的患病因素。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診斷老年黃斑病變時,除了常規的視力、眼前節檢查外,還需要放大瞳孔,用眼底鏡檢查眼底,以便確定病變的部位、範圍、性質和深度。為明確分類,有時候患者還需要做眼底螢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 FFA)和靛青綠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這兩種方法都需要經靜脈將造影劑注入血管。

另一種無創檢查是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利用雷射及光學的原理,精細地檢查視網膜,加以對黃斑區進行分析。

現在,新一代超廣角眼底拍照儀,只需0.4秒,零創傷,不散瞳即可拍攝超廣角的200度全景眼底圖。通過這儀器,可檢出黃斑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眼底腫瘤等眼疾,可靠地紀錄眼底中央及周邊影像,充份顯示血管異常或血管滲漏的狀態信息。

除了靠眼科醫生檢查外,阿姆斯勒栅格檢查也是一個快速的自我檢查黃斑病變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 把阿姆斯勒栅格放在視平線33厘米的距離,並保持光線充足,如戴眼鏡者,先佩戴近距離用的眼鏡後才檢查;

2. 先遮蓋一隻眼睛,然後以另一隻眼睛凝視栅格表中心的黑點;

3. 觀察中心黑點附近的線條有沒有變形或黑點中心有沒有出現空缺;

4. 用另一隻眼睛,重複以上1-3之步驟。

如果觀察到空缺或者扭曲,就可能是黃斑區存在問題,應盡早找眼科專科醫生作更詳細的檢查。

眼內玻璃體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是現時全球治療濕性老年黃斑退化的主流療法,其原理是通過阻斷誘導血管新生的因子 (VEGF),減少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亦可減低血管滲漏及出血。有研究顯示,發現超過 90%已接受玻璃體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的病人,視力轉趨穩定,近三分一的病人的視力更出現改善。由於病理性新生血管在治療後仍可能會重新生長,病人可能需要每個月重複接受治療,直至視力、黃斑區厚度及滲漏受控為止。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目前市面上有三種內皮生長因子抑制藥物,包括「樂舒晴」(Lucentis)、「癌思停」(Avastin)及「愛亮眼」(Eylea / Aflibercept)。其中「樂舒晴」是現時本港衛生署最先認可的治療老年黃斑病變的藥物,「癌思停」則為「非註冊標籤用途」(off label use)的癌症藥物,在本地需由註冊私家眼科醫生注射;兩者皆能有效防止因受濕性老年黃斑退化而影響的視力進一步惡化,甚至能改善已損害的視力。至於「愛亮眼」則於2011年獲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濕性老年黃斑退化,臨床研究中,眼內注射有效保存現有視力及減慢視力損失,但需要重複注射,而且不能回復那些早已在視網膜中造成的永久損害。

玻璃體腔內注射類固醇能有效減少眼內血視網膜屏障 (blood-retinal barrier, BRB) 的破壞。此操作需要在無菌和表面麻醉條件下進行,且需採取一定的防範措施,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激光光凝治療是利用激光的熱能,破壞視網膜下脆弱的新生血管,封住病變血管減退或防止其繼續增生,減低新生血管滲漏、出血及水腫。但由於激光對細胞組織的破壞是沒有選擇性,此治療方法僅適用於病變位置較遠離黃斑中心的患者個案,否則激光亦可能會傷及位於黃斑區中心的組織而造成視力缺損,影響視力。

光動力治療是一種選擇性的非傳熱激光治療,能治理及清除患者黃斑區域內的脈絡膜血管增生,從而控制病情,減慢惡化。以「光動力療法」治療老年黃斑退化的臨床研究始於1996年,但其實它早被用以治療許多其他病症,如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美國食物及藥物管制局並於2000年4月批准以「光動力療法」醫治因老年黃斑病變而引致的脈絡膜血管增生。

首先,醫生會為患者注射一些藥物作為感光劑,然後再用非熱能激光活化這些藥物,是一種頗為安全的療法。 由於老年黃斑退化會引致脈絡膜新增不正常的血管,而「光動力療法」所用的感光藥物正好協助把不正常的血管堵塞。

除了發展更新更有效的藥物外,基因治療會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和發展路向。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刺針》(The Lancet) 發表了一種創新性的基因治療眼疾法,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雖然,研究團隊現在還未能確定其長期療效,但對現階段的發現和成效,感到非常鼓舞。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對於預防老年黃斑退化,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佩戴具過濾紫外線功能的太陽眼鏡。研究發現,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導致視網膜的損傷,加重黃斑病變的發展。因此,如外出活動時,最好佩戴太陽眼鏡。

2. 健康飲食。進食含葉黃素 (例如:菠菜、南瓜、蕃茄)玉米黃素、維他命C、E的食物,少吃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有助於延緩黃斑退化。

3. 戒煙或避免吸入二手煙。吸煙令老年黃斑退化的風險增加2倍以上,且每日吸煙份量越多,風險越高。戒煙能降低風險,如戒煙超過20年,其發病風險則與非吸煙者相當。

4. 監測血壓、血脂、血糖。因為「三高」可以引起微血管的損害,從而造成黃斑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5. 定期進行檢查。醫學界建議,40 – 64歲人士最好每  1-2 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65歲以上人士最好每年檢查一次

https://youtu.be/nE2WuOpss5Y

熱 門 影 片

莊金隆醫生講解甲狀腺眼病治療方案

譚智勇教授拆解白內障手術過程

梁啟信教授分析青光眼斷診及治療新趨勢

吳兆駿醫生講解激光治療視網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