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陳曉東去年曾患上急性青光眼,令公眾留意相關病徵。不少人誤以為長者才會發病,更低估了青光眼可能致盲的風險。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陳培文醫生在 U Magazine 訪問中拆解青光眼謎團,希望大家防患於未然。
U = U Magazine / A = 醫生回答
U│青光眼患者,真的會眼睛「發青光」?
A│不。青光眼(Glaucoma)是一種視神經病變,不經意地偷走患者視力,嚴重更會導致失明,約每一百個四十歲以上成人,大概有三至四個患上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兇手。之所以叫「青光眼」,是因為從前的青光眼病人沒有醫治,弄致眼睛出現水腫,看上去又黃又綠而得名。日本稱青光眼為「綠內障」。
U│眼睛沒痛,視力又清楚,就沒有青光眼?
A│未必。青光眼分為急性及慢性,而慢性青光眼早期病癥不明顯,發病初期病人不覺疼痛,也不覺得自己看不清楚。因為慢性青光眼通常由蠶食周邊視力開始,平日人們看東西卻倚賴中央視力,因此周邊視力缺損也往往不自知,直至病情惡化至中央視力收窄才醒覺,那時已無法逆轉了。平日接觸的個案,也以慢性青光眼較多。
U│急性青光眼有甚麼病癥?
A│若患上急性青光眼,眼壓可能在短時間內升高,令病人突然頭痛、嘔吐、視野矇朧、看東西時明顯出現彩虹光,就要立即找醫生治療。
U│青光眼有可能致盲?
A│由於視神經纖維因青光眼而造成損傷,視覺亦會受到相等程度的影響,導致永久性的視野缺損。患者若及早接受治療,視野缺損的狀況雖不能逆轉,但病況可受到控制,保住剩餘視力。如果任由青光眼的病情惡化,置之不理,可引致視野不斷收窄,最終有機會令患者永久失明。
U│青光眼一定要做手術?
A│其實很多青光眼病人發現患病時,情況不算很差,受損程度亦未至於影響日常生活。臨床觀察,大部分青光眼病人,採用眼藥水已可控制病情,副作用包括可能出現眼乾,眼紅或藥水敏感等。若青光眼受眼壓升高影響,傳統眼藥水也無法控制,則會進行手術或激光治療。
U│在漆黑環境玩手機或平板電腦,會否引發青光眼?
A│臨床曾遇過這類個案,通常與病人有特定眼睛結構,或家族病史有關。如果眼睛的房角(虹膜與角膜之間的夾角)本身較窄,在黑暗中望着很光的事物,令瞳孔在放大與不放大之間,虹膜隨之捲起,把房角收窄至某一個位,導致眼壓上升,可引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若本身有深遠視,或者家人曾患急性青光眼,也會較為擔心 (了解更多有關青光眼高危族群)。因為深遠視者,眼球較細,前房角也較窄,恐怕會因而引致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U│年輕人不會患上青光眼?
A│雖然年長者是青光眼高危族,不過也遇過二十多歲已有嚴重青光眼的個案。當時病人一見眼睛出現紅筋,就使用眼藥水,怎料眼藥水含類固醇,病人對類固醇有反應,眼壓隨之升高,視神經因受壓而永久受損,求診時已情況嚴重,結果一雙眼睛也要施手術。眼壓是青光眼重要指標,如果病人眼壓高,容易惡化得快。但是眼壓高未必等同於青光眼。相反,眼壓情況正常,視神經依然可以受損。因為不同的眼球對眼壓有不同的耐受性。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延伸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