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眼科譚智勇教授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提醒家長要留意子女有否出現先天性青光眼病徵,事實上,即使是初生嬰兒、小孩 (像訪問中的個案 Gabriel )也有機會患上青光眼,後果可以導致嚴重視力損失。
正常眼球會透過睫狀體不斷製造「前房水」以吸收養份,多餘的前房水則會穿過一個去水位(稱小樑)被排走,形成循環。但若果嬰兒和小孩小樑天生發育不良,去水位太窄,水份自然積聚在眼球内,導致眼壓上升,長期會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
小朋友不懂得「投訴」視力模糊、暈眩等輕微症狀,更難及早發現患病。譚教授指出,家長可以留意最常見的徵兆——黑眼珠(虹膜)變大。小朋友的眼睛發育未成熟、富有彈性,因此眼壓高能令眼球像被吹脹的氣球一樣,眼珠也隨之增大。如果已導致角膜水腫,小朋友會出現畏光、容易流眼淚,或眼珠變得渾濁不清。「青光眼未必會平均地影響雙眼,如果單邊眼壓高出了許多,可能會導致大小眼。」
另一難處是小朋友未必能完全配合檢查 (包括視野測試、視神經掃描、眼壓檢查等),醫生有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情況下測量眼球長度、角膜直徑、厚度等。
如何為小孩治療先天性青光眼?
譚教授形容青光眼治療就像「水利工程」,有兩大方向:開源及節流。最常進行的「開源」手術,是前房角切割術。醫生會將一把「小刀」伸入前房進行切割,重新打開小樑組織以助排水,此手術切口小於2毫米,感染風險較低。不過,小朋友新陳代謝快,切口癒合速度因人而異,統計發現每5個患者就有1位,進行3次前房角切割術後仍難以控制眼壓。「可進一步考慮做小樑切除術,在眼白上方開一個切口,再造一道活門控制排水速度。」
睫狀體激光治療是近年新興的「節流」治療方法,原理是利用穿透性激光殺死部份製水細胞,直接減少製造前房水,好處是毋須開刀,感染風險很低,治療成人青光眼的成效頗為顯著。不過,譚教授解釋:「小朋友的眼睛至少要用60年以上,長遠來説,少了部份負責提供養份的前房水,會否留下後遺症很難説。」
眼壓高亦會拉長眼球,造成深近視,尤其單邊眼睛眼壓較高的話,小朋友只用一隻眼看事物,導致弱視。譚教授建議,若有家族成員患病史,小兒應在出世後盡快接受青光眼檢查。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延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