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約有50萬人患有黃斑病變,中央視野會有不同程度的扭曲變形或出現黑點,當中央視野被遮蔽,單靠兩側視野難以閱讀、駕車、辨認容貌。當中最棘手是「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簡稱 PCV),危險之處是會在黃斑區產生息肉狀的血管,猶如血疱,若不處理,有如計時炸彈,可能隨時爆破,令視力急降。亞洲人更是此病的高危族群,約22%至50% 濕性老年黄斑病變會演變成PCV。助理教授吳兆駿醫生接受《明報》訪問,談及:「曾有病人出現徵狀後求診,但息肉狀脈絡膜在三天內已出血、爆破,視力急劇惡化,甚至有血漿、血水滲入玻璃體,令病人什麼也看不見。」這些較嚴重的情况有需要做手術,將玻璃體的瘀血清走,才可進行眼內注射治療。
「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是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一種特殊類型,表現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徵狀相似,同樣於脈絡膜有不正常血管增生,導致血管滲漏及出血,病人的中央視野同樣會出現黑點、呈扭曲狀,故一般臨牀眼科檢查難以區分。要準確診斷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需要眼底熒光造影、光學斷層掃描、靛青綠血管造影等檢查。
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是亞太區以至全球的致盲重要成因之一,病發率有上升趨勢,估計將由2010年的700萬增加至2040年1700萬。在香港,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每年約有2000至3000宗新症。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賴旭佑醫生表示:「記得6至7年前,根據香港眼科醫院的數據,PCV只佔濕性老年黃斑病變25%;近年發現患者愈來愈多,現時估計約佔40%人屬PCV,上升原因估計與人口老化有關。」此外,如一邊眼睛發病,另一邊眼睛的風險亦會增加,故醫學界建議凡有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病友,均宜接受特別的診斷,判斷是否患上 PCV。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延伸影片>
熱 門 影 片

莊金隆醫生以手術改善眼凸症狀

譚智勇教授拆解白內障手術過程

梁啟信教授簡介青光眼微創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