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影」,臨床又稱之為「複視」(Diplopia),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意指於同一時間看見兩個影像。重影可以由簡單的眼睛屈光不正以致嚴重的腦神經系統問題所引致,因此當病人遇上這種症狀,需加以認真看待。「複視」可分類為「單眼複視」(Monocular Diplopia)和「雙眼複視」(Binocular Diplopia),而兩者成因各有不同。假若遮蓋一隻眼睛以單眼視物時,重影依然存在,這就是「單眼複視」;相反,重影會隨著遮蓋其中一隻眼睛而消失,則稱為「雙眼複視」。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眼角膜彷如一個透明的窗口,讓光線進入眼睛,通過晶狀體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再由視神經將光線信息帶到大腦。每隻眼睛的轉動均由三條腦神經線再透過六條眼外肌所控制,它們確保雙眼的運動一致,從而建立一個立體、單一的影像。就在這個複雜的視覺神經系統裡頭,但凡任何一個部份出現毛病,均有機會引起「重影」或「複視」的問題。
單眼複視和雙眼複視
「單眼複視」大多由眼角膜或晶狀體的問題所致。當中較常見的原因為屈光不正,例如近視、遠視或散光。其他成因包括眼角膜混濁、角膜膨隆(Corneal Ectasia)、白內障及晶狀體異位等。當光線進入眼睛而未能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就有機會造成「重影」現像。病人間中亦會碰上其他眼疾的病徵而跟重影混淆,例如部份視網膜或黃斑病變患者,他們可能出現視物扭曲變形、模糊不清的情況,然而這些跟複視卻有所分別。因此,詳細的臨床檢查有助於找出病因。
至於「雙眼複視」,主因多為腦神經線及眼外肌出現毛病。當雙眼的運動失去協調性,所建立以至轉送到大腦的影像信息變得不一致,就會出現重影。「雙眼複視」可以是某些嚴重腦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最先察覺到的問題,因此必須小心處理。假若「雙眼複視」只是間歇性出現,可能由於本身的隱性斜視,於集中力不足或疲倦的情況下出現重影。間歇性「雙眼複視」亦可能由眼型重症肌無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引起,患者可以於不同方向看到重影,亦可能同時出現上眼瞼下垂、手腳無力的問題,而症狀往往在休息不足時更為嚴重。
眼外肌和複視的關連
當負責控制眼外肌的任何一條腦神經線出現毛病,患者會持續看到重影。腦神經線由腦幹伸延到眼外肌的長長路途中,可以因各式各樣的情況而受損,譬如腫瘤、出血、感染和創傷等,當中較為典型的例子為腦血管瘤壓著第三條腦神經線導致「複視」及上眼瞼下垂。另外一些常見的內科疾病亦可引起腦神經線失調,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繼而引致重影。
一些影響眼外肌的疾病,如甲狀線眼病、眼眶發炎、眼眶骨折等,均可令患者出現「複視」問題。其中較常見為甲狀線眼病,病人的自抗體在攻擊甲狀線之餘亦同時攻擊眼腔組織包括眼外肌,導致眼外肌發炎、腫脹,從而防礙眼睛正常運動以致出現重影。一些較罕見的病變如眼眶淋巴瘤亦有機會滲入眼外肌及其他眼眶組織。
複視的診斷及治療
要了解複視的原因,詳盡的眼科檢查極為重要,若情況所需,部份病人亦要接受腦神經系統測試。假若醫生懷疑眼眶或神經系統出毛病,會建議病人接受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以便提供進一步參考。就個別情況而論,如甲狀線眼病及眼型重症肌無力,病人亦有需要進行抽血檢驗。此外,視軸矯正檢查可以幫助量度眼睛運動的角度及範圍,有助找出病因及觀察患者的進展。
一旦知道重影的因由,便得對正下藥。屈光不正可以透過配戴適當度數的眼鏡改善,至於白內障及晶狀體異位等則有機會需要手術來幫助。若果發現複視由糖尿病、高血壓或甲狀線眼病引起,必須配合內科醫生的藥物治療來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及甲狀線指數。不過正常的指數不等於「重影」會痊癒,因為部份因糖尿病或高血壓影響以致腦神經受損以及部份甲狀線眼病患者,即使在適當的藥物治療下仍會餘留複視問題,屆時仍可能需要接受其他眼科治療如手術等。又假若「複視」因腦神經系統的毛病所致,譬如腦血管瘤、重症肌無力 (Myasthenia Gravis)等,則需要盡早轉介腦外科及腦科作進一步檢查和跟進。
撰文:花凝醫生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廷伸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