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腫瘤是嚴重眼疾,更可以威脅性命,成人和小孩均有機會成為病患者,大家必需時刻高度戒備,因為越早發現,治癒機會便越大!
若果你是家長,你可以首先為子女在家中作簡單檢查。在昏暗環境中,當家長關閉相機的防紅眼功能並啟動閃光燈,若然從孩子的眼睛照出對稱的紅色反射,便屬正常;但如果兩隻眼晴照出不一樣的反射,甚至照出不尋常白點,這可能是「白瞳症」,視網膜母細胞瘤(也就是眼腫瘤)最常見的表徵。然而,若在早期階段腫瘤較小時,或當腫瘤長於周邊時,白色瞳孔則可能不明顯。視網膜母細胞瘤除了白瞳症,其他常見症狀也包括:斜視、眼睛發紅、腫痛、視力下降等。
家長需要了解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是位於眼球內壁的光敏層,視網膜母細胞瘤就是長於此光敏層的惡性腫瘤,它是最常見的兒童眼癌,病發年齡大多為5歲以下。據統計,全世界每15,000-18,000位兒童就有一位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估計每年大約有8000位兒童患者。在香港,每年大約有8-10個新發病例,患瘤的機會率與性別及種族無關。視網膜母細胞瘤可於患者的單眼或雙眼出現,較年幼的患者多為雙眼個案。視網膜母細胞瘤可擴散至眼球以外,它會沿視神經進入大腦,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腫瘤亦有可能長於腦內的松果體,名為「三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由此可見,視網膜母細胞瘤不只影響眼睛,也是一種致命的疾病。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因學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由RB1基因突變所引起的。患者的基因突變可以是經由父母遺傳得到,亦可以是在胚胎形成後出現。遺傳性的RB1突變會使新腫瘤出現的風險增加,新發腫瘤可於另一隻眼睛出現,甚至是在身體其他地方。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病童和其家人應接受基因檢測,基因檢測結果應由遺傳學顧問、眼科醫生及兒科醫生作詳細檢閲,結果除了可幫助對患者的病情作評估外,亦有助於決定家庭生育計劃及制定患者兄弟姐妹的檢查方案。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診斷和治療
醫生會於麻醉下為患者的雙眼作詳細檢查,並拍下相片。眼部超聲波可測量腫瘤的大小及鈣化情況,腫瘤鈣化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典型特徵,磁力共振造影則可為視神經和顱內作檢查。
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會以病人的生命作最優先考慮,治療方法取決於單眼還是雙眼患瘤,及腫瘤的數量、大小和位置等。當視網膜母細胞瘤於早期發現及當腫瘤較小時,醫生會為病人施行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同時保存眼球和視力,這些治療方法包括:激光、冷凍治療、化療及放療。一旦視網膜母細胞瘤已達晚期,並有擴散至眼外的風險,為保孩子的生命,眼球便很可能需要被摘除。
跨專業治療和自助小組的支援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需要一隊專業的醫生團隊,當中包括:小兒眼科醫生、兒科腫瘤醫生、放射學家、病理學家,還有護士、視光師、視覺矯正師、義眼技師、社工、臨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等。整個團隊攜手合作,才能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病童及其家人提供最好的護理和支持。近年,視網膜母細胞瘤病童的家庭在兒童癌症基金會的幫助下,成立了自助小組。小組會安排定期的聚會,病童及家人可在活動中分享資訊,互相關懷及支持。
除視網膜母細胞瘤外,其他嚴重眼疾也可能是白瞳症的成因,例如:白內障、視網膜脫落、眼球感染、視網膜血管異常等。因此,如果發現白瞳症,就應立即轉介孩子至眼科醫生作全面檢查。
撰文: 劉韋形醫生、任卓昇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
廷伸內容 > 中大眼科 x 兒童癌病基金:視網膜母細胞瘤公眾教育計劃教育短片
廷伸內容 > 無線:兒童眼癌可以致命 任醫生提醒必需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