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功用無遠弗屆,科技發展迭迭更新,在教育界激起繽紛浪花。為了承接這全球學習浪潮,中大領頭與本地高等院校攜手創立KEEP(知識與教育交流平台),用戶可在此一站式雲端電子教學平台下載優質教育資源、課件、個人化學習內容和數據分析。
中大
工程學院副院長(教育)及KEEP項目負責人
金國慶教授說:「今時今日,推行優質教育的趨勢是透過電子平台發放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的參與。作為工程師,我希望善用科技改善教學與學習。」香港不同院校的教師在KEEP平台製作逾九十個課程,還有更多的課程即將誕生。透過與Coursera等幾個國際MOOC供應者合作,以及參與BOLT(混合與網上學習與教學)等跨院校合作項目,KEEP已累積約4,300個課程,開放給全球學員取用。
學習分析與個人化教育
不少院校採用BlackboardLearn和Moodle這類學習管理系統,累積了大量學生學習和互動數據。透過KEEPMoodle和KEEPedX,教師可檢視學生的網上學習行為,無論是觀看影片、小測與功課的完成率或是論壇討論,據此了解和提升教與學。金教授解釋說:「KEEP提供更精細的學習分析數據。教師可以找出學生在論壇積極發表意見、回應貼文和問題的時間。我們會運用算式計算學生的參與程度,繼而把他們的網上行為繪成圖表,讓教師對學生的投入感一目了然。」
他舉例說,智能軟件能夠顯示一位學生是否重覆犯上同樣錯誤,讓教師日後可應對學生個別需要。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善用課程推薦功能,按自己學習優次和目標擬定個人化學習門徑。「比方說,『美國獨立戰爭』MOOC的學生可以選修關於其經濟影響的單元,而非整體歷史發展。」網上課程五花入門,內容為本的篩選系統可根據學生的喜好推介課程,節省他們自行選擇的時間。
學習群體新構思
不少人都擔心電子教學會減少師生互動。事實上,若使用得宜,電子教學反而可推動自我調適和同儕之間的學習,繼而促進師生互動。其他的裨益包括學習內容變得容易消化、學習進度自主等,令學生獲得自我成就感。
為此,KEEP聯同推動微教學的本地初創企業Edore創建微教學平台edore@KEEP,供用戶在此製作小巧的多媒體學習內容,以及設計有自動核對答案功能的網上補充練習,讓學生即時知道自己的進度。這個微教學平台也容許學生自行製作小測試挑戰同儕,如此一來,教學便不再是單向的講學,而是共建學習社群的新範式。
緊貼網絡世代的習慣
高等教育院校的大班講學模式難免傾於單向,不利課堂互動,投票工具KEEPoll即可補其缺。這工具讓用戶即時上載意見,學生只需以接通網絡的流動裝置掃描QR碼,再回答多項選擇題或開放式問題,答案便會實時投射到課室屏幕,讓教師知道學生能否掌握課堂內容。金教授說:「開放式問題會引發更多討論和有趣的回響,提升課堂氣氛。」
他接着說:「遊戲中學習也是電子教學的重要一環。」KEEP現時與互聯網遊戲引擎PaGamO合作提供教育遊戲,教師可以在遊戲範本輸入問題,參與者答對題目即可得分,佔領土地。寓學習於遊戲的手法有助推動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參與,投入結合網上與面授的混合式教學環境。將來,KEEP也會加入社交媒體和提升協作的元素,令學習變得更生動,增添探究色彩。
金教授總結說:「現時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與十至十五年前大大不同。無可否認,電子教學會間接令師生付出更多時間,但教師會覺得這是值得的,因為把部分講課轉為網上教學,騰出空間在課堂深入互動,學生上課就更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