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of Ageing - Institute of Ageing Institute of Ageing



弎香雅聚 Three Scents Reading Club


本聚會邀請各方雅仕,將自已心儀、喜歡或最了解的作家/嗜好/餘暇活動等,透過書本,介紹給其他參加者。希望藉此將自已的心得、經驗傳揚給别人。

24.7.2020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客席嘉賓:麥永開先生

20.6.2020
姹紫嫣紅看舞台
客席嘉賓:李鳳女士、招嘉欣女士


12.6.2020
繪本的藝術:創意與寫作
客席嘉賓:陳美琪女士

10.1.2020
香港華人喪葬禮俗知多少
客席嘉賓:彭淑敏博士


13.12.2019
報導文學與底層社會
客席嘉賓:黎苑姗博士

25.10.2019
老之將至:年老的哲學分析
客席嘉賓:張燦輝教授



活動照片Photos




參加者分享 Sharing of participants



老之將至:年老的哲學分析 2019.10.25 -- 盧琰嫻


在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耆萃匯的祝福中,弎香雅聚這個以書會友,以茶敬客的閱讀會於2019.10.25在大學內康本國際學術園內的會議室進行第一次的聚會。

窗外風光如畫,室內“星光”燦爛。初次的講座,得蒙大師級的張燦輝教授的蒞臨,他的講題是「老之將至:年老的哲學分析」。這個課題正是和老年學研究所有直接相關,亦是人類以前較少的關注的學科,因現今人類的壽命較長,問題漸露。

多才/財多藝的張教授曾任中大哲學系系主任、教授、通識教育主任,主要研究現象學、西方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

透過豐富的影像,由哲學、古希臘神話、詩歌、中國古藉、論語等張教授提醒對老年的思考和問題。他指出目前的關注從醫學、財政、福利、健康點出發。但稍欠從哲學角度探討老的含義-在這人生階段,人生有何意義?老年和以前的其他階段有什麼關連?怎去面對衰老、退化和死亡的來臨。

人生第三期,當工作、家庭、責任不再是日常的重點,如何自處餘下的時間?是否成了〔三等老人〕:等食、等睡、等死?

透過哲人的說話,他警醒了長者要不停學習,提升智慧,豐富生活。由默默無奈地接受老之將至,利用智慧提升、改善我們肉體必然的衰老變化,樂觀地面對各種改變。

他介紹了两本自已的著作:「生死愛欲」「悟死共生」。

室中飄浮着陣陣啓智書香,茶壺內亦滲透出秦岭群山中出產的牡丹花蕊茶幽芬芳,用以敬客。

當然用短短两小時去探索這人生問題,必然不足,但總結來說,其中一句就如暮鼓晨鐘: Old age will only be respected if it fights for itself, maintains its rights, avoid dependence on anyone and asserts control over its own to its last breath.
Cicero:de Senectute

這-個目標也不正是和老年研究所的方向脗合嗎? 張教授為我們提出及指導思考的路標。



報導文學與底層社會 2019.12.13 -- 張曦彤


這次舉辦的讀書會內容非常豐富,邀請了黎苑姍博士為我們講解何謂報導文學。報導文學是新聞報導的一種。報導文學與文學最大的分別為,報導文學的內容必須有札實的查考報導,輔以文藝的寫作方式,把極具新聞性和社會意義的故事呈現眼前。每一條寫進書裡的資訊,作者都要查核,不像一般文學作品一樣有天馬行空的空間。其中,關注底層社會的報導文學,不單有文藝價值,同時深具社會關懷,在展現出鮮為人知的社會真象時,亦透視了形塑底層社群的艱難人生的結構原因。

這次讀書會黎博士為我們帶來了三本由資深的新聞工作者歷經長年調查採訪而成的作品。分別是由他編寫的《公義的顏色: 王惠芬與少數族裔的平權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及白曉紅的《隱形生產線》。這三本書透過作者的採訪或親身經歷,向讀者分別揭示了香港、台灣及英國的弱勢社群所遭受的差別待遇。這些作品讓我們在欣賞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扎實的採訪之餘,亦了解不同社會的弱勢社群和勞動階層的現況。另外,在介紹《公義的顏色: 王惠芬與少數族裔的平權路》一書時,黎博士分享了他採訪王惠芬女士的點點滴滴。提及到訪問內容雖然都是受訪者作社工的親身經歷,但也會把受訪者所講述的小心求證。

透過黎博士的分享,讓我深深感受到,原來就算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小區,如果我們不去了解,我們永遠都不會明白社會的弱勢社群和勞動階層正承受著不一樣的生活。而我一直以為自己身處於一個文化共融的香港裡,不同社群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但原來他們的聲音很多都不被重視,我們一直都做得不足夠。



香港華人喪葬禮俗知多少 2020.1.10 – 林善如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如何坦然面對和經歷這些階段,是一種高深而實在的學問。作為一名年青人,「死亡」這個階段確實有些言之尚早,在生活中較少談論。惟透過修讀老年學、「賽馬會安寧頌」社區安寧全人照顧課程和參與相關的生死教育講座,我才開始接觸多了。例如,我曾經多次翻閱抑鬱症與死亡的關係、生死權利和安樂死的資料,了解到精神健康與死亡息息相關,尤其是長者的自殺率更是較其他年齡層為高。

眾所周知,華人社會比較忌諱談及死亡,盡量避而不談,畢竟死亡多是令人悲傷哀痛的。然而,我選擇和母親談論死亡,認為及早了解對方的生前死後想法也是很重要。例如,當我參與了「晚期照顧」公眾諮詢及研討會後,我知悉了有關預設醫療指示和病人在家居處離世的立法建議,亦明白到安寧照顧的重要性後,我會與母親分享所聞和討論香港與台灣的喪葬禮俗處理形式。而今次參加「弎香雅聚: 香港華人喪葬禮俗知多少」,更是給予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講者彭博士深入淺出地講解有關香港華人喪葬禮俗,確實令我獲益良多。例如,自六七暴動後,香港沒有死者遊街的儀式,但並非法律不容許。而90年代至千禧年後,殮、殯和葬的儀式也受到社會制度、經濟和社區建設等因素而遂漸簡化。譬如有些人不再提及解慰酒和纓紅宴,喪禮過後,只是簡單聚餐。尤其因為香港人非常重視時間和效率,生者不是忙於上班,便是忙於上學,往生者的喪禮後事便被迫「清單化」,更莫說通宵守夜。從彭博士的分享,原來這些儀式背後都有其意義,但隨着年代而流失,實在是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