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粉嶺任教將近七年時間,這次的考察之旅還算是首次登上和合石。短短的三小時考察裡,讓我這位對和合石毫無認識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金塔段,整個金塔段讓我深深體會到傳統的中國文化。碑文上的字數含意,反映著中國人對宗教上的執著。碑文上的天干地支記年法及西曆記年法的並用,反映著香港中西文化並存的一面!
其次是公墓段,一片片的義塚屹立在山間供人參拜,誰能說香港人是無情的!
當然還要多謝骨殖火化場的工作人員,讓我們上了一節寶貴的課堂,對火葬事宜更為清晰。
徐琳
在整個導賞中,其實比較有考察價值的地方是公墓、直升機場、未能前往的最舊墓段以及最後考察的同鄉墓地。因為以上地點皆可突顯到中國人對喪葬的觀念以及傳統文化。尤其是公墓和同鄉墓地反映出中國人的地方甚至是血緣的關係網絡。其中一個公墓更是某些同鄉團體向政府爭取,可見這些團體的力量不容忽視。這些大型且有連繫的墓地背後可能有很多歷史故事,值得深究。另外,墓地的設計、擺位也可體現到中國傳統文化,如土地保佑、祖先崇拜等觀念。
羅曉彤
很高興參與了和合石墳場導賞員訓練,擴闊了我的視野。學習和合石墳場的由來、與地區的關係、箇中的文化、意義以至墓碑上的一筆一劃均相當有趣,值得深究。當中最令我難忘的經歷莫過於於家族墓地(直升機場) 飽覽整個和合石墳場,墓地融入大自然之中,讓我明白到中國傳統天地人三才之道,這道理往往是我們這些居住於石屎森林的城市人所忽略的甚或是無從體會的。另外值得思考的是:海葬能否取代傳統喪葬?本港骨灰龕長期短缺的問題何去何從?
馮樂欣
CFS
這次考察的地點是和合石,對我來說是很熟識,亦很陌生的地方。我在和合石山下的學校工作,每天上班都經過和合石的路牌,而自小亦經常聽見人說要去和合石「拜山」,和合石在我的印象中已相等於「拜山」和掃墓。雖然如此,但實際上我是未從到過的。
和合石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齊整的墳墓。先人的墓碑雖然年代久遠,但排列整齊,雖有野草,但亦不至於叢生,令我有點意外。因為我的太婆是葬於鑽石山山上,墓碑的排列很凌亂,每年都雜草叢生,與和合石的整齊干淨成了很大的對比。
另外,對浩園亦印象深刻,青綠草地,整齊的墓碑,工作人員把每個墓碑都打掃得一塵不染,令人肅然起敬!細看墓中各殉職英雄,相信每個墓碑背後,都隱藏不同的故事,令我不禁反思生命的意義,有機會,必定帶學生到浩園參觀,這已是一課很好的生命教育課呢!
Christie Lo
一直以來,我只會想到墓園反映的大概是中國人慎終追遠、重孝的觀念,沒有想過還有其他。但經過是次考察及神父的細心介紹下,讓我深深體會到,原來從和合石墓園裡除了可見中國人重視祭祖之外,還反映其他觀念和文化。其中,令我最深刻的是同鄉會的墓地。例如,單身流居香港的同胞能得到同鄉協助殮葬,這份情懷反映同鄉之間的連繫緊密,基於出於同根,他們彼此照應,在香港延續了他們的「家鄉」,這已不單止於「慎終追遠」,同時亦反映中國人團結精神以及十分重視「家」的觀念。在五十年代中,同鄉會的確頗能擔當重要的社化功能。
Ivy Chui
在傳統華人社會,「墳場」總給人不安的感覺,甚至是不堪接近的場地。但走進其中,倒覺墳場有一份寧靜、安詳。每一個墓碑都隱藏了一個故事,當然也表達了後人飲水思源的心意。若觀察一些同鄉或業緣的墓地,則可知道一個地域或職業族群的歷史,了解建構人際關係的連繫點。簡單的墓園,蘊含了一段段往事。
或許,我們都花了許多時間籌算將來,計劃工作、置業、退休…… 但既然死亡是人生必經站,為何除了「棺材本」外,我們不先想想死亡的價值?窺探墳場,可能是不俗的切入點。
劉翠琁 (Chris)
好像對中國人來說,墳場、墓園都是某種禁忌一樣,很多人都盡量避談相關的話題。但這便會忽略了葬儀文化上的特色,還有相關的歷史。
就以這次考察的和合石墳場來說,從這個公眾墳場可以看出『香港意識』的萌芽,由開始同鄉聚葬到香港英雄,正好便是在香港生活的人,其心態轉變的其中一個很好的證明,香港真真正正成為了一個家。我甚至認為現在政府與所謂「八十後」之間的衝突,正好是因為在「香港」觀念上的落差而造成的。因為對我們而言,最少對我而言,香港不再是一個避難的暫居地,而是落地生根的家。
經過這次考察,除了見到人們對香港的觀念的轉始轉變,見到信仰和文化的差異。有時候覺得有信仰和沒信仰真的會有很大的差異,就以碑文為例,在這次考察中,看到一塊屬於有基督教信仰的先人的墓碑,以其中一節很有名的經文作碑文,「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對一般沒信仰,又或是相信其他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對死亡這麼達觀也許是無法想像的,因為他們不明白基督徒的財富、寶藏不單是在地上累積,更會在天上累積。
站在墳場之中,看著一個又一個墓碑,真的會令人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可能對其他人而只是一塊又一塊石碑,可是在我眼中看來,卻是一塊又一塊對構成歷史最基本單位的記錄。正因為有先人的努力作基礎,才有現在的我們。
Linda Ho
(一) 公墓:
「婦人焉能忘記他喫奶的嬰孩、不憐恤他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
《聖經》〈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5-16
(二) 白千層:
「一千層白色,一千層純潔的心蹟……冷酷的摧殘從沒有給它帶來甚麼,所有的,只是讓世人看到更深一層的坦誠罷了。」
〈白千層〉張曉風
(三) 家族墓園: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聽這小草的根鬚吸水,
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那麼你先把眼皮閉緊,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
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也許〉聞一多
(四) 骨殖火化場:
「即使挽留在手 轉眼 如塵劃遍了整宇宙
美麗放心頭永垂不朽 哪用緊握佔有」
〈靈光〉藍奕邦
(五) 同鄉會墓園: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獅子山下〉黃霑
(六) 浩園:
「靈光 如遁形的光 從未停止普照著大地蒼茫
提醒我 放下我的悲愴 尚要繼續覓尋沿路風光」
〈靈光〉藍奕邦
電 話: (852) 3943 4277
傳 真: (852) 3942 0995
電 郵: catholic@cuhk.edu.hk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