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不同學科的專家和研究員致力以創新科技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挑戰,了解更多最新的研究成果。
-
新冠肺炎引致的長期綜合後遺症,又稱「長新冠」,指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至數月後出現的併發症或持續症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細菌失衡與出現「長新冠」的風險息息相關。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早前一系列研究指出腸道微生態主宰人體免疫力對抗新冠肺炎,影響疫苗成效及安全。中大醫學院團隊最近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合作進行全球首個人體研究,發現一種名為「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的細菌與新冠疫苗成效相關。缺乏青春雙歧桿菌的人士,接種科興疫苗後的抗體未能達到預期水平;而接種復必泰人士若缺乏青春雙歧桿菌及另一種細菌,同樣會出現較低的抗體水平。此研究結果意味透過補充「青春雙歧桿菌」可提高新冠疫苗成效,增強保護力。
-
急性腎損傷常見於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超過40%留醫深切治療部的病人,會出現這個可致命的併發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證實,新冠病毒N蛋白原來是引起急性腎損傷的元兇,它可與信號分子Smad3產生相互作用,引致腎小管上皮細胞死亡,而抑制Smad3便能夠阻止相關機制發生。故此,Smad3抑制劑有望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這種新冠肺炎併發症的新方法。
-
要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傳播,我們需要確保診斷測試的結果準確並且一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針對三種常見的核酸檢測方法分別進行評估,分析這些方法在醫院和診所的實際應用中的表現。三種核酸檢測方法為「數位聚合酶鏈鎖反應(dPCR)」、「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qPCR)」和「環介導等溫擴增法(LAMP)」。結果顯示,dPCR靈敏度最高,其次是qPCR和LAMP,但三種測試方法的準確性與一致性並沒有顯著差異。然而,研究團隊表示,雖然三者在檢測結果表現中差異不大,但是他們的採樣方法以及後續核糖核酸(RNA)的提取方法都會直接影響檢測結果。因此急需設定一套標準的實驗方法,以完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及郭健安助理教授早前進行研究,以了解小學生家長對新冠疫苗的接受程度,發現大部份家長對子女接種新冠疫苗感到猶豫。研究團隊發現僅21.2%家長有意為子女接穜新冠疫苗,低於家長願意為自己接種疫苗的比例 (36.1%)。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就疫苗接種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未接種疫苗的受訪者中,每4人只有1人表示有意於未來半年接種。絕大部分受訪者不同意由政府提供金錢誘因,調查亦反映當局需要提供多重誘因,包括放寬強制隔離及社交距離措施,以及提供旅遊便利等,才能提升接種意願。研究人員建議加強公眾教育,例如醫護人員可參與更多傳遞正確疫苗信息的工作,以提升接種率。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過去12個月進行新冠病毒隱性感染研究,共招募約四千名18歲以上成年人參與研究,以血清學測試識別他們體內是否存有感染後出現的「免疫球蛋白G抗體(IgG)」,結果有六人被驗出有IgG抗體,比率為0.14%。按此推算,本港未被發現的新冠患者有近二萬人,加上已確診的一萬多人,推算出本港九成九以上人口必須透過接種疫苗方能得到保護。
團隊另一項研究證實,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人士體內均驗出中和抗體,證實本港提供的兩款疫苗都具保護作用。由於香港鄰近地區疫情反覆,加上變種病毒肆虐,專家呼籲市民盡早接種疫苗以減低感染及傳播風險。
-
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包括肝炎、膽汁淤積或同時有這兩種症狀。在亞太地區50億人口中,有近7%患有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令人關注新冠肺炎會否令肝病患者病況惡化,甚至增加死亡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超過5,000名本港新冠患者情況,當中包括353名乙肝感染者及359名乙肝康復者。結果顯示,乙肝感染及康復的新冠患者肝臟受損風險,與其他新冠患者相較,並沒有明顯差異。研究數據亦證明,乙肝病毒感染情況與導致新冠患者出現急性肝受損及較高死亡風險無關。雖然大多新冠病毒的治療方法不會為乙肝患者帶來危害, 但建議在治療過程仍須謹慎監測患者的肝臟情況,確保藥物對肝臟帶來最低毒性,盡量減低損害。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一種曾用於治療丙型肝炎的藥物「司美匹韋(Simeprevir)」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繁殖,與現時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一併使用更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提升抗病毒的成效。
研究團隊表示司美匹韋是現時唯一同時針對多於一個新冠病毒蛋白的抗病毒藥物,代表即使其中一個蛋白出現變異,仍可透過抑制另一個蛋白以發揮作用,產生抗藥性病毒變異的機會亦較低,日後或可成為新冠藥物研發的新方向。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電腦模擬生物信息演算法」,可在公眾大規模接種疫苗前,率先預測疫苗的功效。是次研發成果利用基因數據實時評估疫苗功效,有助政策制定者在每年的流感季節及早掌握有關資訊,適當調度醫療系統資源。團隊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此方法可捕捉到八成疫苗有效性的變化。
-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和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的跨學科研究團隊,聯合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AI)系統,可快速及準確地自動檢測胸部電腦斷層掃瞄(Computed Tomography Scan,簡稱CT)影像上的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病灶。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與本港八間公立醫院婦產科(威爾斯親王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瑪嘉烈醫院、屯門醫院、廣華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瑪麗醫院)合作研究,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康復的孕婦會將抗體傳給胎兒,同時揭示胎兒臍帶血中的新冠病毒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水平,與孕婦分娩時體內的血清水平密切相關。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現,幼兒不論是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都偏高,而且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也極長,他們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當局應更多關注此年齡組別在社區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隨著復活節假期後學校逐步放寬面授課堂安排,兒童的防疫和檢測變得更加重要。由於深喉唾液及鼻咽 / 咽喉拭子的採樣方式較難用於幼兒,非入侵性且準確度高的糞便檢測便特別適合此年齡組別,當局應更多採用於社區強制檢測及日常幼兒樣本檢測,以及早揪出及截斷社區的隱形傳播鏈。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邀請了新冠疫苗接種者進行了一項前期研究,初步資料顯示優化腸道微生態能夠有效降低發炎指數,同時提升病毒的抗體水平。中大醫學院正進行針對糖尿病患者及長者大型臨床研究,以了解優化腸道微生態如何影響疫苗的安全及成效。
-
最新一項國際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於確診後六星期內接受手術,會增加術後的死亡風險,建議將手術延至確診後第七個星期或之後進行。研究團隊發現相關的死亡風險是一般術後的2.5倍以上。
是次研究由45個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專家和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醫生,聯同全球逾15,000個外科專家組成的COVIDSurg Collaborative進行,由英國伯明翰大學專家領導,目標為新冠患者建議最佳的手術時機。
-
香港中文大學就疫苗對防止疫情反彈進行了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如使用有效率為75%的疫苗,在達致群體免疫(一年內疫苗接種率約為64%)之前,社交距離措施的強度可作不同程度的放寬,仍能有效遏止疫情反彈。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最新研究結果,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都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好菌」。這與為何有些新冠患者病情特別嚴重、及出院後仍出現持續不適症狀(即 「長新冠」Long COVID)有密切關係。因此,全面的治療方案不應單是清除病者體內的新冠病毒,亦須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此外,中大醫學院又發現八成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 ,情況令人憂慮。因此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從而增強免疫力以對抗新冠肺炎、減輕病情的嚴重性及促進病癒,實在刻不容緩。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香港市民
對新冠疫苗的接受程度為37%,遠低於其他國家(約60 -90%)。調查同時發現,政府的建議為市民接種疫苗的 最大驅使因素。研究小組建議採用「健康信念模式」 ,因應目標群組作出不同的推廣和教育,提升市民對接種疫 苗的意願,使接種率達到至少70%,以實現群體免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潘昭頤教授及研究團隊發布的一項大型研究證實,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婦比同樣確診的非懷孕婦女有較高的死亡風險,併發肺炎的機會亦相對較高。團隊另一份研究則進一步證實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婦需要插喉或深切治療的比例都是比一般非懷孕婦女高。
-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了一套全自動、低成本的微型機械人快速檢測系統,其靈敏度及特異性媲美現行的臨床測試。團隊現正積極研究將系統應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等多種病原體檢測上。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隊伍最近提出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作為一種嶄新及準確度高的新型冠狀病毒採樣方法。研究團隊以鼻紙條採集了大概40位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的鼻腔上皮細胞分泌 (鼻液),並將這些樣本的檢測結果,與鼻咽和咽喉拭子或深喉唾液兩類標準採樣方法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鼻紙條測試的準確度與標準的採樣方法相若,甚至比深喉唾液樣本表現更加優勝,此情況於兒童個案中更為顯著。此外,鼻紙條採集的鼻液樣本存放室溫72小時後,狀態仍然穩定。以上結果顯示,因着其傳播病毒風險較低的特質,加上不同年齡人士也容易掌握有關採集技巧,鼻紙條測試可適用於不同年齡層,達到更佳的疫情監測效果。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四成港人腸道微生態出現失衡,情況與新冠肺炎患者類似,反映免疫力下降問題普遍,情況值得關注。中大醫學院團隊針對腸道微生態失衡研發出獨特的「微生態免疫力配方」,臨床研究顯示,服用此配方的新冠患者,在多方面的表現均較沒有服用有關配方的病人為佳,包括症狀痊癒、發炎指數、產生新冠病毒中和抗體、以及微生態失衡情況。有關研究數據顯示此配方能有效改善腸道微生態狀況,有望提升市民的抵抗力。
-
群組爆發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在社區中傳播。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除了病毒本身的傳染性外,社區的接觸環境對病毒傳播同樣起關鍵作用。在本港首兩波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涉及的「延續接觸環境」範圍亦是最大。是次研究發現對控制新冠肺炎在社區的傳播非常重要,研究文章剛於最新一期的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發表。
-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與研究團隊發現在公共衛生緊急狀況期間,對非正式家居護理的依賴增加,需要加深了解其特別需要和增强政府支援服務。
-
至今仍未有疫苗或其他藥物方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情況下,研究非藥物措施如何有效對抗新型傳染病變得更為重要。由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領導、評估針對COVID-19的非藥物措施相關證據的研究團隊採用世衞組織的災害健康風險管理(Health-EDRM)框架,在大型數據庫中找出相關醫學文獻,評估其中10項針對飛沫傳播疾病的初級預防措施(包括定期洗手、戴口罩、避免共用餐具和聚會等),總結當中的風險因素、健康協同效益、促進和限制因素,以及替代方案。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研究,分析及比較本港第一、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共1,038個患者的數據。
-
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教授探討跨省份的人口流動與新冠肺炎在中國爆發之關係。數據分析顯示2010年至2015年期間搬到湖北的移民,可以作為從湖北到其他省份的人流指標,表示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傳播。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莊婉瑜教授和研究團隊發現,除了強調新冠肺炎危害健康,有效的公共衛生危機處理亦須回應不遵守預防措施的大眾。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全球首次證實,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的症狀,其腸道及糞便都發現活躍的新冠病毒。即使康復後其呼吸道樣本再偵測不到病毒,患者糞便內的新冠病毒仍具傳染性及可複製。
-
這項研究探討非傳染性疾病患者與他們在新冠肺炎期間的自理模式。研究顯示擁有低家庭收入和於政府資助房屋居住的患者較難應對首兩個月的疫情,應向患者提供服務,支持他們照顧自己。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最近完成一項研究,不同於歐美院舍高死亡率的爆發,香港院舍並沒有爆發新冠肺炎。
-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陳英凝教授為世界衞生組織全球COVID-19患者家居照顧指引提供了專家意見,包括有關患者接受家居照顧時所需要符合的條件,例如,家居需有合適的照顧者,照顧者和其他家居成員需有足夠的預防感染知識,並獲得足夠的手部和口鼻衞生用品和環境清潔用品供應,需有醫療護理專業人員支援和跟進家居照顧的個案。
-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面對前所未有的威脅,他們一旦確診,死亡風險遠高於一般患者。截至本月23日,本港60歲或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達6.27%,是60歲以下患者0.06%死亡率的105倍,而本港第三波疫情的所有死亡個案更全屬60歲或以上。 英國數據亦顯示,感染新冠肺炎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死亡率會增加2倍。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認知障礙症研究團隊,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一系列策略建議,以減輕疫情對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威脅。
-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就多種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方法發表研究報告,檢驗了來自5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563個樣本,以評估深喉唾液測試的檢測效果。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最近完成一項有關新冠肺炎與肝臟受損關連的研究,分析逾1,000名本港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後,發現其中約兩成人有肝臟受損問題;這類患者的病情惡化至需留醫深切治療部、使用儀器輔助呼吸,甚至死亡的風險,推算是其他患者的8倍。研究團隊建議監測新冠肺炎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早發現他們的病情有否惡化。
-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蘇漢昌醫生及研究人員,最近利用先進的統計學方法,分析可能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結果顯示,糖尿病有機會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此病症透過改變ACE2受體(又稱「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表達程度,令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後病情變得較為嚴重。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教授領導是次研究,分析了本港首100名新冠肺炎患者數據。是次研究證明了家庭成員之間有高風險傳播病毒的問題,必須正視如何令從高風險地區回港的人士,能更有效地在家居進行隔離。此外,研究團隊建議裝備前線醫生更主動地替病人檢測新冠病毒,以防止再有個案因延遲確診而未有及時隔離。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以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各地泌尿科服務造成的影響。這是全球首項同類型調查,並有來自六大洲的泌尿科醫護人員參與。來自逾1,000名受訪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有28%的泌尿科門診診症服務、30%的門診檢查及相關程序,以及31%的泌尿外科手術,被推遲了8週以上。新冠病毒疫情愈嚴重的地區,泌尿科服務被推遲的情況亦愈嚴重。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利用「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全球首度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內都缺乏一系列益生菌,並以「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sis),成功研發益生菌組合配方,針對腸道微生態失衡的問題。研究團隊預計配方在不久將來能製成益生菌補充劑,可加入日常膳食中,促進腸道健康,有望增強免疫力。
-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臨床管理指引」將指引範圍擴展至所有階段(由篩查至出院),並促進跨專科治療方案,以協助前線醫護人員處理不同病況(包括輕度、中度、重度和危重)的患者。這份指引結合了全球多地醫療專家的經驗,包括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教授和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Charles Gomersall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教授,聯同美國、意大利及韓國等地專家,就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嚴重患者進行的研究報告。
-
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教授探討地理、社會及經濟因素與中國新冠肺炎感染個案數目之關係,分析顯示2005年至2010年期間搬到湖北的移民,可以作為從湖北到其他省份的人流指標,表示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傳播。
-
亞洲肌少症專家小組針對各個亞洲國家,分析其面對新冠肺炎時的措施、困難和健康不平等的現象。專家小組建議發展更多創新服務以應對日益增加的醫療需求和建立更堅韌的醫療系統,照顧老年人士。
-
杨扬 (2020年3月26日)。武汉封城大幅降低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于中国经商智慧。 取自https://www.bschool.cuhk.edu.hk/chi/zh-hans/china-business-knowledge-sc/how-the-wuhan-lockdown-significantly-cut-covid-19-infections-sc/
Wu, J. (2020, May 7). COVID-19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Retrieved from China Business Knowledge of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UHK: https://cbk.bschool.cuhk.edu.hk/covid-19-and-the-future-of-chinese-manufacturing/ (只有英文版本)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何建輝教授聯同內地及本港專家發表研究,指出於武漢當地醫院及部分公眾場所採集的空氣樣本,發現有新型冠狀病毒存在,需作進一步研究,以證明是否具感染性。團隊提醒,良好的通風和加強消毒能限制病毒傳播。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做好個人保護措施如佩戴口罩,同樣重要。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潘昭頤教授有份參與研究的一項大型研究收錄了內地25間醫院、116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孕婦的臨床記錄及各項檢測數據,證實新型冠狀病毒不會增加流產或自發早產的風險,亦未有明確證據顯示病毒可由母體直接感染胎兒。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教授的團隊,於本港疫情初段經網上問卷訪問1,700多人,發現市民對疫情風險感知愈高,愈能提高他們個人防疫和保持社交距離的意識,從而有助減慢病毒傳播。
-
研究調查急症室護士應對疫情時的行爲和策略,而根據狀況改變準則為最主要的範疇。其他四個範疇分別為:(1) 完成全面評估、(2) 繼續有關管理傳染性疾病的教育、(3) 更新應對準則及(4) 確立新的責任和技能。
-
這項研究探討急症室護士對傳染性疾病所帶來的威脅的風險評估,收集的資料有助推斷急症室護士將來面對疫情時的態度和行為,以裝備他們。
-